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49|回覆: 0

[成語典故] 家徒四壁

[複製連結]
是飛 發表於 2016-9-4 08: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家徒四壁】相關人物

司馬相如(約公元前179年—前118年),西漢辭賦家,中國文化史文學史上傑出的代表。有明顯的道家思想與神仙色彩。

【家徒四壁】涵義

徒:只,僅僅。家裏只有四面的牆壁。形容十分貧困,一無所有。

【家徒四壁】出處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家徒四壁】辨析

【家徒四壁】讀音:jiā tú sì bì

【家徒四壁】近義詞:一無所有、不名一錢、立錐之地、不名一文、貧無立錐、一貧如洗、家徒壁立、室如懸磬、環堵蕭然、空空如也

【家徒四壁】反義詞:腰纏萬貫、富甲一方、富可敵國

【家徒四壁】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

【家徒四壁】造句

1、解放前,城市貧民窮得家徒四壁,而且就連這"四壁"也並不是他的。

2、毒品害得許多人家徒四壁,一文不名。

3、海瑞雖然官居二品,臨死時卻家徒四壁

4、雖然家徒四壁,但他卻能奮發上進,實在令人敬佩!

5、從京城返回成都時,他已經家徒四壁了。

6、李董事長從未忘記幼時家徒四壁的困苦情景,因此經場瘋款幫助失學兒童。

7、他嗜賭成性,但十賭九輸,最後落到家徒四壁的地步。

8、雖然他現在已有一番成就,但很少人知道他的童年是在家徒四壁的環境中度過。

9、他把家產花天酒地,一擲千金地花完了,現在變得家徒四壁,一貧如洗。

10、他過去家徒四壁,但由於肯努力,所以能白手成家。

【家徒四壁】成語典故:

漢朝的司馬相如是當時一個有名的才子,不過他的家境很不好。

有一天,大財主卓王孫邀請他到家裏吃飯,順便讓司馬相如表演他的琴藝。卓王孫的女兒那時候剛死了丈夫,名叫文君,對音樂很有興趣。當司馬相如在宴會上彈琴時,知道文君也在場,就用音樂表達他的愛意。

宴會結束後,司馬相如賄賂卓文君身邊的人,希望他們能夠幫忙轉達他的感情。結果,當天晚上,卓文君就離家出走到司馬相如住的旅舍,兩個人一起回到成都。

可是回到司馬相如的家,屋子裏除了四面牆壁外,根本沒有任何東西。

他們生活得十分艱困,靠着朋友的幫忙,才在卓王孫家的附近開了一間酒店。沒多久,鄰居們都曉得,卓王孫的女兒居然在街上賣酒!卓王孫為了面子,不得已只好送給卓文君一百名僕人和一百兩黃金,讓他們購買田產、房屋。

【家徒四壁】成語接龍:

家徒四壁→壁壘森嚴→嚴陳以待→待人接物→物阜民康→康莊大道→道高望重→重規累矩→矩步方行→行遠升高→高情遠意→意興盎然→然糠自照→照貓畫虎→虎目豕喙→喙長三尺→尺二秀才→才望高雅→雅人韻士→士飽馬騰→騰聲飛實→實蕃有徒→徒有虛名→名震一時→時運亨通→通宵徹旦→旦夕之間→間不容瞬→瞬息千變→變化無窮→窮侈極欲→欲取姑予→予智予雄→雄才大略→略識之無→無聲無息→息交絕遊→遊刃餘地→地丑力敵→敵國外患→患難夫妻→妻榮夫貴→貴遠賤近→近火先焦→焦眉苦臉→臉黃肌瘦→瘦骨零丁→丁一確二→二童一馬→馬捉老鼠→鼠牙雀角→角立傑出→出言吐氣→氣滿志驕→驕生慣養→養鷹揚去→去邪歸正→正色直言→言者弗知→知書達禮→禮讓為國→國家棟樑→樑上君子→子曰詩云→雲泥異路→路柳牆花→花貎蓬心→心直嘴快→快意當前→前車可鑑→鑒毛辨色→色如死灰→灰身泯智→智窮才盡→盡誠竭節→節用裕民→民不堪命→命裏註定→定亂扶衰→衰當益壯

 
尖腳到底 發表於 2025-7-17 22:1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家徒四壁"的哲學意蘊與文士風骨】

"家徒四壁"一典出自太史公【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其表層指涉雖為物質匱乏之狀,然細究其裏,實蘊藏中國士人精神之深層密碼。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當壚賣酒"的典故,恰似一枚稜鏡,折射出傳統文人在物質與精神、世俗與超脫之間的多維辯證。

考其詞源,"徒"字訓為"但","四壁"者,非謂建築結構,實乃"環堵蕭然"之象。【說文】釋"壁"為"垣",段玉裁注"凡直立者皆曰壁",可見此語暗含空間垂直向度的絕對空寂。然細味【史記】原文"家居徒四壁立","立"字尤具深意——四壁雖空猶挺立,恰似士人貧賤不能移的風骨寫照。

此成語在歷史語境中的嬗變頗堪玩味。漢代班固【漢書】沿用司馬遷記載,至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已轉為品評人物之語。唐宋以降,文人多用以自況清貧,如杜甫"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蘇軾"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裏",皆與"四壁"意象形成精神共鳴。值得注意的是,司馬相如最終受卓王孫饋贈而脫貧,此情節反使成語更顯張力——真正的"家徒四壁"非指永久困頓,而是士人面對逆境時的精神選擇。

與西方"家徒四壁"(bare walls)的純粹物質描述不同,中國此語始終滲透着人文關懷。孔子贊顏回"一簞食,一瓢飲"、莊子謂"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與司馬相如的"四壁"形成儒道互補的貧士哲學。這種貧困美學在【紅樓夢】"陋室空堂"的描寫中達到極致,物質之"空"反成就精神之"盈"。

今人使用此語,當知其三重境界:表層狀貧寒之態,中層顯安貧之志,深層喻守道之心。觀當代社會,"家徒四壁"的物質困境已不多見,但其精神內核——在物質誘惑中保持精神獨立,仍是知識分子的永恆命題。司馬相如的琴聲穿透兩千年的時空,提醒我們:真正的財富,從來不在朱門雕甍之間,而在那看似空蕩的四壁之內。
明月圓缺 發表於 2025-7-18 04:1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家徒四壁"的哲學意蘊與當代啟示】

"家徒四壁"一詞,典出太史公【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其字面之義雖顯豁,然細究其裏,實蘊藏中國傳統文化之深層智慧。此成語不僅描摹物質匱乏之狀,更折射出古代士人安貧樂道的精神境界。

考其本源,當追溯至西漢景武之世。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當壚賣酒"的典故,表面觀之是才子佳人衝破門第的浪漫故事,實則暗含道家"見素抱樸"的哲學追求。【老子】云"聖人被褐懷玉",相如雖居陋室而琴心不改,恰是此境之寫照。值得注意的是,司馬遷特筆記載"家居徒四壁立"的場景,實有深意存焉——在物質極度匱乏中,精神反而獲得最大程度的彰顯。

此成語在歷史流變中形成三重意蘊:其一為客觀描述,如【後漢書】載范冉"甑中生塵";其二為道德象徵,如顏回"簞食瓢飲"被孔子稱賢;其三則轉化為勵志意象,常見於寒門士子發奮圖強的敘事。宋代朱熹注【論語】時特別強調:"士志於道,不以惡衣惡食為恥",正是對此文化基因的承續。

今人觀之,"家徒四壁"的現代啟示有三:其一,在物質豐裕時代尤需警惕精神貧困,東坡所謂"無事此靜坐,一日當兩日"的閒適心境,實為當代人紓解焦慮之良方;其二,教育子弟當重氣節培養,曾國藩家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告誡,至今振聾發聵;其三,社會治理須兼顧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管子"倉廩實而知禮節"的治理智慧,仍具現實意義。

【周易】有云:"君子以儉德辟難"。"家徒四壁"作為文化符號,其價值不在渲染貧困,而在彰顯超越物質的精神高度。當今社會雖不必 literal 追求"四壁蕭然"之境,然其中蘊含的淡泊明志之精神,恰是醫治現代性浮躁的一劑良藥。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丁酉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三日未時| 2025/7/27/週日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