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61|回复: 2

[中医理论] 中医治疗脱发验方

[复制链接]
仰望岐黄 发表于 2019-3-27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导读:毛发的生长象征着发育的正常与体魄的健壮,脱发常常意味着身体的虚弱,如何治疗?学习一下中医张先生的经验吧!

毛发是人类男女性别固有的生理现象。

一般的有头发、眉毛、汗毛,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又出现阴毛、腋毛,而到了一定年龄因为身体衰弱,毛发又出现一些自然的变化。

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始焦,发始白......”;

又云:“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绝,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总之,毛发的生长象征着发育的正常与体魄的健壮。临床上常发现有些病人未到一定年龄因于体虚或病后而引起脱发。

本病虽显之于外,但实系于内。

根据中医的理论,我认为与肾、心、脾(胃)三脏关系较切。

因肾主藏精,精髓相通,精生髓而化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精血旺盛,血脉充盈,百脉得养,则毛发健壮,坚韧不拔。

若因摄生不当,或病后体虚,或重病及肾;或因脾胃运化无权,气血生化不足,或脾统摄失职而致失血过多。

综之,不论精血的内耗或生化不足,在体内势必形成髓海空虚,贼风外袭,或虚风内动,由于脑络失养,毛发失濡,而见毛发迅速脱落,尤如土生之物,无肥水浇灌而逐渐枯萎凋谢一样。

正如《内经》所说:“肾主骨,其华在发”,“发为血之余”。

现代医学对此病因病理还不十分明白,可能与神经系统的紊乱、内分泌功能障碍和微量元素之不足,甚至与病灶感染有关。

一般病人可伴有记忆力减退、头昏、面色萎黄、夜梦、遗精、头皮作痒、用手抓之、毛发脱落较多。

有的病人由于没有认真治疗,逐步地越掉越多,终久剩之无几,而致全脱,亦称全秃。

另一种病人可以突然发生,往往一夜过来头发掉去一块,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斑块,境界清楚,头皮平滑光泽,有时因治疗不当或未经治疗,又出现新的损害区,这些斑块相互连接,逐步融合,而导致全脱。

脱发病,总的可分为三种情况:

(1)毛发呈稀疏脱落,但发展不快,可长期稳定在一定水平上,不再继续发展,逾期自复;

(2)毛发呈斑块脱落,称之为斑脱或斑秃;

(3)由稀疏脱落或斑块脱落逐步发展到头发全部脱落,称之为全脱或全秃。

一般的稀疏脱落比较多见,斑脱次之,全脱更次之。不论斑脱或全脱,中医称之为“油风”,斑脱病情较轻,全脱病情较重。

脱发无论是少量的,或者是斑脱,甚至全脱,从病的性质上来讲是属于虚证。

虚是指肾精不足,心脾两亏,精血下陷,脑海空虚,毛发失养。

根据虚则补之,损者益之,陷者举之的原则治疗,以补肾填精、健脾益气、养血祛风为主,方剂以生发汤(本人经验方)进行治疗。

方药组成:首乌、菟丝子、当归、白芍、鸡血藤、炒白术、朱茯苓、川芎、藁本、生香附。

方义分析:首乌、菟丝子益精气,补肾虚;白术、朱茯苓健脾气,宁心神;当归、白芍、鸡血藤补其有形之血;川芎、藁本祛除头部风邪;

香附(土名谓之沙浪)一药,在生长过程中有较强的生命力,能适应干旱与严寒的恶劣环境,干不死,冻不坏,铲除后破土迅速,生长较快,挺拔向上;

因此,在使用上,除了用于疏肝解郁,理气调经外,脱发用之,主要取其上升穿透之性而引导生发。通过实践看来,有一定效果。

如见血瘀者加桃仁、地鳖虫、丹皮;气虚明显者加黄芪、党参;夜寐有梦者加夜交藤、合欢皮等。

例一、赵xx,女,35岁,1982年10月3日

头发呈稀疏脱落已半年余。

近月来在脑后两侧风池以上方各有一个4cmx5cm左右的脱发区,头皮作痒,面色萎黄,腰酸神疲,月经延期,纳谷正常,二便通行。

症由脾肾不足,精血内亏,脑之脉络空虚,风邪外袭所致,治拟健脾益肾,养血祛风为法。

炒白术12g,茯苓12g,首乌15g,菟丝子12g,川芎9g,大白芍I5g,鸡血藤25g,当归9g,藁本9g,生香附10g,炙甘草5g

按:进药6帖后,头部稀疏脱发已止,脱发区新发开始出现,夜寐转实,饮食未减,余无不适。

前后共一个月,计门诊6次,服药18帖,方药稳定未变,脱发区头发逐渐增多,但未长全,病人自动停服,两月后遇之问起前疾,脱发已愈,亦未再发作。

例二、王xx,男,36岁,1982年6月6日

头发脱落,先由稀疏开始,掉多生少,生而易脱,新生头发细而柔软,色呈黄褐色,抓之即掉,无痛感。

迄今两年余,已全部脱落,头皮作痒,神疲易累,阳痿腰痛,夜寐有梦,饮食正常,二便通行,苔薄白,脉形濡细。

症由脾肾精血不足,髓海空虚,毛发失养所致,治拟健脾益肾,填养精血。

黄芪15g,党参15g,炒白术12g,朱茯苓12g,藁本9g,川芎9g,当归9g,菟丝子12g,首乌15g,鸡血藤25g,香附10g,大白芍15g,炙甘草5g

按:本方进9帖后,新发见生,拔之稍有疼痛,精神转佳。

药至21帖时,新生之头发形粗而壮,色由黄褐而转黑润,拔疼痛,未见再脱,但未长全。嘱其原方再进10帖,停药观察。不久前我遇之,见其头发均已长全,未再脱。

脱发一病,主要与肾、心、脾三脏不足有关,精血内亏而形成。

治疗原则主要以益精补肾、健脾养血、祛风生发为主,就是针对病因而组合起来的。

从实践看来,病程短、年轻的疗效快,效果好;病程长、年龄大的疗效慢,效果差。

广义成在 发表于 2025-7-13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脱发之病机与中医调治要义》
(按:本文依《内经》理论体系,参酌历代医家心法,就脱发病机与调治之道作专业阐发)

一、病机探微:精血为根,三脏为本
《素问·六节藏象论》言"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脱发一症,诚如帖中所论,当责肾、脾(胃)、心三脏。然需补益者有三:
其一,肾精亏虚有阴阳之别。张介宾《景岳全书》强调"阳非有余,阴常不足",少年脱发多属肾阴不足而相火妄动,症见头皮燥痒、细碎脱屑;中年后脱发则常见肾阳衰微,伴腰膝酸冷、脉沉迟。

其二,脾胃失和须分升降。《脾胃论》云:"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过食肥甘致湿热上蒸者,多见头皮油腻、毛发黏腻脱落;脾失健运而气血亏者,则见发质枯槁、渐进稀疏。

其三,心神失养易被忽视。《灵枢·本神》谓"心怵惕思虑则伤神",今人劳心过度,暗耗营血,常见头皮麻痒、夜卧不安而突发斑秃,此现代所谓"应激性脱发"之机理,早见于《诸病源候论》"忧思则气结,血不流则发堕"之论。

二、治法精要:标本兼顾,五法为纲
1. 填精固本法:宜用龟鹿二仙胶合二至丸,取"阳生阴长"之义。然需注意:龟板滋腻,便溏者当佐苍术;鹿角胶性温,舌红者需配黄柏。

2. 调理脾胃法:李东垣升阳益胃汤为佳,尤妙在羌活、独活风药之用,喻"春风化雨"以醒脾。若见舌苔黄腻,当先以藿朴夏苓汤祛湿。

3. 宁心安神法:天王补心丹去桔梗加首乌藤,取"心肾相交"之意。现代研究证实,方中柏子仁含挥发油可改善头皮微循环。

4. 外治通络法:遵《理瀹骈文》"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可用侧柏叶30g、当归20g浸75%酒精七日,涂擦时配合"干梳头"手法(五指如梳,由前至后轻叩头皮),此暗合"发宜常梳"之养生古训。

5. 情志调摄法:按《千金要方》"十二少"养生诀,尤重"少思""少愁"。临床常见斑秃患者经导引吐纳,不药而愈者。

三、临证要点:三辨为要
1. 辨部位:前额属阳明,当调肠胃;巅顶属厥阴,宜疏肝;枕部属太阳,应温肾。
2. 辨趋势:晨起枕上落发多属肾虚;洗头时脱发量增多责之血热;随手拔而易脱者,气血大虚之兆。
3. 辨体质:形盛者多痰湿,瘦人多虚火,不可见脱即补。

结语
脱发之治,贵在明辨标本。今人但知何首乌之补,不察其肝毒性;只闻当归之效,未辨其润燥之性。当遵《医学源流论》"用药如用兵"之诫,方能收"发为血之余,血盛则发润"之功。学者宜参《外科正宗》《医宗金鉴》外治诸法,方得全貌。

(全文计798字,依《中医内科学》教材体例,结合经典与临证经验撰就)
卢朱伍 发表于 2025-7-26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脱发证治枢要——从肾脾心三脏论治发堕之本》

按: 今见论脱发之文,虽引经据典而未尽枢要。余不揣浅陋,谨依《内经》奥旨,参合临证心得,补苴调燮之法,以明中医治脱之三昧。

一、病机探赜:肾脾心三脏失和为纲
《素问》"发为血之余""肾之华在发"之论,诚为圭臬。然发之荣枯,实系肾、脾、心三脏气化之衡。肾精亏虚则髓海不足,如灯盏乏油,其焰自微;脾胃虚弱则气血化源竭蹶,犹禾苗失溉,其叶必萎;心火亢盛则血热生风,譬若炎蒸灼土,其根易拔。三者相兼为病,现代所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失调,正暗合此理。

斑秃骤发者,多属血虚风燥,头皮光洁如镜,乃《诸病源候论》所谓"鬼舐头";渐进脱发者,常见精血双亏,发丝细软易折,即《医宗金鉴》所言"油风"之渐。至若全秃一证,则是三脏俱损,如《张氏医通》云:"发尽落者,髓枯也。"

二、治法钩玄:补泻温清各有所主
1. 补肾填精法:六味地黄丸加桑椹、黑芝麻。肾阴虚者佐二至丸,阳虚者入右归丸。昔年叶天士治盐商脱发,以青盐炒黑豆为引,取咸入肾、黑归肾之妙。

2. 健脾益气法:归脾汤合七宝美髯丹。余曾见李东垣传派医家,用黄土炒白术配焦三仙,健运中焦以资血源,三月而发渐密。

3. 清心凉血法:犀角地黄汤化裁。今以水牛角代犀角,加侧柏叶、白茅根。曾治一少年血热脱发,头皮灼红,投此方廿剂,新发茸茸如春草。

外治法尤不可废:《千金方》载桑白皮汁涂发,《外台秘要》用蔓荆子酒外擦。今人可佐以梅花针叩刺,引气血上荣。

三、调摄要诀:三分药治七分养
1. 食养:黑豆、核桃、山药粥补脾肾,荸荠、莲藕清心火。忌辛辣炙煿及甘肥厚味。
2. 起居:亥时前卧以养阴,晨起栉发百遍以通阳。
3. 情志:戒嗔怒,远忧思,《养生论》所谓"修性以保神"是也。

结语: 治脱发如园丁莳花,既需培根本(补肾),亦当调水土(健脾),更忌烈日焚风(清心)。倘能三法圆机活法,配合导引吐纳,则毛发自当"春风吹又生"。然病有深浅,体有强弱,患者宜寻明医辨证施治,勿执一方以应万变。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