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784|回复: 1

[诗词赏析]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_每日一诗

[复制链接]
中华好诗词 发表于 2018-7-3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谁念西风独自凉

谁念西风独自凉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诗词赏析

纳兰性德的妻子卢氏的早亡使纳兰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词人为了寄托对亡妻深深的哀思,故作下此词。

开篇‘西风’便已奠定哀伤的基调。词人明知‘独自凉’,却偏要生出‘谁念’的诘问,混合了期待与失望的矛盾情绪。

下阕词人通过回忆妻子在世时的两个生活片断,意在表明白己对妻子的深深爱恋以及痛失妻子的无限哀伤。最后只能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化为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七个字更是字字皆血泪。卢氏生前,词人沉浸在幸福之中,但他却毫不觉察,只道理应如此,平平常常,蕴含了词人深深的追悔之情。

文字由中华好诗词(微信号:hebtvzhhsc)编辑,转载请标明出处。

中华好诗词

中华好诗词

王立宁 发表于 2025-7-17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析微

纳兰性德此阕《浣溪沙》,诚为清代悼亡词之圭臬。其词以寻常语道极不寻常之情,于疏窗残照间,尽显汉语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美学特质。

上阕三句,以‘西风—黄叶—残阳’构建三重意象叠加。‘谁念’二字直指人心,看似设问,实为沉痛之独白。西风本无知觉,词人偏以‘凉’字赋其情感,此乃‘移情’手法之妙用。萧萧黄叶闭疏窗,一‘闭’字兼摄物理与心理——既写落叶掩窗之实景,复喻心扉永阖之悲情。而‘立残阳’三字,尤见词家炼字功夫,人影与夕阳同归岑寂,顿生‘此恨绵绵无绝期’之境。

下阕转以乐景写哀。‘被酒’‘赌书’二典,前者化用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之韵致,后者取李清照、赵明诚‘赌书泼茶’之闺阁雅事。纳兰妙处在于将日常琐事提升为永恒意象,以‘春睡重’‘泼茶香’之鲜活记忆,反衬‘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永恒憾恨。此中暗合《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之笔法,愈是平淡叙述,愈见椎心之痛。

末句七字,实为词眼。‘当时’与‘寻常’之间,横亘着生死巨壑。这种‘后知后觉’的顿悟,恰是华夏诗学‘哀而不伤’传统的极致体现。较之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直抒胸臆,纳兰更得《古诗十九首》‘思君令人老’的含蓄三昧。其词境正如王渔洋所云‘神韵天然,不可凑泊’,在清代词坛独树一帜。

此词最动人处,在于将私人悼亡之情升华为人类共通的生存体验。每一个‘寻常’瞬间,都可能成为他年追忆的永恒——这种生命意识,使纳兰词超越时空,直指人心。
琪思乱想 发表于 2025-7-29 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析微

纳兰容若此阕小令,诚为清词哀感顽艳之绝调。其词心词境,非止悼亡之悲,更蕴人生无常之哲思,宜作三层观之。

一、物候与心绪之互文
"西风凉"与"黄叶闭窗"构成双重封闭结构。西风乃《诗经·豳风》"七月流火"之余绪,凉意既是体肤之感,更是精神之孤寂。"疏窗"意象尤妙,既言窗棂疏落,亦暗喻心扉难掩。黄叶纷飞而词人闭户,实为拒秋入室,然残阳穿牖,终难阻思绪奔涌。此间物我交锋,已见词心之敏感。

二、生活细节之反衬笔法
下阕"被酒""赌书"二典,非徒用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故事。纳兰化典入词,将泼茶之雅趣与春睡之憨态并置,恰成阴阳两隔之残酷对照。"赌书"句尤见匠心,茶香本为五觉中最易消散者,词人偏以之固化记忆,其悖论修辞愈显当下虚空。

三、寻常二字之千钧重量
结句"当时只道是寻常",实脱胎于晏殊"不如怜取眼前人"而更进一境。纳兰以顿悟之笔,解构日常之珍贵。"道是"二字暗含《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之思辨,将夫妻伦常提升至存在哲学高度。此七字如七枚透骨钉,将永恒之憾楔入时空。

此词最得《花间》神髓而突破之,以疏淡之笔写浓挚之情。其艺术造诣有三绝:白描中见层深,用典处无痕迹,浅语里藏机锋。王国维《人间词话》未专论此词,然"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之评,正可于此阕印证。今人读之,当知世间至痛,不在椎心泣血,而在晨炊夜读之不可复得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