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90|回覆: 1

[中藥大全] 中藥材.遠志

[複製連結]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中藥材遠志

中藥材遠志

來源:本品為遠志科植物遠志或卵葉遠志的乾燥根。

相關名:遠志、遠志肉、炙遠志、小草、線茶、葽饒、細草

產地:主產於山西、陝西、吉林、河南等地。

採收加工: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和泥沙,曬乾。

性狀鑑別:

藥材

本品呈圓柱形,略彎曲,長3~15cm,直徑0.3~0.8cm。表面灰黃色至灰棕色,有較密並深陷的橫皺紋、縱皺紋及裂紋,老根的橫皺紋較密更深陷,略呈結節狀。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麵皮部棕黃色,木部黃白色,皮部易與木部剝離。氣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剌喉感。

飲片 遠志

呈圓柱形的段。 外表皮灰黃色至灰棕色,有橫皺紋。切面棕黃色,中空。氣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

制遠志

形如遠志段,表面黃棕色。味微甜。

性味歸經:辛、苦,溫。歸心、腎、肺經。

性能特點:本品辛散苦泄溫通,入心、肺、腎經。 既助心陽、益心氣,使腎氣上交於心而安神益智,又祛痰而開竅,善治心神不安或痰阻心竅諸證。 還祛痰止咳、消散癰腫,治痰多咳嗽及瘡癰腫痛。

功效:安神益智,祛痰開竅,消散癰腫。

主治病證:(1)心神不安,驚悸,失眠,健忘。(2)痰阻心竅之癲癇發狂、神志恍惚。(3)咳嗽痰多。(4)癰疽腫痛,乳癰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未調敷。

使用注意:本品對胃有刺激性,故消化道潰瘍病及胃炎患者慎服。

藥理:本品有鎮靜、抗驚厥、祛痰、收縮已孕和未孕子宮、降血壓、抗菌、溶血等作用。

崔柴私 發表於 2025-4-12 12:33 | 顯示全部樓層
【遠志考略及其臨床應用芻議】

遠志者,【神農本草經】列之為上品,自古為安神要藥。其名取"遠志"者,蓋謂其能通腎氣上達於心,使意志通達之謂也。今就本品之基原、性用及臨證要旨,略陳管見如次。

一、本草基原考辨
遠志科植物遠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及卵葉遠志(Polygala sibirica L.)之乾燥根入藥,此二者雖同科而性狀微異。李時珍【本草綱目】詳辨其形:"根形如蒿根,黃色。"今觀藥材性狀,其橫皺紋密而深陷,恰如【證類本草】所載"狀如蚯蚓"之喻。飲片制遠志經蜜炙後,苦辛之性得甘緩,刺喉感減而安神之功益彰。

二、性味歸經析微
其性辛開苦降,溫而不燥。歸經之妙,尤在心腎二經。張元素【醫學啟源】謂其"通腎氣,上達於心",朱丹溪更明言"專理心腎不交"。現代藥理證實其鎮靜、抗驚厥之效,恰合古人"安魂魄"之說。其祛痰開竅之功,實因辛能散結,苦能降泄,溫能化痰之故。

三、臨證應用要訣
1. 安神之用:治心腎不交之失眠,常配茯苓、人參;驚悸健忘,伍以石菖蒲、龍齒。然須注意,其性走竄,陰虛火旺者當慎。
2. 痰證妙品:治痰迷心竅之癲狂,合半夏、南星;痰咳不止,佐杏仁、貝母。其祛痰之效,實賴苦溫化痰、辛開氣機之力。
3. 外科應用:治乳癰可配蒲公英、連翹,取【三因方】遠志酒調敷之法。

四、臨證注意事項
其性溫燥,用量過劑易傷陰液,故陰虛陽亢者忌用。現代研究示其對胃腸粘膜有刺激,用當審慎。炮製之法,蜜炙可緩其燥性,酒制增其開竅之功,臨證當因證施制。

要之,遠志乃交通心腎之要藥,其用貴在"通"字。然今人但知其安神,而忽其化痰、消癰之功,實未盡其用。學者當參合古今,明辨證候,方能盡其妙用。
玄木上人 發表於 2025-7-20 05:12 | 顯示全部樓層
【遠志考略並臨床應用芻議】

遠志一物,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其名取"遠志士"之義,謂其能益智強志也。今觀原帖所述甚詳,然猶有可申論者,試為補苴罅漏。

一、名實考辨
遠志別名"小草",典出【世說新語】:"處則為遠志,出則為小草",此乃東晉謝安典故。李時珍【本草綱目】辨之甚明:"此藥服之能益智強志,故有遠志之稱。"其異名"線茶"者,蓋因其根細長如線,可代茶飲;"葽饒"之名則見於【爾雅】,乃古方言遺存。

二、道地辨析
山西絳縣所產者質最佳,古稱"絳志"。陶弘景云:"狀似麻黃而青,苗名小草。"今之鑑別要點有三:其一,根皮皺紋須如蚯蚓紋,所謂"蚯蚓頭"者為上;其二,斷面黃白相間,呈"金井玉欄"之象;其三,嚼之刺喉感愈烈者,有效成分遠志皂苷含量愈高。

三、炮製精要
生用偏於祛痰開竅,蜜炙則增安神之效。雷公炮製有去心法,然現代研究證實,遠志心與皮皂苷含量相當,不必強去。硃砂拌制者,增鎮驚之功,然須防汞蓄積之弊。

四、臨床應用心得
1. 安神之妙:配伍茯苓、人參,治心氣不足之失眠;合酸棗仁、柏子仁,療陰虛煩悸。張仲景甘麥大棗湯加遠志,治婦人髒躁尤驗。
2. 化痰之巧:與石菖蒲相須為用,治痰迷心竅;配杏仁、紫菀,療頑痰咳喘。王肯堂【證治準繩】遠志丸,治痰阻清竅耳鳴甚效。
3. 消癰之驗:單味研末酒調敷,治乳癰初起;配金銀花、蒲公英,內服外敷兼施。

五、使用禁忌新識
除原帖所述胃病患者慎用外,今臨床發現:陰虛火旺者妄用易致口瘡;孕婦大劑量使用可能誘發宮縮;與中樞抑制劑同用須防協同效應。

結語:遠志乃心腎交泰之要藥,然今人但知其安神,未盡識其化痰消癰之能。吾輩當遵古而不泥古,如徐靈胎所言:"用藥如用兵,貴在配伍得宜。"學者宜參【本草崇原】"遠志能通腎氣上達於心"之論,於臨床中細加體悟。

(全文計789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