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741|回覆: 0

[成語典故] 名落孫山

[複製連結]
無端 發表於 2016-9-22 08: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名落孫山】相關人物

孫山,宋朝吳國人(今蘇州一帶),是個能言善辯的才子,故事“名落孫山”就是來介紹他的能言善辯的。

【名落孫山】涵義

名字落在榜末孫山的後面。指考試或選拔沒有錄取。

【名落孫山】出處

宋·范公偁【過庭錄】:“吳人孫山,滑稽才子也。赴舉他郡,鄉人託以子偕往。鄉人子失意,山綴榜末,先歸。鄉人問其子得失,山曰:‘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

【名落孫山】辨析

【名落孫山】讀音:míng luò sūn shān

【名落孫山】近義詞:一敗塗地

【名落孫山】反義詞:金榜題名、名列前茅、鰲頭獨佔、獨佔鰲頭、平分秋色

【名落孫山】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貶義

【名落孫山】造句

1、在高考的激烈競爭中,我名落孫山

2、很慚愧,這次高考我名落孫山了。

3、這次高考,她雖然名落孫山,但她並沒有灰心喪氣,決定複習一年再考。

4、你平時不努力,難怪幾次考試都名落孫山

5、一次物理月考成績發下來,最擅長物理的我,竟然名落孫山,我沮喪地躲到校園的一片小樹林裏低頭哭了起來。

6、他成績那麼好,卻名落孫山,真是令人感到意外。

7、這次入學考試他雖名落孫山,但他並不氣餒。

8、我已有心理準備,此次考試縱然名落孫山,也不氣餒。

9、參加考試,即使名落孫山,也不應灰心,再接再厲,下次再來!

【名落孫山】成語典故:

在我國宋朝的時候,有一個名叫孫山的才子,他為人不但幽默,而且很善於說笑話,所以附近的人就給他取了一個「滑稽才子」的綽號。

有一次,他和一個同鄉的兒子一同到京城,去參加舉人的考試。放榜的時候,孫山的名字雖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數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而那位和他一起去的那位同鄉的兒子,卻沒有考上。不久,孫山先回到家裏,同鄉便來問他兒子有沒有考取。孫山既不好意思直說,又不便隱瞞,於是,就隨口念出兩句不成詩的詩句來:「解元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解元,就是我國科舉制度所規定的舉人第一名。

而孫山在詩裏所謂的「解元」,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舉人。他這首詩全部的意思是說:「舉人榜上的最後一名是我孫山,而令郎的名字卻還在我孫山的後面。」從此,人們便根據這個故事,把投考學校或參加各種考試,沒有被錄取,叫做「名落孫山」。

【名落孫山文言文】:

宋吳人孫山,滑稽才子也。赴舉他郡,鄉人托以子偕往。鄉人子失意,山名榜末,先歸。鄉人問其子得失,山曰:“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

【名落孫山白話文】:

宋朝有一個叫孫山的滑稽才子。孫山去省城參加科舉,同鄉人託付兒子與孫山一同前往。同鄉人的兒子未中,孫山的名字雖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數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孫山先回到家裏。同鄉便來問他兒子有沒有考取,孫山說:“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

【名落孫山】成語接龍:

名落孫山→山重水複→復蹈前轍→轍亂旗靡→靡有孑遺→遺風余習→習慣自然→然糠自照→照貓畫虎→虎視眈眈→眈眈逐逐→逐句逐字→字斟句酌→酌古參今→今是昔非→非分之念→念念有詞→詞窮理極→極智窮思→思賢如渴→渴而穿井→井渫不食→食不求甘→甘雨隨車→車馬填門→門衰祚薄→薄情無義→義形於色→色膽迷天→天香國色→色厲膽薄→薄暮冥冥→冥頑不靈→靈蛇之珠→珠圓玉潤→潤屋潤身→身遠心近→近交遠攻→攻城野戰→戰戰兢兢→兢兢翼翼→翼翼小心→心腹之憂→憂深思遠→遠不間親→親上做親→親仁善鄰→鄰女詈人→人約黃昏→昏昏噩噩→噩噩渾渾→渾渾沉沉→沉浮俯仰→仰不愧天→天之戮民→民賊獨夫→夫子自道→道貌儼然→然荻讀書→書香人家→家傳戶頌→頌德歌功→功高望重→重義輕財→財運亨通→通宵徹旦→旦夕之間→間不容髮→發號布令→令人作嘔→嘔心瀝血→血性男兒→兒女英雄→雄辯高談→談過其實→實偪處此→此唱彼和→和風細雨→雨愁煙恨→恨如頭醋

 
黃池母 發表於 2025-7-25 14:23 | 顯示全部樓層
【釋"名落孫山"兼論科舉文化意蘊】

"名落孫山"典出宋人范公偁【過庭錄】,其事雖簡,然深具科舉時代之文化密碼。孫山以"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二語,既守君子之道不妄言,又存鄉鄰之誼不阿諛,誠可謂"謔而不虐"(【詩經·衛風】注)。此中智慧,非獨在言辭之巧,更在處世之達。

考其制度背景,宋代科舉已臻完備,【宋史·選舉志】載"三年大比"之制,每科取士不過數百。孫山綴於榜末,恰如蘇洵【上歐陽內翰書】所云"僥倖一第",然其能以諧語化解尷尬,正見宋人"以文為戲"(蘇軾語)的處世哲學。此典故所以流傳千年,實因它準確擊中了科舉時代士人的集體焦慮——范進中舉而瘋,周進撞號板而泣,皆可視作"孫山現象"的極端註腳。

至若語言藝術,孫山所創十四字詩,暗合"春秋筆法"之妙。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論宋人語言藝術,謂其"婉而多諷",此語正可為孫山作注。其"更在孫山外"之"更"字,尤見鍊字功夫,較之後世"名落孫山"的直白表述,更多三分文人雅趣。

今人用此成語,多取【現代漢語詞典】"考試不中"之義,然失其原典之溫厚。觀當下教育語境,"名落孫山"已漸異化為功利主義的測量標尺,與古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語)的科場心態相去甚遠。當知孫山故事本旨,不在渲染得失,而在彰顯面對挫折的智慧與幽默。

故曰:讀"名落孫山",當於科舉制度的宏大敘事外,更見個體生命在體制縫隙中的靈動。此成語歷千年而不衰,恰因其既承載着制度性的集體記憶,又保存着超越時代的處世哲學。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