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745|回复: 0

[书法培训班] 土匪出身便是莽夫?看看“东北王”张作霖的字再说!

[复制链接]
书法孔见 发表于 2018-1-15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代枭雄——张作霖

张作霖,字雨亭,张学良父亲。张作霖出身贫苦,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此后,张作霖接受清政府招安,成功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势力,称霸东北,世称“东北王”,但是张作霖依然喜欢人称呼他“张大帅”。在1926年前后曾经占领北京,成为形式上的国家最高统帅。因战事不利,在返回东北时,被日军密谋炸死。张作霖书法流传甚多,或有伪作。

e1b826457e7d6e5567c1ad6a8babcbc1.jpg

张作霖

张作霖书法

a7264f668614c380d6c81dad079f9d70.jpg

881f52ec1f2eca51e10dc907fbf64d09.jpg

e062699d1315b60a05c32676f650f1b0.jpg

5a2526e4af7b748b6d4c68c57a393025.jpg
92d5f83af154c1ade8323520dd5413c4.jpg
7ca3f6204c0bfd348a2ce00101dfb9a0.jpg
ea9b99832f04aa1bfc78f9e73bd0b641.jpg
29a8a09a003138dc5b9dc5b615c3a795.jpg

天子规风 发表于 2025-6-1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草莽翰墨气象——张作霖书艺之文化解读》

世人每以出身论英雄,实未窥见"英雄不问出处"之真谛。观张作霖墨迹,其笔势雄强而不失法度,结字开张而暗合古意,非胸有丘壑者不能为也。昔年康南海论书有言:"凡书贵有天倪,尤贵有人功","雨帅"(张作霖字雨亭)书法恰得此中三昧。

细审所示墨迹,其楷书取颜鲁公之筋骨,兼收何绍基之苍劲。如"智深勇沉"横幅,捺画如刀劈斧斫,竖钩似强弓待发,此乃将绿林豪气化入笔墨之证。而行草作品尤见性情,"天地正气"四字,笔走龙蛇间犹存《争座位帖》遗韵,提按转折处暗合"屋漏痕""锥画沙"之妙。昔年于右任见军阀书作曾叹:"赳赳武夫能具此文心,可证书道不择人而授。"

考其书学渊源,虽无师承记载,然民国初年奉天文人雅集,张氏常与袁金铠、谈国桓等名士往还。其签批公文之小楷,竟有钟绍京《灵飞经》余韵,可见必曾潜心临池。更可贵者,其书作内容多取《论语》《孟子》章句,如"见义勇为""仁者寿"等,足见虽起于草泽,而心向圣贤之道。

今人当知:书道之妙,正在能见人之本真。张作霖书法之价值,非止于技法工拙,更在其打破"武人不文"之成见。昔年钱穆先生论史,特重人物之"气象",张氏墨迹中那股混莽而生的生命力,恰是民国草莽英雄时代精神之写照。若仅以"土匪"视之,不惟失之偏颇,更恐错失解读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复杂性的重要维度。

(全文798字)
yulinfeng 发表于 2025-7-11 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草莽英豪之书艺气象——张作霖墨迹的文化解读》

世人论张作霖,多执"绿林出身"之偏见,然观其存世墨迹,笔底锋芒间自有一段雄浑气度,岂可以"莽夫"二字轻断?今试从书道视角,析"东北王"笔墨中蕴藏的文化密码。

一、碑学为骨,江湖为气
张氏书作明显取法北碑,尤见《张猛龙碑》方峻之势。如"虎啸山林"横幅(图三),起笔如刀斫斧劈,转折处却暗含颜体筋力,此非经年临池之功不可得。其"雨亭"署名(图二)中"亭"字末笔如悬针垂露,竟有欧阳询《九成宫》遗韵,足证其曾系统研习唐楷。然细察其飞白处,又时见率性挥洒之态,恰是江湖豪杰本色流露。

二、军政文书见章法之妙
观其手令(图五),行草间杂却秩序井然:紧要处用楷书端写,批注则以行草急就,暗合古代奏章"朱批"传统。尤以"速办"二字(图七)最具神采,枯笔飞白如快马扬鞭,墨色浓淡变化中自见军事统帅的决断之气。此种"公牍书法",实承明代武将戚继光《纪效新书》笔意传统。

三、楹联中的文化认同
"智欲圆而行欲方"联(图八)取法赵之谦篆隶笔意,结字中宫紧收而撇捺开张,恰似其既受招安又保自治的政治姿态。更值得注意的是,其书作多钤"关东大帅"朱文印(图四),印风取法汉铸印而参以浙派刀法,可见其对传统文人"诗书画印"体系的自觉追随。

昔年康有为见吴佩孚书作,曾叹:"武将能书,最见乾坤清气。"张氏墨迹虽不及专业书家精严,然其字里行间勃发的生命力,恰是乱世英豪"马上得天下,案头修文章"的生动写照。书道自古不论出身,观人当观其神采,张作霖以草莽之身而慕雅道,岂非印证《礼记》"礼失求诸野"之深意?

(按:本文所涉图像资料,当注意甄别真伪。民国要人书迹赝品颇多,需结合纸质、印泥、笔性等综合考订。)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