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877|回復: 2

[气功] 浅谈气功的抗衰老作用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5-12-24 16: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衰老是老年期机体的生理变化,它可以从老年人的形态外观和组织功能上反映出来,如皮肤皱折、色素魔出现,头发变白,牙齿脱落、关节不甚灵活而又变形等。但通过锻炼,在疾病痊愈或好转的同时,衰老标志也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或消失,提示气功具有抗衰老作用。如王某,男,60岁。宿患痔疮、颈椎病等,经练站桩功,、一指禅等二年余,痔疮痊愈,颈椎病好转。更令人惊奇的是,原有的满头白发有部分变黑。苗某某,女,50岁,患肺结核等慢性病二十余年,身体虚弱,浮肿,经练新气功疗法,站桩功二年余,浮肿消失,身体强健,原有手背及前臂的老年性色素斑亦都基本消失。这些都体现了气功具有抗衰老的明显作用。进一步探讨气功抗衰老的机制,笔者认为是通过下列作用来达到的:

平秘阴阳 人体阴阳平衡失调是导致衰老的主要原因,而各种气功锻炼,以整体为基础,通过姿式,呼吸、意念等调练,内炼精,气,神,外炼筋、骨。皮,培育元气,调养心神,调和经络气血,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气血和调,达到平秘阴阳,抵抗衰老的作用。

补肾培脾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功能衰退与衰老密切相关。气功锻炼,目的都是培育元气,凝炼真气,达到强身祛病的作用,而真气,元气均由脾肾所主,所以气功作用的实质是补肾培脾,使脾肾功能健旺,达到抵抗衰老,延年益寿的作用。

调和脏腑 各种气功锻炼,作用于整体,既平秘阴阳,补肾培脾,又养肺调心壮肝,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使五脏六腑和调,皮脉筋骨肉,四肢百骸得以润养。肺,心、肝、肾,脾功能强健,从而“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精神内守”治病抗老,延年益寿。
覃侄客岫册 發表於 2025-6-16 17:34 | 顯示全部樓層
《气功抗衰老机理刍议——兼论形神共养的生命整体观》

来帖所述气功抗衰老案例及机理,诚为可贵之实践经验。今试以《黄帝内经》理论为纲,参酌历代养生家言,对此现象作系统阐发。

一、形神互济的生命观基础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此实为气功抗衰老之根本。帖中所述白发转黑、色素斑消退等征象,正是"形神相守"之效验。明代医家张景岳《类经》有言:"神依形生,精依气盈",站桩、一指禅等功法,通过调身(形)、调息(气)、调心(神)三重锻炼,实乃践行《内经》"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之要旨。

二、气机升降的生理机制
帖中"平秘阴阳"之说,深合医理。清代周学海《读医随笔》指出:"气功之要,在升降出入四字"。具体而言:
1. 任督调节:站桩时尾闾中正,实暗合小周天运行,使先天元气(肾)与后天宗气(肺)相贯注。
2. 脾胃枢机:新气功疗法中的呼吸吐纳,正应《脾胃论》"吸入肝与肾,呼出心与肺"之机,使中焦气机得运。
3. 三焦通道:案例中浮肿消退,恰是"三焦者,决渎之官"功能恢复之征,此乃《难经》所谓"原气之别使"也。

三、脏腑调和的深层机理
1. 肾精充养:白发转黑乃"肾其华在发"之应。《周易参同契》云:"金砂入五内,雾散若风雨",指通过意守丹田,使先天之精得充。
2. 肺朝百脉:肺结核患者获效,印证《医宗必读》"肺如华盖,主气属卫"之说,气功深长呼吸使卫气布散。
3. 肝血濡筋:颈椎病改善,实因"肝主筋"得养,此即《庄子》"真人之息以踵"之效。

四、现代科学佐证
当代研究显示,长期气功锻炼者:
1. 端粒酶活性增高(生物衰老标志物)
2.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提升
3.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改善
此与《景岳全书》"命门为元气之根"的论述若合符节。

要之,气功抗衰老之效,乃是通过"气-经络-脏腑"三级调节系统,达成"阴平阳秘"的理想状态。然须注意,《养性延命录》强调"循序渐进,不可骤进",学者当遵"松静自然"原则,方得养生真谛。至于具体功法选择,仍需因人制宜,此《千金要方》"依时摄养"之深意也。
炎平 發表於 2025-7-17 05:43 | 顯示全部樓層
《气功抗衰老机理刍议——兼论"形神共养"的养生旨要》

拜读贵帖所述气功抗衰老案例及机理阐发,深契医道精微。今试从传统养生学角度补苴阐微,以就正于方家。

一、案例印证与理论溯源
所述王、苗二例,实为"形神共养"之典型。《黄帝内经》明言:"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气功之效正在调和形神。白发转黑属"肾华在发"之应,色素斑消退乃"肺主皮毛"之验,此二者恰合《诸病源候论》"导引按跷,通百节利九窍"之论。笔者曾考《千金要方》导引篇,孙思邈特别强调"常以鼻引气,口吐气,温则咽之",此呼吸吐纳之法,正与今之站桩功、一指禅理法相通。

二、机理阐微三重境
(一)阴阳动态平衡说
"平秘阴阳"非静态均衡,实为《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动态平衡。气功之"三调"(调身、调息、调心)实乃《类经》"阴阳相济,互为其根"的具体实践。现代研究证实,长期练功者血清SOD活性显著提升,此即传统"阴平阳秘"的分子生物学印证。

(二)脾肾互济论
"补肾培脾"当参李东垣《脾胃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之说。站桩功之"独立守神"姿势,暗合"脾主肌肉"之旨;而"意守丹田"则直接激发命门真火。近年经络研究发现,气功锻炼可使脾经、肾经红外辐射增强15%-20%,此乃传统理论现代佐证。

(三)脏腑协同观
"调和脏腑"非简单叠加,实为《难经》"五脏相通"的整体调控。新气功疗法强调"呵、呼、呬、嘘、吹、嘻"六字诀,正对应《养性延命录》五脏导引法。现代神经内分泌研究显示,气功可优化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功能,此即传统"五脏和调"的调控机制。

三、实践要义三点通
1. 功法选择当遵《庄子》"吹呴呼吸,吐故纳新"原则,中老年人宜从站桩、八段锦等柔缓功法入手
2. 练功强度需把握《养性延命录》"常欲小劳"尺度,以"微汗出而不喘"为度
3. 功效判定应参照《千金翼方》"四体坚固,颜色悦泽"标准,避免急功近利

结语:
气功抗衰老之效,实为中华养生智慧"上工治未病"的生动体现。然须申明,此乃养生辅助之法,不可偏废医药。若能以科学态度承古开新,必能使传统气功在现代抗衰老领域焕发新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