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69|回覆: 0

[儒家文化] 周易-真正平等是什麼?

[複製連結]
劉余莉 發表於 2025-6-15 17: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易的三種含義

易的三種含義

『易』的第三個含義是『不易』。

『不易』就講這個位置,位置是不易的。在【易緯·干鑿度】裏就講:『不易者,位也。』這就是體、相、用的相。這個相,這個位是不能夠變易的。天在上,地在下,這是位置,你不能顛倒過來,說天在下,地在上,這個位置也是不能變的。

相應的,就人事方面講,君南面,臣北面,君都是面南背北的,臣都是北面,面君這樣的,這是君臣的位置不能變。家庭裏邊的位置也不能變,就是『父坐子伏』。你看在民國的時候都是這樣的,家裏來了重要的客人,要在客廳裏招待,父親他有父親的座位,沒有子女的座位。父親叫子女來見客人的話,子女是立侍的,站在那裏侍奉。這就是位置不能動,這叫『父坐子伏』。

現在不講這些了,學生和老師平起平坐,長輩和晚輩平起平坐,都正常了。因為什麼?受了西方觀念的影響,所謂的平等。實際上真正平等是什麼?是性上的平等。中國傳統文化是最講平等的,它講人人都有本性,都有太極,在這是平等的,但是相上、位上是不平等的

領導出行,要奏國樂,要有禮賓車,鋪紅地毯等這些禮儀,一個平民百姓出行需要這樣嗎?它就是不平等的,這叫位子是不平等的,所以不能講抽象的平等。這個就叫什麼?這個叫倫理。倫,就是輩的意思,就是次的意思。

中國傳統文化就是倫理型的文化,它就特別講等次,這不是封建,也不是糟粕,也不是專制制度的產物,這是一種自然的常態。你在單位裏工作,就有領導和被領導的關係,它怎麼是領導、被領導應該平等呢?平等是對人的本性的一種尊重,是這種平等,但是他們的位置是不能平等的。

【干鑿度】這些是根據哪兒來的呢?也是根據【周易·繫辭傳】孔子所說的:『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天就在上,地就在下,尊卑的位置是不能動的。『卑高以陳,貴賤位矣。』高的、卑下的,陳列出來,就有貴有賤。古人講公、侯、伯、子、男,有天子、有諸侯、有公卿、有士,還有一般的庶民,這就是一定的位置出來了。

所以為什麼要講究『不易』呢?就是講這個位、這個相。比如講夫妻關係,古人就用琴瑟來比喻夫妻和諧。為什麼要用琴瑟來比喻呢?丈夫彈的是琴,太太彈的是瑟。瑟比較保守一點,琴往往是比較往外,聲音上揚一點,這兩者互相配合正好,叫琴瑟調和。現在很多人不這樣講了,要把它顛倒過來。當然個別現象也是有的,比如說像戴卓爾夫人,是女強人,比男人還強勢。這樣的時候,她也可以張揚,但是丈夫就要溫順,但是這只是個別現象。

就整體而言,都是要琴瑟配合,就是男主外、女主內。為什麼呢?因為男子就體力等等的種種,陽氣就比較多,而女子身上的陰氣就比較多,反映在體力上最明顯,男女懸殊得很,所以這個位置不能變。比如男子跑的速度,女子跑的速度就差得很遠,體力、能力方面也是有很大的不同。現在要把這個位置,就是這個相,通通推掉了,說這是刻板、封建,那個要不得,我們要自由,實際上就是把自然界以及社會的秩序都給攪亂了。

所以我們修道要從什麼地方修起呢?

首先把我們的心定下來,定下來之後,才能夠一步一步地見到自己的太極,否則你的心絕對定不下來

你心定不下來,怎麼能夠找到太極呢?因戒得定,因定才開慧。所以我們現在學什麼都要從『敦倫盡分』來做。

也就是說,你首先在世間是個好人,這個好人也是有標準的,就是仁義禮智信要做到。仁義禮智信都做不到,你說怎麼成聖成賢,達到那個更高的境界呢?所以現在很多修行人沒有根,就是仁義禮智信做不到,五倫八德都沒有做到,就想要那個枝葉花果,結果都是花瓶裏的花,看着很好看,過了不久就枯萎了。他可以談玄說妙,但是不得實際受用。

馮夕底 發表於 2025-6-20 07:44 | 顯示全部樓層
【周易】"不易"義理與平等真諦辨微

【周易】"三易"之旨,向為歷代儒者所重。鄭康成注【乾鑿度】云:"易含三義:簡易也,變易也,不易也。"其中"不易"一義,尤關禮法人倫之大本。今人每以西方平等觀念非議傳統倫理,實未明"性相不二"之真諦。試為申說如次。

一、體用視野下的"位"哲學
【繫辭】"天尊地卑"之說,非謂價值優劣,實乃法象自然。【禮記·樂記】云:"天高地下,萬物散殊,而禮制行矣。"朱子釋此謂:"天地定位,陰陽順布,自然之序不可紊也。"君臣父子之位,猶四時之序、五行之列,此即"不易"之真義。程伊川【易傳】特重"各正性命"之說,蓋位之不易,正所以保性命之各正。

二、平等觀的東西分野
西哲盧梭倡"人生而平等",此性理之說也;然其社會契約論終不能廢君臣之分。中國自【孟子】言"人皆可以為堯舜",【中庸】謂"天命之謂性",早已開顯性理平等之奧義。陽明先生雲"滿街都是聖人",此性分之平等;然其【南贛鄉約】仍嚴長幼之序,此位分之差等。譬諸日月,其光明之性同,而運行之位異,此即"理一分殊"之妙諦。

三、倫理秩序的自然法基礎
【周易】"家人"卦象曰:"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王弼注云:"尊卑有常,剛柔有位。"此非人為設定,實法陰陽之道。現代社會學所謂"角色理論",適可與此相發明。父坐子立之儀,猶校長之坐主席台、學生之列台下,非關人格尊卑,實為職分所系。【荀子·禮論】云:"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爭。"禮制之設,正所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非專制之具明矣。

四、現代性困境的易學觀照
今人每以平等之名淆亂倫序,實昧於"變易"與"不易"之辯證。船山先生【周易外傳】有言:"易兼常變,位有經權。"戴卓爾夫婦之例,恰如【泰】卦"內陽外陰"之變局,然其家政仍必有一主從之道。孔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損益者變易也,所因者不易也。今之家庭倫理,要在存其"父慈子孝"之實而去其"父要子亡"之文,非可全盤顛覆也。

【易】道廣大,顯微無間。真正的平等,當如【中庸】所言"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知性分平等則不生驕慢,明位分差等則各安其分。此中深意,願與諸君共同參詳。
於口 發表於 2025-6-29 19:08 | 顯示全部樓層
【周易】"不易"義理與平等觀辨微

【周易】"三易"之"不易"義,實為中華禮樂文明之精微所在。鄭玄注【乾鑿度】云:"不易者,位也",此"位"非僅空間方位,實乃天地人三才之道在現象界的秩序顯發。【繫辭】"天尊地卑"之論,當從象數哲學層面理解:乾陽清輕而上浮為天,坤陰濁重而下凝為地,此乃陰陽二氣運行之常道,非世俗尊卑貴賤之謂。

考諸禮制,"君南面,臣北面"之儀,實取法天文。【周禮·考工記】載:"匠人建國,辨方正位",王者法天而治,故取南面向陽之位。此"位"之不易,猶月令七十二候之序不可紊亂,乃天道在人倫中的投射。朱子【家禮】"父坐子伏"之制,其本在【孝經】"父子之道天性也"的倫理自覺,非權力壓制。程頤謂:"禮即是理也",此理即陰陽交感之秩序。

今人所謂"平等",多執形跡而昧性理。【周易】"各正性命"之說,實開平等思想之先河。王弼注【周易】云:"形躁好靜,質柔愛剛",揭示萬物雖位相不同而太極本體無二。猶如五指長短各異而共成一手,君臣父子之位殊,其性理之尊同。故孔子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在強調各安其位而各盡其性。

西學平等觀多滯於權利分配層面,而【周易】"不易"之道則直指宇宙生命的內在秩序。張載【正蒙】云:"生有先後,所以為天序;小大高下相併而相形焉,是謂天秩。"此"天序""天秩"即自然之倫理。觀【詩經】"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琴瑟和鳴之喻,正在陰陽各守其位而相得益彰,非主從壓迫關係。

當代解經當避免兩種偏頗:一則將"位"之不易等同於等級固化,二則將平等曲解為角色混同。【周易】之智,在於明"體用不二"之理:性理平等不礙位相差異,位相差異不妨性理平等。此即【中庸】"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之境界。明乎此,則知傳統禮制非壓抑人性之枷鎖,實為成就人性之舟楫。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