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00|回覆: 0

[成語典故] 風中殘燭

[複製鏈接]
是飛 發表於 2016-9-11 06: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風中殘燭】相關人物

劉因(1249年—1293年),字夢吉,號靜修,元雄州容城(今河北徐水縣)人,元代著名理學家、詩人。

【風中殘燭】涵義

原指人年老,在世不久。現多用作貶義,比喻衰退枯竭,即將面臨死亡。

【風中殘燭】出處

【古樂府】:“百年未幾時,奄若風中燭”。

【風中殘燭】辨析

【風中殘燭】讀音:fēng zhōng cán zhú

【風中殘燭】近義詞:朝不保夕、命在旦夕、危在旦夕、風前殘燭、風前之燭、風燭殘年、風中之燭、風燭之年

【風中殘燭】反義詞:安然無恙、風華正茂

【風中殘燭】用法:偏正式;作賓語

【風中殘燭】造句

1、爺爺已如風中殘燭,不要再去驚擾他了。

2、父親已如風中殘燭,你又何必再難為他。

3、老兵們基本都已年過九旬,如風中殘燭

4、一個充斥着老年人停課學校和敬老院的風中殘燭之地。

5、知人知面不知心,我收留了這個人,不料他是個慣偷,竊了我半生積蓄,真是風中殘燭

6、女子白髮婆娑,臉上的皺紋似泛起的波浪,眼睛深深的隱藏在下墜的眼皮之下,整個人就如同皺了的橘子,猶如風中殘燭

7、當今天下,漢室氣數將盡,衰微如風中殘燭,你當勇於承擔平安一方的重任。

8、陳水扁說,吳淑珍自己也得面臨司法訊問,然而,吳淑珍的身體真的有如風中殘燭一天總要昏倒好幾次。

9、檢方表示,因考慮林基雄癌症病情嚴重,已是“風中殘燭”,恐怕無法完成司法審判,所以才沒具體求刑。

10、一對特殊身份的年輕夫婦,結婚數年,卻始終沒有生得子女,就因為如此鄰里八舍沒有少在背地裡指指點點,生活仿佛風中殘燭搖曳不止混沌不開。

【風中殘燭】成語典故:

劉因,元初容城人,字夢驥。他非常聰明而且肯下工夫讀書,著有【靜修集】和【四書集義精要】等。劉因幼小喪父,一向對母親很孝敬,成人以後,曾在朝廷任右贊善大夫,後因母親有病,辭官回家,侍奉母親。

不久,朝廷又讓他去做官,劉因不願。有人問他為什麼,他回答說:我母親已經九十歲了,好比大風中一支快燃盡的蠟燭,在世不久了,我怎麼可以去貪圖一時的富貴而扔下她不管呢?

袁侍占 發表於 2025-7-26 18:2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風中殘燭"的生命意象與文化隱喻】

"風中殘燭"一詞,典出【古樂府】"百年未幾時,奄若風中燭",其意象構造極富東方生命哲學之精髓。燭火在風中搖曳之態,恰似人生暮年之寫照,此中蘊含三重文化深意:

一者,燭為光明之象徵。【禮記·曲禮】云"燭不見跋",古人以燭喻德業,風中之殘燭,實喻德業將盡而未絕之態。劉因辭官侍母時所言"大風中快燃盡的蠟燭",非僅言母親年邁,更暗含儒家"孝為德本"之要義。其【靜修集】中"寸心搖搖如懸旌"之句,正與此意象相通。

二者,風燭相激構成動態平衡。王弼注【易】謂"柔得位而上下應之",殘燭在風中雖危而不滅,恰似【周易】"履霜堅冰至"的漸變哲學。元好問【論詩三十首】"燈焰如豆風動搖"之詠,與此異曲同工。觀今人用例,如"漢室氣數將盡"之喻,實承此審時度勢之智。

三者,殘燭意象具有雙向倫理張力。劉因選擇奉母盡孝,體現的是"父母之年不可不知"(【論語·里仁】)的倫理抉擇。今人用指司法審判中的病危者(如林基雄案),則展現現代法治對人道主義的包容。這種古今用法的演變,恰如燭火雖微而光脈不絕。

至若該詞讀音,當注意"殘"字陽平聲的頓挫感,與"燭"字入聲的短促形成聲韻張力,暗合意象本身的矛盾統一。近義詞如"風燭殘年"偏重時間維度,"命在旦夕"側重狀態危急,而"風中殘燭"獨勝在具象與抽象的結合。

今人用此語,當知其出自孝子之口,本含溫情,後漸生貶義。用於長者宜存敬意(如例1、2),用於事物當持審慎(如例7)。至若例5以喻財物損失,雖合語法卻失古意,此即語言流變之必然,學者當明辨源流。

要之,此四字實為生命哲學的凝練表達,其價值不在修辭之巧,而在提醒世人:燭盡光滅乃自然之理,然風中持守之姿,正是華夏文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寫照。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