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重衣衫不重人】相關人物孟習歐,清乾隆年間洛陽人,字廬陵,工詩善書畫,不修邊幅,被當時的人稱為洛陽才子。 【只重衣衫不重人】涵義指人勢力,看人只重衣着。 【只重衣衫不重人】出處宋·釋惟白【續傳燈錄】:“五陵公子爭夸富,百衲老僧不厭貧,近來世俗多顛倒,只重衣衫不重人。” 【只重衣衫不重人】辨析【只重衣衫不重人】讀音:zhǐ zhòng yī shān bù zhòng rén 【只重衣衫不重人】近義詞: 以貌取人 【只重衣衫不重人】用法:複句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只重衣衫不重人】造句1、只重衣衫不重人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2、酒樓中的夥計以貌取人,只重衣衫不重人,吃的虧多了去了,輕則一通狠扁,丟掉飯碗,重則肢殘嘔血,賤命不保。 3、老闆態度惡劣,因為他只重衣衫不重人,覺得這個女孩不可能是個有錢的主兒。 4、可以肯定的是,在一個“只重衣衫不重人”、戴頂“洋帽”就勝出的市場環境下,誰也不會有心思做大做強國產品牌。 【只重衣衫不重人】成語典故:清干嘉年間洛陽孟習歐,字廬陵,工詩善書畫,不修邊幅,被當時的人稱為洛陽才子。 有一天,他因事至一裁縫處,裁縫正忙於操作,又見他衣着平常,故對他很冷淡。孟習歐見裁縫忙,就說過一會兒再來。有人告訴裁縫: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孟習歐啊!裁縫聽了又驚又悔。過了一會兒,孟習歐來了,裁縫一反前態,敬禮有加,並說:聞先生善詩,敢請吾業賜大作。 孟習歐略略沉思,說:裁縫離不開針,就以針為題吧:一條鋼針明粼粼,拿在手中抖精神。眼睛長在屁股上,只認衣裳不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