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90|回覆: 2

[醫藥臨床] 養陰清熱利咽治慢性咽喉炎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4-11 10: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楊某,男,26歲,建築工人,1997年7月29日初診。述3年前,因咽喉部紅腫,打點滴加上口服消炎藥3個多月未愈,後經縣級醫院檢查,被診斷為慢性咽喉炎,屢經中西醫治療,然效果不佳,反反覆覆,近期病情加重。刻診:咽喉紅腫,自覺內熱,夜間更甚,久治不愈。大便乾燥,小便黃赤。中醫辨證:肺腎陰虛。治以養陰清熱利咽。自擬養陰清熱利咽湯予以治療。

處方:天花粉15g,玄參12g,牡丹皮10g,瓜蔞皮10g,麥冬10g,赤芍10g,木蝴蝶5g,生甘草5g,知母5g,桔梗5g,射干5g,蟬蛻5g。水煎服,每日1劑。

二診:服藥5劑後,各種症狀均有明顯改善,有時感覺少許熱感,並有少許黏痰,上方去蟬蛻,加貝母6g。又服藥5劑後,諸症皆除,隨訪1年,未見復發。

溫邪深入營血每見咽喉部干痛,因此,慢性咽喉炎痛也應當從營血論治。方中玄參、麥冬滋陰清熱;牡丹皮、赤芍涼血散瘀;木蝴蝶、生甘草、射干、知母等,共奏清利咽喉以及疏散風熱之功,故能獲得良好的療效。(朱時祥 安徽省望江縣大北門中醫門診部)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25-4-6 15:18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子彧 發表於 2025-4-17 04:08 | 顯示全部樓層
【從肺腎陰虛論治慢性咽喉炎醫案評析】

本案為慢性咽喉炎之典型陰虛證候,體現了中醫"治病求本"的辨證思路。患者病程三載,迭經消炎未效,反見咽紅腫痛、二便燥熱、夜熱加甚等症,此非外感余邪,實乃溫病日久耗傷陰液,致肺腎陰虛、虛火上炎之候。朱師以養陰清熱、涼血利咽為法,組方精當,頗合病機,試析如下:

一、病機辨析
【溫病條辨】云:"溫邪上受,首先犯肺。"患者初起咽部紅腫,本屬風熱襲肺,然過用寒涼消炎,徒傷正氣,邪熱內陷,灼傷肺腎之陰。肺陰虧則咽喉失濡,腎陰虧則虛火循經上灼,故見咽紅腫痛、夜間加重;陰虧腸燥則便干,虛火下移則溲赤。此與【丹溪心法】"陰虛火動,咽痛喉痹"之論相符。

二、方藥解析
朱師自擬方暗合"增液湯"與"涼血四物湯"之意:
1. 滋陰清熱:玄參、麥冬為增液湯主藥,滋養肺腎之陰;天花粉、知母清虛熱而生津液,契合王孟英"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機"之旨。
2. 涼血活血:牡丹皮、赤芍涼血散瘀,既清血分伏熱,又防陰傷致瘀,取法葉天士"入血就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之訓。
3. 利咽開音:木蝴蝶、射干、桔梗為利咽要藥,其中木蝴蝶輕清上浮,尤善治久咳失音;蟬蛻疏風透熱,契合"火郁發之"之理。

三、辨治特色
1. 從營血論治:慢性咽炎多從氣分論治,然本案見夜熱、便乾等症,顯系熱入營血,故以丹皮、赤芍涼血,體現"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治未病思想。
2. 動態調方:二診見黏痰,去蟬蛻防其升散太過,加貝母潤燥化痰,示人"隨證治之"之妙。

四、臨證啟示
1. 慢性咽炎屬"虛火喉痹"者,當忌苦寒直折,宜甘寒養陰佐以清透,本案生甘草、桔梗配伍即寓"甘守津還"之意。
2. 【臨證指南醫案】強調"咽喉之疾,多屬肝肺",本案未用疏肝之品,蓋因脈證未顯肝鬱,可見辨證貴在求本。

此案提示:慢性咽炎久治不愈者,當察其陰陽虛實,陰虛者必以滋養為要,佐以涼血透熱,方能標本兼顧。然臨床須詳辨舌脈,若見舌紅少苔、脈細數者尤宜此方,若兼脾虛便溏則當慎用滋膩之品。

(本文所述方藥需在執業中醫師辨證指導下使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