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79|回复: 0

唐诗之路 令人纠结的前世今生(图)

[复制链接]
里人 发表于 2010-4-28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020100428401883911832.jpg

& i* M1 X: e4 t/ r3 P) w

# ]" N( K* l8 a, e0 Q
破败的农舍,却贴着如此古拙而诗意的门联。张薇摄
# z& x$ p+ ?5 T6 k  J, m% V! [& O

7 V+ {) ]4 M6 e, l' c
W020100428401884096413.jpg 1 s2 B- X* n! m' k; C% F' ]; S
3 E) o+ _' _9 ^6 z# G! i
    斑竹村章家祠堂内“太白醉酒”的壁画。张薇摄
# o4 A1 `/ L* v" G' p+ f

5 r+ z- f5 k6 M; n* q ) N5 o' r0 ]; u+ @
    1300多年前,诗仙李白求道而来,却意外与仙气氤氲的天姥山撞了个满怀,当诗仙撞上仙山,有《梦游天姥吟留别》这样的千古名篇传流,就一点都不值得奇怪了。而今天,同样冲着仙山而来的后人,却在努力寻找先贤足迹的同时,以自己的眼光重新打量。
, U& D% e& o: [+ j8 u; [6 d4 z# z- W, E2 L) ]1 N/ v, A
    天姥山――曾经留下400多首唐诗的梦中圣山,它究竟凭什么让诸多诗人不惜笔墨?它的前世与今生,已经经历和正在经历怎样的变迁? $ Q. O/ q; e' W; Y

6 _" L# J  Q5 l# ]; e* A4 D    上周末,由雪花啤酒等单位和机构共同发起的雪花啤酒古道探秘系列活动第七站,正是探访天姥山古道。因雨推迟两周之后,终于在骀荡春风中成行。 9 k1 f6 d) b1 }' `

, O1 ]. {, P. ?6 D/ y7 F    农家对联,祠堂壁画 7 Y' n  l3 F- \1 m. F
' ~! \. V# C: Y# }. u+ A' O
    唐诗之路犹有迹可寻

, `$ x' }) N* E8 ]/ h$ _/ E1 ~5 N
2 U, b# h% j3 Q, |& |- l    天姥山古道由新昌东门至天台界,全长计90里。走古道的驴友们,花去两天时间,竟不过三分之一。不赶路,是为了在春风、田埂、农舍、石桥间多寻觅些唐诗之路的盎然诗意。   J! z, A" E$ ]# _
4 T0 u% {7 w! T
    司马悔桥是其中出名的古桥。这座被青藤与绿树掩映的极古拙的单孔石拱桥传说始建于东晋,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火毁重建。虽然未见有诗直接记载此桥,但桥的来历却脱不开诗人。据传唐代名道司马承桢隐居在天台山,先后受到武后、睿宗、玄宗四次征召,最后一次才无奈出山。黄昏牵马过桥时回首遥望,暮色群山如烟,桥下溪水长流,不知惆怅为何物,遂长叹一声,对出山后悔不已。 / s2 O6 S' |5 t% U2 T8 W9 J& a& v1 `

8 N9 X. D5 e: D; \    而道教徒李白的踏足天姥山,却正是为了寻访司马承桢而来,因此而留下被后人吟诵千年的诸多诗篇。
3 m1 \# T1 y& ]+ `! l
3 s4 @5 Q! U: g& L: U    唐诗在古道留下的痕迹,不细寻并不明显。但有心去找,依然有迹可寻。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