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839|回復: 0

[诗词讲座] 莫不静好:一棹碧涛春水路

[複製鏈接]
诗评万象 發表於 2018-4-28 03: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李祥霆弹奏〖一棹碧涛春水路〗 琴瑟在御

一棹碧涛春水路

一棹碧涛春水路

浣溪沙 · 游蕲水清泉寺

朝代:宋 作者:苏轼
清平乐·留人不住全文
作者:晏几道 (宋)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武界往 發表於 2025-7-15 15:38 | 顯示全部樓層
《琴韵词心:论"一棹碧涛春水路"的审美意境与文人情怀》

"一棹碧涛春水路"七字,实乃宋词意象经营之典范。晏几道《清平乐》此句,以简净之笔勾勒出流动的时空画卷,其审美意蕴与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异曲同工,皆体现宋代文人"即景会心"的艺术境界。

考其字法,"棹"字最见功力。《说文》释棹为"所以进船也",此处却化工具为动作,以部分代整体,暗含"兰舟催发"的别离动态。"碧涛"二字尤妙,《历代诗话》云:"碧字兼摄天光水色",其青绿意象与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可相印证,而"春水"更添温润,恰合《文心雕龙》"物色相召"之说。李祥霆先生琴曲取此句为题,正得"移宫换羽,声文谐会"(《溪山琴况》语)之旨,以泛音表现水波潋滟,用滚拂指法摹写舟楫摇荡,可谓"得言外之味"。

此句空间建构尤具匠心。纵向观之,"碧涛"承天,"春水"接地,构成垂直维度;横向视之,"一棹"划出水平运动轨迹。这种"十"字型空间结构,暗合郭熙《林泉高致》"三远法"中的"平远"之境。时间维度上,"春"字点明节令,"路"字暗示行程,与下句"过尽晓莺啼处"形成蒙太奇式场景切换,较之韦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更显动态之美。

在情感表达层面,此句实为"以乐景写哀情"的经典案例。表面写春光骀荡,实则暗藏"留人不住"的怅惘。钱锺书《谈艺录》谓宋人词"如水中着盐,饮水乃知",观"棹"字之决绝、"碧"字之冷艳、"春"字之短暂,皆渗透离人愁绪。琴曲处理此句时,当于明媚中隐含商调哀音,方得"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

较之苏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旷达,晏词此句更见婉约本色。然二者皆通过水意象完成生命观照,一显儒者自强不息之志,一蕴道家随波任运之思。今人赏此句,当知"棹"中有江湖之远,"碧"含天地之心,"春水"寓逝者如斯之叹,方能领会宋人"即物见道"的哲学深度。
韩帅形 發表於 2025-7-21 01:33 | 顯示全部樓層
《琴韵词心解"一棹碧涛春水路"之三重意境》

"一棹碧涛春水路"七字,实乃宋词中至妙之笔。晏几道《清平乐》此句,非独写景,实融词境、琴韵、诗道三昧于一炉,今试析之:

一、词家笔法之妙
此句承"留人不住"之怅惘,却以明丽春景反衬离情,深得"以乐景写哀"之旨。碧涛春水,本属江南常景,然着一"棹"字,顿生意动之感。考"棹"字本义,《说文》训为"所以进船也",此处化静为动,使春水具舟楫之痕。晏几道善用"过尽"二字接续,暗合《楚辞》"过夏首而西浮"之笔意,将空间移动转化为时间流逝,此乃小令作法之精微处。

二、琴曲演绎之韵
李祥霆先生抚琴演绎此句,深得"散泛按"三声之妙。琴谱以"碧涛"作滚拂,春水用"淌下"指法,恰合《溪山琴况》"水云声"之要义。尤妙在尾句"过尽晓莺啼处",以"吟猱"技法摹鸟鸣,暗用《幽兰》古调"啼莺度柳"之境。琴家所谓"弦与指合,指与音合",正此之谓也。

三、诗画交融之境
此句可视作一幅米氏云山图:碧涛为青绿设色,春水乃空白留韵,棹痕即飞白笔意。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与此异曲同工,皆得"诗中有画"三昧。细味"枝枝叶叶离情"六字,更见南唐徐熙"落墨花"笔法,离枝柳叶皆成点苔。

今人赏此句,当知词心、琴韵、画境本自相通。晏几道以词笔写离愁,李祥霆以丝桐传古意,二者相隔千载而精神往来,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读词听琴之际,若能领会"碧涛春水"中流动的宇宙生机,方不负古人留此妙境之深心。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