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78|回覆: 0

唐詩之路 令人糾結的前世今生(圖)

[複製鏈接]
里人 發表於 2010-4-28 11: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428401883911832.jpg
3 K1 w. F, z8 t, O1 G

$ Y" ]* A$ L; R# [2 t6 l
破敗的農舍,卻貼着如此古拙而詩意的門聯。張薇攝

; d% c* n& p5 W. q! u, `
/ x" k1 ~* Z) ?8 v1 y( O/ L
W020100428401884096413.jpg 6 |) o5 V6 Q7 Z; K# r
' J& Y0 `6 y6 M' l- C. \4 X
    斑竹村章家祠堂內『太白醉酒』的壁畫。張薇攝

! ~( d2 R1 I1 Y
, \4 f# a$ I1 M, c+ B7 s0 X
' U3 a3 ^2 l/ }9 n- k  X
    1300多年前,詩仙李白求道而來,卻意外與仙氣氤氳的天姥山撞了個滿懷,當詩仙撞上仙山,有【夢遊天姥吟留別】這樣的千古名篇傳流,就一點都不值得奇怪了。而今天,同樣衝着仙山而來的後人,卻在努力尋找先賢足跡的同時,以自己的眼光重新打量。 # H( w, {6 q/ c4 I+ V( g
. t* e, M  L; k
    天姥山――曾經留下400多首唐詩的夢中聖山,它究竟憑什麼讓諸多詩人不惜筆墨?它的前世與今生,已經經歷和正在經歷怎樣的變遷? 3 ~& q. B2 o2 K7 d7 P- Z
5 w2 W6 M4 c, x) O: A. l' L
    上周末,由雪花啤酒等單位和機構共同發起的雪花啤酒古道探秘系列活動第七站,正是探訪天姥山古道。因雨推遲兩周之後,終於在駘蕩春風中成行。
0 [$ [. V7 i$ {
$ f' f2 `" n, z/ j    農家對聯,祠堂壁畫
1 m7 U5 x  U4 Z$ e6 V% Q5 k6 S0 c" I7 ]# a& \3 `( M5 I+ e6 i- E3 m  O
    唐詩之路猶有跡可尋
2 Q" G: {4 S; }9 T

6 I3 c2 j/ K+ x1 b1 D2 h    天姥山古道由新昌東門至天台界,全長計90里。走古道的驢友們,花去兩天時間,竟不過三分之一。不趕路,是為了在春風、田埂、農舍、石橋間多尋覓些唐詩之路的盎然詩意。
: r5 s8 K" Z; }2 [9 w+ @( g" v8 k% H. y1 w
    司馬悔橋是其中出名的古橋。這座被青藤與綠樹掩映的極古拙的單孔石拱橋傳說始建於東晉,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火毀重建。雖然未見有詩直接記載此橋,但橋的來歷卻脫不開詩人。據傳唐代名道司馬承楨隱居在天台山,先後受到武后、睿宗、玄宗四次徵召,最後一次才無奈出山。黃昏牽馬過橋時回首遙望,暮色群山如煙,橋下溪水長流,不知惆悵為何物,遂長嘆一聲,對出山後悔不已。 * K1 B5 j2 M% ?0 Q8 \

0 f$ b; J2 H1 d. @, ?0 X( Q. {- O    而道教徒李白的踏足天姥山,卻正是為了尋訪司馬承楨而來,因此而留下被後人吟誦千年的諸多詩篇。 - J7 h4 V9 X# c, S. o& u5 {. ?! v6 p

1 S  D9 V9 B6 z& [# |0 u    唐詩在古道留下的痕跡,不細尋並不明顯。但有心去找,依然有跡可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