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19|回覆: 0

[成語典故] 請君入甕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懋基 發表於 2016-9-16 09: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請君入甕】相關人物

武則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為唐朝功臣武士彠次女,母親楊氏。

周興(?——691年),武則天重用的酷吏之一,官至尚書左丞。周興濫殺無辜竟達數千人,創造多種刑法,用刑殘酷。

來俊臣(651年——697年),武則天執政時的著名酷吏。因告密獲得武則天信任,先後任侍御史、左台御史中丞、司僕少卿,與其黨羽朱南山等撰寫【羅織經】。

【請君入甕】涵義

君:人的尊稱;瓮:陶製的大罈子。一種口小腹大的大罈子。指就用某人整治別人的辦法來對付她自己。

【請君入甕】出處

【資治通鑑·唐紀·則天皇后天授二年】:“興曰:‘此甚易爾!取大瓮,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圍如興法,因起謂興曰:‘有內狀推兄,請兄入此瓮。’興惶恐叩頭伏罪。”

【請君入甕】辨析

【請君入甕】讀音:qǐng jūng rù wèng

【請君入甕】近義詞:以毒攻毒、以牙還牙

【請君入甕】反義詞:與人為善

【請君入甕】用法:兼語式;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請君入甕】造句

1.你過去整人慣了,現在來個請君入甕,你也嘗嘗這被人整的滋味罷。

2.警察叔叔運用了請君入甕之計,將犯罪團伙一網打盡。

3.我們已布下天羅地網,等對方一來,就可請君入甕了。

4.他向來是耍詭計整人,想不到請君入甕,落入自己所設圈套。

5.巧的是這陷阱是他自己挖的,這下被推入後,真的是請君入甕了。

6.我看我們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來個請君入甕之計了。

7.小王總是愛把別人的東西藏起來來捉弄別人,小紅請君入甕把小王的東西藏了起來,讓他也急一急。

8.第一次進新房要學狗叫,這是你自己訂的。來!請君入甕!扼伙洗耳恭聽!

9.抗戰時,請君入甕是我軍常用的一種戰略戰術。

10.上回我結婚被你老兄給鬧慘了,今天天道循環,請君入甕

【請君入甕】成語典故:

唐朝女皇武則天,為了鎮壓反對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兩個最為狠毒,一個叫周興,一個叫來俊臣。他們利用誣陷、控告和慘無人道的刑法,殺害了許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則天手裡,內容竟是告發周興與人聯絡謀反。武則天大怒,責令來俊臣嚴查此事。來俊臣,心裡直犯嘀咕,他想,周興是個狡猾奸詐之徒,僅憑一封告密信,是無法讓他說實話的;可萬一查不出結果,太后怪罪下來,我來俊臣也擔待不起呀。這可怎麼辦呢?苦苦思索半天,終於想出一條妙計。他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把周興請到自己家裡。

兩個人你勸我喝,邊喝邊聊。酒過三巡,來俊臣嘆口氣說:“兄弟我平日辦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認罪,不知老兄有何辦法?”周興得意地說:“這還不好辦!”說着端起酒杯抿了一口。來俊臣立刻裝出很懇切的樣子說:“哦,請快快指教。”周興陰笑着說:“你找一個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熱,再讓犯人進到瓮里,你找一個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熱,再讓犯人進到瓮里,你想想,還有什麼犯人不招供呢?”

來俊臣連連點頭稱是,隨即命人抬來一口大瓮,按周興說的那樣,在四周點上炭火,然後回頭對周興說:“宮裡有人密告你謀反,上邊命我嚴查。對不起,現在就請老兄自己鑽進瓮里吧。”周興一聽,手裡的酒杯啪噠掉在地上,跟着又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磕頭說:“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請君入甕文言文】:

“或告文昌右丞周興與丘神勣通謀,太后命來俊臣鞫之。俊臣與興方推事對食,謂興曰:“囚多不承,當為何法?”興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⑽大瓮⑾,火圍如興法,因⑿起謂興曰:“有內狀⒀推⒁兄,請兄入此瓮!”興惶恐,叩頭伏罪。

【請君入甕白話文】:

有人告密說文昌右丞周興和丘神勣串通謀反,太后(武則天)便命令來俊臣審這個案子。(有一天)來俊臣請周興到家裡作客,他們一邊議論一些案子,一邊相對飲酒。來俊臣對周興說:“有些囚犯再三審問都不肯承認(罪行),有什麼辦法使他們招供呢?”周興說:“這很容易!(只要)拿一個大罈子,用炭火在周圍燒(這個大罈子),然後讓囚犯進入瓮里去,什麼罪他敢不認?”來俊臣就(吩咐侍從)找來一個大罈子,按照周興的辦法用炭在周圍燒着,於是來俊臣站起來對周興說:“有人告你謀反,(太后命令我審問你)請老兄自己鑽進這個大罈子里去吧!”周興非常驚慌,當即磕頭承認罪行。

【請君入甕】成語接龍:

請君入甕→瓮里酰雞→雞飛狗走→走骨行屍→尸祿素餐→餐雲臥石→石爛江枯→枯耘傷歲→歲序更新→新學小生→生張熟魏→魏鵲無枝→枝布葉分→分文不名→名聞遐邇→邇安遠至→至再至三→三翻四復→復舊如初→初生犢兒→兒女親家→家喻戶曉→曉行夜宿→宿弊一清→清心少欲→欲哭無淚→淚迸腸絕→絕處逢生→生拉硬扯→扯順風旗→旗開得勝→勝友如雲→雲鬟霧鬢→鬢亂釵橫→橫眉努目→目使頤令→令人注目→目無三尺→尺幅千里→里談巷議→議論紛紛→紛紜雜沓→沓來踵至→至當不易→易於反掌→掌上觀紋→紋絲沒動→動盪不安→安閒自得→得尺得寸→寸利必得→得馬折足→足不出門→門牆桃李→李廣難封→封金掛印→印纍綬若→若不勝衣→衣食不周→周遊列國→國富民強→強聒不舍→舍己成人→人心惟危→危言竦論→論黃數黑→黑燈瞎火→火燒眉毛→毛舉細故→故作高深→深惡痛絕→絕甘分少→少安無躁→躁言丑句→句比字櫛→櫛霜沐露→露面拋頭→頭破血淋→淋漓盡致→致之度外

 
戴威 發表於 2025-7-1 02:4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請君入甕"的刑名之術與法家思想流變】

"請君入甕"典出【資治通鑑】,其事雖簡,然深具刑名之術的精髓。考其本末,實為武周時期酷吏政治的典型縮影,亦折射出法家"以刑止刑"思想的極端異化。

按【唐紀】所載,來俊臣以周興所創之刑反制其身的做法,實為"術治"的典型運用。韓非子【難三】有云:"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來俊臣深諳此道,其"請入瓮"之語,非但實現"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報復邏輯,更暗合申不害"靜因無為"的術治理念——不另立新法,而因勢利導。此種手段,與【羅織經】中"事同則論同"的構陷邏輯一脈相承。

然細究其刑具選擇,瓮器之用頗具象徵意義。【說文】釋瓮:"罌也,從瓦公聲",其形制口小腹大,恰似專制牢籠。周興所創"火瓮"之刑,較之商鞅"鑿顛抽脅"更顯陰鷙,此非單純肉刑,實為心理威懾之術。來俊臣令周興"自擇其刑",正是法家"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理論的極端實踐。

武則天任用周、來等酷吏,表面承襲太宗"以法治國"之策,實則已悖離【唐律疏議】"德禮為政教之本"的立法精神。考【舊唐書·酷吏傳】,周興"務在苛細",來俊臣"每鞠囚必先陳其械具",此等作為,已將管仲"以刑去刑"的本意異化為"以刑生刑"的恐怖統治。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考異】中特記此事,實有警醒後世"任法不如任人"之深意。

今人用此成語,多取其"反制"之意,然須知其中蘊含的專制邏輯。蘇軾【刑賞忠厚之至論】謂:"可以賞可以無賞,賞之過乎仁;可以罰可以無罰,罰之過乎義",周興終得"入瓮"之報,恰印證法家"刑罰必於民心"的限度——當酷刑失去民心,終將反噬其主。此典故之警示,於今猶有現實意義。
趙耶 發表於 2025-7-3 14:0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請君入甕"的刑名之術與法家思想流變】

"請君入甕"一典,出自【資治通鑑·唐紀】,實為武周時期酷吏政治之縮影。此典故不僅折射出唐代特殊的政治生態,更暗合法家"以刑止刑"的思想脈絡。今試從刑名之術與法制流變二端,析其深意。

考其本義,"瓮"之為器,口窄腹廣,喻困局難脫。周興創"瓮刑"本為逼供之術,來俊臣反施其身,此即【韓非子·難勢】所謂"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刑名辯證。法家素重"術勢",商鞅言"刑重而必",此典正得其三昧。然則武后朝酷吏之興,實為君主集權之需,【舊唐書·酷吏傳】載"太后以威制天下",恰說明此術乃非常時期的權宜之計。

細究其法理流變,此計暗合【唐律疏議】"諸告言人罪者,不得稱疑"之精神。來俊臣以周興所制之法反治其身,既是對"誣告反坐"律令的實踐,亦體現法家"循名責實"的核心理念。然【鹽鐵論】有云:"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武周時期酷吏橫行,終致"請君入甕"淪為黨爭工具,此非法之弊,實為執法人偏離"刑期無刑"本旨之過。

觀今宜鑑古。此典啟示有三:其一,法制建設當以"刑措不用"為終極追求;其二,司法手段須合"哀矜勿喜"的仁政精神;其三,權力制衡機制不可或缺。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特書此事,正是對後世"任法而不任人"的警醒。

要之,"請君入甕"非僅權謀故事,實為法制文化的活標本。其表層展露的是刑術之巧,深層則叩問着法治與人治的永恆命題。今人用之,當存"如履薄冰"之心,方不負古賢垂訓之意。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