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247|回覆: 1

[詩詞講座] 李曉嵐·【曲金田園詩—家鄉篇】

[複製鏈接]
詩評萬象 發表於 2018-6-29 21: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作者簡介】李曉嵐,筆名曲金,山西昔陽人,詩詞愛好者。創作崇尚求真,賞美,出新六字理念。

雨後游松溪公園

雲來花動影,雨過葉生光。

行看松溪水,時聞百草香。

為五月松溪朗誦會題

環翠人如畫,聲摛錦繡文。

溪流清夢裡,停步一溪雲。

昔陽閆莊採風得句

閆莊村落古,四野百傾田。

樹杪紅生果,秋初綠滿川。

黃鶯尋舊壘,紫燕喜新遷。

閒論當今事,民聽出自然。

昔陽西寨行

綠蔭能蔽日,霄路十三彎。

秋籟風吹動,朝雲手可攀。

西流清漳水,身寄太行山。

一入丹青畫,流連不肯還。

洪水池塘(次韻喬宇尚書)

魂銷古寺蕙風前,池影無蹤感舊年。

隱約花香香似水,支離老樹樹連天。

空留傳說思靈韻,遠去滄桑化福田。

攜友佇聽僧侶課,白雲淌過夢之泉。

石馬寒雲(次韻喬宇尚書)

西南城外妙高峰,寺有雲生雪壓冬。

玉琢隋唐雙璧落,煙香殿宇一泉封。

千秋明月還依馬,萬古靈根欲作龍。

盛世芳魂迷仄徑,摩崖深處紫霞逢。

沾嶺拖蘭(次韻喬宇尚書)

沾嶺逶迤欲上嵐,天光水色共拖蘭。

秋初田野青爭出,日暖疏林綠靜涵。

牆上畫圖傳教化,人間清夢漾溪潭。

舊時農舍今何地,台閣花香瑤草毿。

丁酉年至日後一天,樂平詩社為慶祝昔陽圖書館文化館在紫光家園新落成舉辦詩歌朗誦會感賦。

昨日初生春味道,今朝詩賦接新陽。

小城文化開清曙,盛世邊窗在紫光。

但使吟哦添逸興,更教才調盡優長。

恍聞珠玉雲霞落,溪水潺潺草木香。

在京都觀看昔陽現代戲晉劇【第一書記日記】

好戲連台動帝京,劇中人事在山城。

扶貧路上因風落,理想夢中乘月行。

過盡泥巴奔大道,撥開迷霧慶新生。

小康佳景誰描繪,時代賦予劉向英。

登虎頭山

眸底風光迥望齊。春山路轉野香迷。

花曾映日紅江北,雲已隨風沒嶺西。

依舊梯田縈故夢,何期瓦缶落新題。

郢歌一曲廣陵後,小鎮安然菀柳低。

古城行(昔陽東冶頭採風三首)

(一 )精準撫貧 恩澤美麗鄉村東固壁

濃蔭小院唐槐古,紅瓦青磚固壁新。

千載校場成樂土,一方山水有賢人。

名傳鄉里清甜薯,光伏門前感知春。

系日長繩多善策,但留功德惠生民。

(二)水磨頭漁鄉

南陌初晴草色新,田邊泉眼淌瓊津。

池塘層次連芳樹,羽曲潺湲舞赤麟。

偶爾雲來山杳渺,寧知樵拾煮清醇。

人間真味三山外,醉倚桃園鳥作鄰。

(三)東冶頭荷塘月色

浮香圓影小河東。百畝荷塘入眼中。

傘蓋擎來層次綠,露妝描得淺深紅。

臨波猶隔盈盈水,相看嬌妍淡淡風。

應念西湖思故地,疏簾半卷望長空。

三春暉——白蓮 張永干回鄉中國畫展

觀張永干畫作【故鄉】

溪水無聲過,連村到此堂。

綠窗明素壁,青閣倚雕梁。

直訝河街淨,恍聞果木香。

川原虛點綴,雲色得蒼茫。

飛鳥隨毫末,山林透日光。

霏紅楓葉暖,拂黛雁天長。

萋草凝寒露,心根是故鄉。

秋成松戶外,景畫小橋旁。

繪卷殊奇絕,披襟恣激揚。

墨承吳道子,風物久難忘。

題昔陽夢葫蘆山莊

山行神自爽,春色接雲崖。

山道九回彎,狹窄走單車。

山圍夢葫蘆,結廬只一家。

茅蓬追上古,小橋老樹遮。

方宅七八畝,木屋又添些。

門前生野草,屋後滿桃花。

雞鳴石階靜,煮酒薦茅柴。

暮共西窗燭,日出植桑麻。

綿羊坡上白,香傳柳徑斜。

雨過正清新,風來少塵沙。

秦漢千萬里,明月掀簾賒。

淡泊閒逸時,茗啜絕喧譁。

聊復坐須臾,遠峰晴轉佳。

天色抱蔚藍,翠鳥立枝丫。

此中有真意,從心殊未差。

歸去望依依,炊煙入流霞。

游北岩

北岩,古村落。因其位於懸崖峭壁之下而得名。地貌與環境處於崇山峻岭間,洞穴遍布,山高林密,水草豐盛,一片靈秀之氣。又四處高山絕壁阻隔,景殊幽麗,氣候怡人,不為塵世雜務所爭,其樂融融,有"世外桃源"之稱。

崖下藏村號北岩,晨雞暮鼓越千年。

群峰左卷連幽冀,珠玉漫山鳴冷泉。

巧作回音驚怪石,光穿密樹散輕煙。

迴環峻岭繁華外,世代耕耘野水前。

"岩上"昔人多散住,四周洞穴一"當川"。

春秋留跡將軍墓,民國猶存銘志篇。

柏也蒼蒼思秀舉,壁兮青翠與雲連。

民無奢念惟農畝,土作坯牆並榻眠。

勤儉持家能守朴,抱誠待客更相傳。

龍王廟對鴛鴦樹,石屋門鄰百畝田。

秋至紅楓隨萬壑,春來鳥語即繁弦。

駱駝岩道抬頭望,萬丈危崖一線天。

勝跡重來堪獨特,人情風物只依然。

唐言幾 發表於 2025-4-27 00:43 | 顯示全部樓層
【曲金田園詩的地域書寫與古典承繼】

李曉嵐先生以"曲金"為筆名創作的田園組詩,呈現出鮮明的地域特質與古典詩學傳承。其作品紮根晉中昔陽的山川風物,在當代語境中重構了王孟詩派的審美範式,展現出三重藝術特質:

一、空間敘事的雙重維度
詩人以"松溪-沾嶺-太行"為地理坐標,構建起"微觀-宏觀"的視覺體系。【雨後游松溪公園】中"雲來花動影,雨過葉生光"深得輞川筆法,通過光影變化展現剎那禪機;而【沾嶺拖蘭】"秋初田野青爭出,日暖疏林綠靜涵"則化用謝朓"餘霞散成綺"的鋪陳手法,使地域景觀獲得時空縱深感。這種"以小見大"的空間處理,暗合劉勰【文心雕龍】"以少總多,情貌無遺"的美學主張。

二、聲律創新的古今融合
組詩在格律運用上頗具匠心。【昔陽西寨行】以"十三彎"入詩,將方言音韻納入平水韻體系;【洪水池塘】次韻明代喬宇,卻以"白雲淌過夢之泉"突破傳統意象,實現"以古語寫今聲"的轉化。這種創作實踐,恰如朱熹【詩集傳】所言"本之性情之正,而達之聲音之和",在嚴守格律中開闢新境。

三、田園書寫的現代轉型
【精準撫貧 恩澤美麗鄉村】等作品將光伏發電、扶貧政策等現代元素融入田園詩框架,延續了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的紀實傳統。詩中"系日長繩多善策"化用【離騷】"吾令羲和弭節兮",使當代農村建設獲得神話維度,這種處理方式暗合錢鍾書所言"古典今典,如水入乳"的互文智慧。

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對"雲"意象的反覆運用("停步一溪雲""摩崖深處紫霞逢"),既承襲陶淵明"雲無心以出岫"的隱逸情懷,又賦予其記錄時代變遷的象徵意義。這種雙重性使作品在田園詩譜系中獨具特色,堪稱地域文學書寫的當代範本。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