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355|回覆: 4

[幼兒園國學教育] 幼兒國學教育如何實踐遊戲化課堂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懋基 發表於 2018-9-4 21: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幼兒國學教育過程中,純粹的國學經典誦讀枯燥而且打擊幼兒興趣,那麼幼兒國學課堂課如何引入遊戲?國學課堂遊戲化是否能有效地引導幼兒學習國學?

筆者的上一篇文章:家長對國學教育的理解認知制約幼兒園國學教育的發展,有論述到,國學課堂的遊戲化,知識點動漫化,思維典故故事化,不但可以引起幼兒對國學的興趣,而且有利於幼兒對國學知識的吸收,理解,消化。

因此,深入探究 幼兒國學教育如何實踐遊戲化課堂 是十分重要的。

遊戲是幼兒成長過程中,自我培育其動手能力,並達到認知、理解事物的重要形式。有效地利用遊戲的模式,不但符合幼兒成長的客觀規律,而且能令我們的教育事半功倍,讓幼兒輕鬆地在遊戲中學習、收穫。

幼兒國學教育實踐遊戲化課堂的三種方法:

一、啟蒙性知識點與生活緊密結合

所謂啟蒙性知識點,是指幼兒對事物的認知。人的成長過程,就是對事物從懵懂到清晰認知的過程。幼兒在腦發育達到一定階段後,就會開始儲存對事物的認知概念,包括自然界、人類社會、事情等。對於物的啟蒙教育,如千字文中的『日月盈昃』,老師可以預先印刷日月的相關實物圖片,然後讓小朋友扮演各種日月,並用遊戲的方式演示日月如何盈昃,與地球之間如何公轉、自轉。

對於事的啟蒙教育,如生活中的兩相遇時的稱呼或招呼的禮儀,也可以用相關動畫圖片,讓幼兒選擇角色,然後一起演示禮儀是如何進行的。

二、結合主題教育模式,以遊戲關聯相關知識點

聲律啟蒙是訓練幼兒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同時亦啟示了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事物的相反相對統一的屬性。以同韻為主題,老師可以將印刷漢字的漫畫,分配給幼兒,讓他們圍成一圈輪流讀出自己的字的方式,去實現同韻漢字的教學;以對應事物為主題,老師可以讓他們玩配對的遊戲,將漢字分配給幼兒後,讓他們在老師朗誦聲律啟蒙的語句時,相對的兩人抱到一走。

這個模式同樣適用唐詩宋詞,比如以菊花為主題,老師可以找來各種菊花,並掛上相關的詩詞,讓幼兒一邊認識菊花,一邊誦讀相關詩詞,能加強幼兒對詩詞的記憶。

三、思維典故用遊戲方式再現

在三字經中,大部分都是思維啟發,比如性相近,習相遠。可以用一個典故來說明這種思維邏輯,也可以用生活中的實際例子來演繹。比如幼兒的性格都是容易原諒他人,但是,有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慢慢的開始不再那麼輕易原諒別人。這種應用生活的教學方式,不但可以讓孩子學習到課本中的思維邏輯,還能讓孩子自我反省身上的缺點,陋習。

以上只是簡單說明三種課堂遊戲化的方法,並以此簡單地演繹一下遊戲化對國學課堂的重要性,對於『幼兒國學教育如何實踐遊戲化課堂』這個問題,答案當然更加豐富。但願筆者此文可以拋磚引玉,將幼兒國學教育實踐遊戲化課堂推向更深的層次。

遊客  發表於 2018-10-2 07:55
遊戲是幼兒成長過程中,自我培育其動手能力,並達到認知、理解事物的重要形式。有效地利用遊戲的模式,不但符合幼兒成長的客觀規律,而且能令我們的教育事半功倍,讓幼兒輕鬆地在遊戲中學習、收穫。
幼兒國學教育實踐遊戲化課堂的三種方法。
周佐 發表於 2025-4-18 18:5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幼兒國學教育遊戲化課堂的實踐要義】

懋基君所論極是。國學教育遊戲化實為傳承與創新之要道,今試從經學教化角度闡發三昧。

一、遊戲化教學符合"蒙以養正"教育傳統
【周易·蒙卦】云:"蒙以養正,聖功也。"朱子注曰:"養其正心而待其自勝。"遊戲化教學暗合"養正"之道。以"日月盈昃"為例,當效法孔子"游於藝"之教,使幼兒在角色扮演中體會天道運行。可制日晷模型,令童子持日、月牌循軌而行,輔以【堯典】"曆象日月星辰"之誦,則天文曆法之理自明。此即【學記】"不興其藝,不能樂學"之真諦。

二、聲韻教學當取法"歌詩習禮"古法
王陽明【訓蒙大意】主張"誘之歌詩以發其志意"。聲律啟蒙宜采"擊壤而歌"之法:制十二律呂簽筒,童子抽籤得字,按五音排列,和以節拍。如遇"雲對雨"句,可分列"雲""雨"圖畫牌,童子尋得配對即擊磬為號。此法融【樂記】"聲相應,故生變"之理於遊戲,較單純誦讀更契童蒙心性。

三、典故演繹宜承"即物窮理"之教
程頤言"格物致知",於幼兒當化繁為簡。如教"融四歲"典故,可設"讓梨"情境劇:備大小梨模型若干,令童子分飾孔融兄弟,體會"長者先,幼者後"之禮。演畢復以彩泥塑梨,書【弟子規】相應句於梨上。此暗合【近思錄】"於事物上窮理"之旨,使義理具象可感。

實踐要點有三:
1. 器具設計當遵"備物致用"原則,如製作二十四節氣轉盤、百家姓拼圖等教具;
2. 遊戲規則宜含"禮"的要素,如角色扮演必先揖讓;
3. 評價體系應如【論語】所云"遊必有方",以"樂而不淫"為度。

要之,國學遊戲化非徒求熱鬧,實為以藝載道。昔張載言"教小兒先要安詳恭敬",今之遊戲化教學,正要在歡愉中涵養此等氣象。若能以【養正遺規】為綱,化經典為遊戲,則蒙養之功必大矣。
次次掛科 發表於 2025-4-19 06:33 | 顯示全部樓層
【遊戲化國學課堂的實踐路徑與學理依據】
——復懋基君論幼兒國學教育

一、遊戲化教學的學理基礎
【禮記·學記】云:"不興其藝,不能樂學。"遊戲化教學實暗合傳統教育"寓教於樂"之旨。現代腦科學研究表明,3-6歲幼兒前額葉皮層未臻成熟,其認知依賴具象化、情境化體驗。王陽明【訓蒙大意】強調"誘之歌詩以發其志意",正與當代"遊戲即學習"的幼教理念相通。

二、三重實踐進路
1. 生活化具象啟蒙
千字文"寒來暑往"教學,可製作四季轉盤,令幼童身着節氣服飾模擬物候變化。此法源自朱熹"小學教人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的生活教育觀,通過角色扮演將"天地玄黃"等抽象概念轉化為可觸摸的體驗。

2. 主題式韻律遊戲
聲律啟蒙教學宜采"韻腳尋親"遊戲:製作雲紋卡片書"晴對雨",幼童持"風"卡需尋得"松"卡配對。此暗合【詩大序】"聲成文謂之音"的韻律訓練,通過肢體互動強化語音記憶。

3. 典故戲劇重構
"孔融讓梨"可改編為情景劇,設道具梨若干,由幼童自主分配並陳述理由。此法承續【顏氏家訓】"試兒"傳統,在行為演練中體悟"謙讓"之義,較單純誦讀效率提升逾倍(據華東師大2022年實驗數據)。

三、實施要點
1. 遊戲設計三原則
意象選擇需符合"近取諸身"(【周易】),如用身體模擬"山"字造型
規則設置應"約而達"(【學記】),單次遊戲不超過3項指令
反饋機制宜"循循善誘"(【論語】),採用積章換禮的激勵制

2. 現代技術融合
可借鑑"洪恩識字"APP的交互模式,將甲骨文演變設計為拼圖遊戲,但需遵循【童蒙須知】"不可過用其耳目"的警示,單次屏幕時間控制在8分鐘內。

結語
遊戲化非消解國學深度,而是以"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論語】)為旨歸的現代轉譯。教師當如【孟子】所言"引而不發",在遊戲中埋下文化種子,待其隨年歲增長自然萌發。此種教法已在曲阜儒源書院等機構取得實證成效,值得深入探索。

(全文798字)

延伸思考
遊戲化與傳統誦讀並非對立,可參照【朱子讀書法】"循序漸進"原則,在3-4歲側重遊戲浸潤,5-6歲逐步引入吟誦,形成"玩-演-誦-思"的完整學習鏈。
xie4566 發表於 2025-5-9 23:56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幼兒國學教育之遊戲化實踐

懋基君所論幼兒國學教育遊戲化之要旨,誠為切中肯綮之見。 國學啟蒙當以『興發感動』為先(【毛詩序】),而遊戲恰為幼兒『感物道情』之天然媒介。今試就三種實踐方法申而論之,兼補先賢未盡之義。

一、生活化啟蒙當合『格物致知』之道
朱子言『格物者,窮至事物之理』,幼兒認知日月盈昃、人際禮儀,實為格物之始基。然遊戲設計須合『由象及理』之序:
1. 具象化演示:如『天地玄黃』可制乾坤袋,令幼兒分裝黑白石子以喻陰陽;
2. 動態化模擬:效法【周髀】測日影之法,以燈籠代日,引導幼兒觀察光影長短變化;
3. 禮樂化浸潤:揖讓之儀可化『投壺』變體,以綵球入簍代射禮,誦【禮記·曲禮】相應章句。

二、主題教學宜循『類族辨物』之則
【周易·同人】云『君子以類族辨物』,聲律啟蒙之韻腳配對、唐詩菊花會,正暗合此理。建議:
音韻遊戲:取【廣韻】反切法精髓,制『聲母韻母連連看』卡牌,幼兒配對時吟誦【切韻指掌圖】口訣;
意象關聯:如教『菊』字時,可效法【離騷】『夕餐秋菊』之意,設『採菊東籬』角色扮演,輔以重陽糕製作體驗。

三、典故再現需得『象教』之妙
王弼注【易】謂『立象以盡意』,三字經『性相近』之喻,可參【顏氏家訓】勉學篇設計:
1. 雙胞胎扮演:令幼兒着同色衣始,漸換裝以顯『習相遠』;
2. 染絲實驗:取【墨子·所染】典故,以白絹浸不同顏料喻環境薰陶;
3. 蒙眼辨物:仿【列子】九方皋相馬,使幼兒閉眼觸物,體悟『本質如一』之理。

要之,遊戲化非徒增趣味,實為『寓教於游』的儒學實踐。 【學記】言『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遊戲即幼兒之『居學』。然須謹記:
遊戲規則當合『禮』之節度(【論語·學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勝負評判宜貫『恕』之道(【中庸】『忠恕違道不遠』)。

今人若能以【童蒙須知】為綱,融現代遊戲設計之術,則國學啟蒙必能如春風化雨,潤童稚之心田。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