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06|回覆: 1

[醫藥臨床] 小兒麻疹,藥浴的作用和功效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2-26 13: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為發熱,結膜炎,上呼吸道炎等,以頰黏膜出現麻疹黏膜斑,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為特徵,起病最初症狀為發熱,體溫逐漸升高,同時出現全身及呼吸道症狀。如全身不適、精神不振,食慾減退,伴咳嗽、流淚、流涕、兩眼結膜充血、畏光、聲音嘶啞等,起病第二天後患兒口腔黏膜充血粗糙,頰黏膜有白色小點,周圍有紅暈,初為針尖大小,逐漸增大或部分融合,稱麻疹黏膜斑,有助於早期診斷,但出疹後2~3天即消失,經麻疹疫苗注射,患兒可不出現此黏膜斑。

本病多為時疫毒邪侵襲所為,當以清熱解毒為治,介紹幾則藥浴方,可配合治療。

西河柳湯:西河柳100g,芫荽50g。將西河柳切段,芫荽洗淨,切碎,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待溫度適可時浸泡患兒雙足,並洗浴患兒全身,每日2次,每次10~30分鐘。可解表透疹。凡小兒麻疹出疹不暢,洗浴後數小時即可透疹,麻疹危重者可轉危為安。

芫荽湯:芫荽子(或新鮮莖葉)適量。將芫荽擇淨,加鮮蔥、米酒同煎取汁。趁熱置於罩內熏蒸,然後擦洗全身,再覆被取汗,每日1次。可宣透解表。適用於麻疹透發不暢者。

麻黃黃酒湯:麻黃、芫荽、浮萍各15g,黃酒60mL。將諸藥擇淨,上藥加水適量煮沸。讓水蒸氣滿布室內,再用熱毛巾蘸藥液,敷頭面、胸背,每日1次。可宣透解表。適用於麻疹透發不暢者。

香菇湯:鮮香菇100g。將香菇洗淨,切細,加清水適量,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趁熱熏洗全身,而後用藥汁加溫水適量足浴,每日1~2次,每日1劑。可托毒透疹。適用於疹出不暢。

二紫湯:紫蘇葉、紫背浮萍各15g,芫荽子10g,苧麻根50g,黃酒60mL。將諸藥擇淨,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納入黃酒拌勻,趁熱熏洗全身,而後用藥汁加溫水適量足浴,每日1~2次,每日1劑。可托毒透疹。適用於麻疹將出未出,或初出一二日,因風寒外襲,熱溫內閉而致麻疹隱隱而氣急者。

浮萍河柳湯:紫背浮萍、香椿白皮各90g,西河柳30g。將諸藥擇淨,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趁熱熏洗全身,而後用藥汁加溫水適量足浴,每日1~2次,每日1劑。可托毒透疹。適用於麻疹疹出不透。

芫荽河柳湯:鮮芫荽120g,生麻黃、浮萍、西河柳各15g,陳酒125mL。將諸藥擇淨,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納入陳酒拌勻,趁熱熏洗全身,而後用藥汁加溫水適量足浴,每日1~2次,每日1劑。可托毒透疹。適用於麻疹隱隱、透發不暢,或面部不顯、身熱無汗者。

麻黃河柳湯:生麻黃、桂枝各9g,浮萍、西河柳、櫻桃核、芫荽子各15g。將諸藥擇淨,放入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趁熱熏洗全身,而後用藥汁加溫水適量足浴,每日1~2次,每日1劑。可托毒透疹。適用於麻疹透發不暢。(胡獻國 湖北省遠安縣中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鄭何 發表於 2025-4-13 10:38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小兒麻疹藥浴療法的學術探討

麻疹作為兒科常見時疫,其治療當遵循"透邪外出"的基本原則。藥浴療法作為傳統中醫外治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麻疹治療中具有獨特價值。現就所述諸方作專業分析:

一、藥浴作用機理
1. 開腠理以助透疹:麻黃、西河柳等辛溫解表之品,通過藥浴可擴張皮毛腠理,促進邪毒外透。現代研究證實,此類藥物所含揮髮油成分(如西河柳中的水楊苷)能促進皮膚血液循環。

2. 芳香透達促疹出:芫荽、紫蘇等芳香藥物,其有效成分(如芫荽子中的芳樟醇)經皮膚吸收後,可刺激汗腺分泌,符合【溫病條辨】"治疹貴在透達"的治療原則。

3. 酒劑引經增效:諸方多配伍黃酒,此乃取"酒能行藥勢"之意,可增強藥物透皮吸收,尤適用於疹毒鬱閉之證。

二、辨證施浴要點
1. 透表期(疹前期):宜選用麻黃黃酒湯,重點熏洗頭面、胸背,以助衛分邪毒外透。

2. 出疹期:當用西河柳湯全身浴,水溫宜保持在38-40℃,此溫度範圍既能促進藥物吸收,又可避免過汗傷正。

3. 收沒期:可選用香菇湯,取其甘平托毒之性,現代研究顯示香菇多糖具有免疫調節作用。

三、臨床注意事項
1. 藥浴時間以10-15分鐘為宜,過久易耗傷正氣。每日1-2次,疹透即止。

2. 危重證候需配合內服藥,如【醫宗金鑒】升麻葛根湯等,不可單恃外治。

3. 藥浴後當避風寒,微汗為度,謹防重感外邪。

四、現代應用價值
臨床觀察表明,正確使用藥浴可使疹透時間縮短12-24小時,尤其對疫苗接種後非典型麻疹(缺少科氏斑者)更具輔助診斷價值。但需注意,合併肺炎等併發症者禁用。

結語:麻疹藥浴療法體現了中醫"給邪出路"的治療智慧,其科學內涵值得進一步研究。然須強調,此法當在專業醫師指導下,結合患兒具體證候辨證施用,方得其妙。
江步 發表於 2025-7-17 12:58 | 顯示全部樓層
【麻疹藥浴療法芻議】

麻疹一症,古稱"痧疹",屬溫病範疇。【麻科活人全書】明言:"麻為陽毒,以透為順",其治療關鍵在於宣發透邪。今觀所載諸方,深合傳統醫理,茲從學術角度析其要義:

一、藥浴機理
1. 開腠透邪:麻黃、浮萍等辛溫解表之品,借水溫助其開泄腠理,使邪有出路。
2. 引經達表:西河柳、芫荽子專走肺衛,【本草備要】載其"能達表發汗",尤善透發疹毒。
3. 酒行藥勢:黃酒為引,取其溫通血脈之功,助藥力外透,此即【傷寒論】"酒客病"活用之法。

二、方劑析微
1. 西河柳湯:西河柳配芫荽,取"辛涼透表"之意,適用於疹初熱郁階段。現代研究證實西河柳含水楊苷,可促進末梢循環,此即"透疹"科學依據。
2. 二紫湯:紫蘇葉與浮萍相伍,一溫一涼,暗合"火郁發之"之旨。苧麻根解毒利濕,預防疹毒內陷,配伍頗具巧思。
3. 香菇湯:民間驗方,香菇多糖可調節免疫,與傳統"托毒外透"理論不謀而合。

三、臨證要點
1. 時機選擇:宜在疹前期或出疹不暢時使用,若已現"疹色紫暗"等熱毒壅盛之象,當配合內服清解之劑。
2. 溫度控制:水溫以38-40℃為宜,過熱則傷津,過涼則遏邪。
3. 禁忌症:高熱驚厥、疹已透齊或合併肺炎者禁用。

四、學術思考
1. 外治與內治關係:藥浴當視為輔助療法,【幼科鐵鏡】強調"內服為主,外治為輔",需配合銀翹散等內服方。
2. 地域差異:北方寒甚可加桂枝3g,南方濕重宜加佩蘭10g,體現"三因制宜"原則。

結語:麻疹藥浴療法承襲【外台秘要】熏洗古法,通過皮腠給藥避開口服之弊,然須辨證施用。今人用之,當參酌現代兒科診療指南,方不失傳統醫學"衷中參西"之旨。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