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41|回覆: 0

[道學研究] 【莊子】外篇卷11至樂詩解4己養養人鳥養養鳥名止於實條達福持

[複製連結]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2-1-6 14: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莊子】篇卷11至樂詩解4己養養人鳥養養鳥名止於實條達福持
題文詩:
顏淵之齊,有憂色,子貢問故,孔子:
善哉汝問,昔者管子,有言之曰:褚小者不,
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若是以爲,
命有所成,形有所適,不可損益.吾恐,
與齊侯言,黃帝堯舜,之道,以燧人,
神農之言.彼將內求,於己不得,不得則惑,
人惑則死.獨不聞邪?昔者海鳥,止於魯郊,
魯侯御而,觴之於廟,奏九韶樂,具太牢膳.
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肉,不飲一杯,
三日而死.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
而養鳥也.以鳥養者,宜棲深林,游之,
浮之江湖,食鰍,行列而止,蛇而處.
彼唯人言,之惡聞也,以夫,譊譊爲乎?
咸池九韶,之樂張之,洞庭之野,鳥聞而飛,
獸聞而走,魚聞下入,人卒聞之,相與.
處水,處水.彼必相異,其好惡故,
必相異也,先聖至治,不一其能,不同其事.
名止於實,義設於適,是謂條達,德恆.
先聖真情,因人授事,審名責實,實至名歸.
  

【原文】
  顏淵東之齊,孔子有憂色。子貢下席而問曰(1):『小子敢問(2),回東之齊,夫子有憂色,何邪?』孔子曰:『善哉汝問。昔者管子有言,丘甚善之,曰:「褚小者不可以懷大(3),綆短者不可以汲深(4)。」夫若是者,以爲命有所成而形有所適也(5),夫不可損益。吾恐回與齊侯言黃帝堯舜之道,而重以燧人神農之言(6)。彼將內求於己而不得,不得則惑,人惑則死(7)。且汝獨不聞邪?昔者海鳥止於魯郊(8),魯侯御而觴之於廟(9),奏九韶以爲樂(10),具太牢以爲膳(11)。鳥乃眩視憂悲(12),不敢食一臠(13),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
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鳥也。夫以鳥養鳥者,宜棲之深林,游之壇陸(14), 浮之江湖,食之鰍(15),隨行列而止(16),委蛇而處(17)。彼唯人言之惡聞, 奚以夫譊譊爲乎(18)!咸池九韶之樂,張之洞庭之野(19),鳥聞之而飛,獸聞之而走,魚聞之而下,人卒聞之(20),相與還而觀之(21)。魚處水而生,人處水而死。彼必相與異(22),其好惡故異也,故先聖不一其能,不同其事(23)。 名止於實(24),義設於適(25),是之謂條達而福持(26)。』
【譯文】
 顏淵東去齊國,孔子面有憂愁之色。子貢離開席位問道:『學生請問老師,顏回東去齊國,先生面有憂色,這是爲何呢?』孔子說:『你問的很好。 從前管子有句話,我認爲講得很好,他說:「小袋子不可包藏大物件,短繩子不能汲出深井水。」之所以是這樣,因爲命運各有所定,形體各有所適宜, 是不能增加和減少的,我恐怕顏回和齊侯講說堯舜、黃帝之道,又加上燎人、 神農之主張,齊侯聽了將會內求於心而不能理解,不能理解就要產生惶惑,人惶惑於心憂思不解,就會悒鬱而死。況且。你難道沒有聽說過嗎?從前有一隻海鳥飛落在魯國都城的郊外,魯侯把它迎進太廟,用酒宴招待,演奏九韶之樂去娛樂它,設太牢之宴爲膳食。而鳥卻頭暈目眩憂愁悲苦,不敢吃一塊肉,不敢飲一杯酒,三天就死了。
這是用養己的方式去養鳥,不是用養鳥的方式去養鳥。用養鳥的方式養鳥,應該讓它棲息在深林中,漫遊在沙洲荒島,浮沉於江湖水面,捕食泥鰍白絛等小魚,隨鳥群行列飛行與留止,從容自如地生活著。鳥最厭惡聽到人的聲音,何以還要作這些喧鬧吵雜之事啊! 成池、九韶一類樂曲,演奏在廣漠的曠野,鳥聽了要飛去,獸聽了要逃跑, 魚聽了要潛入水底,人眾聽了,相互環繞觀看。魚在水裡而得生,人在水裡就要死。它們必定是相互各異的,故而它們的好惡也各異。所以上古聖人依據人不同能力,使治不同事宜。名只限於與實相符,義理之設要適宜於性, 這就叫條理通達而又保持福德。』
【注釋】
(1)下席:又稱避席。古人席地而坐,在問話時,爲了表示敬意,離座站立,稱下席。
(2)小子:弟子晚輩對師長父兄,自稱小子。敢問:請問。
(3)管子:管仲,春秋時期齊國入,曾相齊桓公 40 年,協助桓公創建霸業,是中國歷史上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褚(zhǔ):盛衣物的袋子。懷:包藏。
(4)綆(gěng):汲水時,系吊桶的繩子,俗稱井繩。汲深,從深井中汲水。
(5)命有所成:命運各有所定,不可改變。形有所適:形體各有適宜之處。
(6)重:增加。
(7)人惑則死:人惶惑於心,憂思不懈,則會悒鬱而死。
(8)海鳥:當指愛居。【國語·魯語上】:『海鳥曰愛居,止於魯東門外三日,臧文仲使國人祭之。』據說此鳥抬頭有八尺高、形似鳳凰。
(9)御:迎接。筋之:設酒宴招待。觴,飲酒器具。
(10)九韶:舜時樂曲名,共有九章,故稱九韶,韶樂被孔子稱爲盡善盡美之音樂。
(11)太牢:牛羊豬三牲皆備的最隆重的祭把規格,膳:飯食。
(12)眩視:頭暈眼花。
(13)臠(luán):切成的肉塊。
(14)壇陸:壇又作澶,水回流形成之沙洲。壇陸當指水中荒島沙洲之屬。
(15)鰍:泥鰍之類。鰷:白條魚,生活在中上層水域的小型魚類。
(16)行列:鳥飛行時所排的行列。
(17)委蛇(wēiyī):從容自如的佯子。
(18)奚:何。譊(náO)譊:吵雜喧鬧。
(19)咸池:黃帝時樂曲名。張:開設。
(20)人卒:人眾。
(21)還:環繞、圍繞。
(22)波:指魚和人。相與異:相互在生活環境,要求等方面各不相同。
(23)這句的意思是先古聖人依據人不同能力,使治不同事宜。
(24)名止於實:因實立名,名要限於與實相符。
(25)義設於適:義理設施要適宜於性。
(26)條達:條理通達。福持:保持福德。

陳辰 發表於 2025-7-1 20:12 | 顯示全部樓層
【至樂】篇"己養養人"章解義

【莊子·至樂】此章以顏淵適齊爲引,實闡"名止於實"之要義。孔子所憂,非徒弟子遠行,乃在"形適不可損益"的性命之理。管子"褚小懷大"之喻,正與【逍遙遊】"偃鼠飲河"遙相呼應,皆言物性有分,不可強爲。

一、性命各有定分
"褚小不可以懷大,綆短不可以汲深"二語,實爲道家宇宙觀之縮影。【達生】篇言"形全精復,與天爲一",正與此章"命有所成,形有所適"互爲表里。莊子強調萬物皆稟自然之氣而生,若魯侯養鳥以【九韶】,反致鳥驚而死(見【達生】),此即違逆物性之戒。

二、名實相副之要
孔子恐顏回以堯舜之道說齊侯,恰如【應帝王】篇"渾沌鑿竅"之喻。成玄英疏云:"名者實之賓,當止於其實。"此言治道當因任物性,若強以己養養鳥,則如【秋水】篇"井蛙不可語海",終失其真。郭象注"條達福持"曰:"各當其分,性命自安",可謂的論。

三、養人之道的兩重境界
淺觀之章,似言處世當量力而行;深究其旨,實闡"天鈞"之理。【齊物論】云"道通爲一",而此章示現"物各有宜"的實踐智慧。如同【養生主】庖丁解牛"因其固然",最高明的養人之道,恰在"不養之養"——如【知北游】所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此章文約義豐,將道家"無爲"之旨化入日常敘事。末句"條達福持"四字,實爲【莊子】全書樞要——萬物條暢通達處,即是至樂福持時。讀此章當與【天道】篇"虛靜恬淡"之說並觀,方見莊學真諦。
陶外 發表於 2025-7-9 04:43 | 顯示全部樓層
【至樂】篇"己養養人"章義疏

【莊子·至樂】此章以顏淵適齊爲敘事之端,孔子憂色爲立論之始,實乃闡發"名止於實"之深旨。管子"褚小懷大"之喻,與莊子"鳥養養鳥"之說,皆指向性命各有定分之理。今試分三重解之:

一、形器有涯而道術無窮
孔子引管子"褚小不可以懷大,綆短不可以汲深"二語,實爲【逍遙遊】"小大之辯"之註腳。褚囊有容積之限,井繩有長度之極,此物理之固然。顏回欲以堯舜之道說齊侯,猶以徑寸之管窺天,其不能容受明矣。莊子在此揭示"形有所適"的認知邊界--性命之成形即含內在規定性,如【德充符】言"天選子之形,子以堅白鳴",形器既成則不可強爲損益。

二、養人者當循物之性
"己養養人"四字實爲全章樞要。【應帝王】篇言"鳥高飛以避矰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各循其性而得其所。魯侯養鳥以【九韶】之樂,適足以致鳥之死,此即"以己養養鳥"之害。顏回若執堯舜之道強說齊侯,無異於以酒池肉林養澤雉,其悖逆物性可知。故郭象注云:"不違其本性,即是至樂。"

三、條達福持的實踐智慧
"名止於實"說見於【天道】篇"名實者,聖人之所不能勝也"。名者實之賓,言說當止於物性本然。管子言"命有所成",即【大宗師】"安排而去化"之義。所謂"條達",如庖丁解牛"因其固然";所謂"福持",若梓慶削鐻"以天合天"。顏淵之齊而孔子憂者,正恐其不能"止於實"而強求條貫,終失福持之道。

要而論之,此章由具體事象升華爲普遍哲理:褚綆之喻明物理邊界,養鳥之戒顯主體限度,條達之旨歸實踐智慧。三者環環相扣,最終指向"名止於實"的認識論與"各安其性"的價值觀。讀【莊子】者,當於此等處體會其"因物付物"之深意,方不負古人垂訓之苦心。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丁亥日|黃帝4722年六月廿三日寅時| 2025/7/17/週四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