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50|回覆: 0

雨洗杏花紅欲滴(圖)

[複製連結]
里人 發表於 2010-7-13 09: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713343790753091.jpg
  ?, j' H2 L  y( E
! T- W3 O6 u1 i$ w" W
    少時誦讀古典詩詞,對描寫杏花的兩句記憶猶爲深刻,一是『綠柳煙外曉輕寒,紅杏枝頭春意鬧』,一是『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不過那時我是十足的『花盲』,除了常見的桃花、梨花、油菜花之外,基本上叫不出其他花兒的名字,尤其分不清誰是紅梅,誰是紅杏。土生土長且略懂文字的母親洞察到了我的狐疑,寥寥數語便讓我豁然開朗:『紅梅是早春的寵兒,紅杏是陽春的乖女。』
0 r$ ?* t( K4 `+ z5 n
4 R1 b3 J/ y  U9 B0 f- \    有了母親這個形象而貼切的比喻,我首先在時間上有了一個感性認識,並且開始有意關注起『一點胭脂淡染腮,十分顏色爲誰開』的紅杏來。其實在我家的後院,就栽了兩棵杏樹,樹身不高,花朵卻開得茂密又奔放,尤其是在和煦春風的吹拂下,真有王國維先生所謂的『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的味道。不過我卻喜歡雨後去看杏花,因爲在我的潛意識中,總覺得在杏花身上依附著一種憂傷的成分,並且這種憂傷必須藉助春雨和羞紅兩種媒介才能充分得以體現――連綿的春雨,會讓賞花的人,心境也潮濕起來;欲滴的羞紅,會讓尋花的人,情感也憐惜起來。要不是這樣,恐怕連龔自珍都不會在【己亥雜詩】中這麼感嘆:『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j% i/ W% n- d

# p; w! S" T  a2 m. ^# ]    事實上,杏花並不像桃花那麼易逝輕薄,一場微雨過後,目之所及,桃花落得遍地皆是,而杏花卻依然保持著獨特的身姿,一朵、兩朵、三朵……含蓄地戀在枝頭,那形象特似有著小小心事的村姑,嘴咬著辮梢,羞紅的臉上不乏露出一絲幸福的笑意。對於這場微雨,沒有城府的桃花可能會大聲埋怨:『開時不記春有性,落時偏道風聲惡』;而生性純樸的杏花則一定會娓娓道來:『小樹嫣然一兩枝,晴熏雨醉總相宜。』( }$ L( ]3 b  e# M2 F
9 V( f: ?/ d  X! s- A" b9 F3 h' R
    對於雨後杏花的偏愛,其實並不僅僅只有我一人。落魄的杜牧就是在牧童的指引下,匆匆忙忙趕赴細雨霏霏的杏花村,以傷感的酒杯來遙寄思親的清明;憂憤的陸游在臨安古城雨霽之際,發出了『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感喟;宋朝陳與義『客子光陰詩卷里,杏花消息春雨中』兩句,更加使人悵然萬千又慨然萬千:在淅瀝的春雨中,杏花突然開放了,粉紅腮頰,仿佛夢中伊人的臉龐,那押韻的思念被雨聲一遍又一遍地洗濯,詩人的心中布滿了淚水,那場春雨來自心頭,似乎就在他的眼眶裡下著……
, B" t2 ^' U7 @3 K1 e, ~) U
% S1 c5 k1 E5 ?- ]    窗外的雨聲又淅瀝纏綿起來,我情不自禁地又想起老家後院的那兩棵杏樹,趕緊掏出撥打電話過去,母親興奮地告訴我:『咱家的杏花開得正艷呢,雙休日回來看看還來得及!』剎時,我的眼前浮現出一幅『日烘楊柳綠初浮,雨洗杏花紅欲滴』的美景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