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弃儿时被捡 演小丑时受宠 + p+ H. V: N D3 v: |6 Q3 k
+ v5 G8 {, Q% t
8 Z1 X8 Y4 F" |) Q- V2 C G
* f1 K+ s- S, l' P. i. S3 K6 I
地点:首都图书馆 4 \2 h( _! L3 O0 \0 {4 W
& T P& o7 B8 D# r
主讲人:王玲(北京社会科学院教授) + X6 Y" m: s+ T( F
& o2 }) B }8 b5 o 茶文化体系真正形成时期是在唐代,原因有很多,下面我谈其中一条重要原因。
9 [7 C. C& V# b5 {* N! h$ {1 Y7 D6 M( t) ^8 K- C8 r
喝茶原来是为避免挨打 " C* }3 `9 M* Q
$ a- h2 `# T9 B 唐代不仅经济发达,而且文化昌盛。唐代是儒、道、佛各家合流时期,它们相容相包。特别应当提出来的就是当时佛教的发展,对茶文化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知道禅宗主要靠悟,直到现在我们很多名词都是有宗教的语言,比如说觉悟、领悟等等。怎样来领悟呢?需要参禅,就是打坐。据说当时在泰山有个灵岩寺,这个寺里就有个禅宗的寺庙,和尚们晚上都要打坐,通过打坐来明心见性,来豁然领悟。可是和尚只能吃两顿饭,不让吃晚饭。因为要保持经络畅通,如果吃了饭,这么坐着,消化不好,经络就不容易通达。这对僧人们来说非常苦,特别是小和尚,晚上不吃饭还要打坐,肯定犯困,可睡觉不行,老方丈要拿戒尺打。小和尚们就发现茶越喝越有精神,所以从此以后寺庙里就流行饮茶。我们从汉代开始就已经人工种茶,并在寺院里种茶。茶和宗教结合起来了,和人的意念结合起来了,和人的思想结合起来,认为喝了茶以后人就清醒了,就精神了,所以就开始把茶与精神境界联系起来了。
: ~' c% @ R9 \2 l$ c
! k J2 t& u( a$ n+ R) z& C" ?) H 据说当时从泰山一直到洛阳、长安的大路上到处都有卖茶的。当然真正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还是因为茶圣陆羽的出现,他的贡献最大。 ; i1 N" v2 e0 v/ `1 v9 I
3 \7 J+ N$ B) L' A8 N6 _ 在大雁的羽翼下被和尚捡走 9 c3 r: V% [. F j1 B N
9 \$ ~! U! s$ p* z" N
陆羽因为写了一本《茶经》而闻名,他的命其实挺苦,是一个弃儿。他的家乡在竟陵,也就是现在的湖北天门县。据说在竟陵城外有一座寺庙,旁边有一条河,有一天一个老和尚在河边散步,看见一堆大雁在叫,再一看大雁羽翼下有一个小孩儿在哭。老和尚很同情,就把他抱了回去。当然一个老和尚养育小孩子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可能放在一个姓李的家里养。后来有一个道士叫李季兰,和陆羽是好朋友,现在有人认为是陆羽的女朋友。这没有历史依据,但是从他们来往的诗词看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俩人从小就认识。稍微大一点,陆羽被老和尚接到寺院里做一个小和尚,其中一个任务就是煮茶。长此以往,陆羽对茶的性能,怎么样用茶,就慢慢地熟悉了。老和尚叫积公自然也教了他许多茶的技艺。
0 K$ e* \, e7 y2 c: l; X5 [1 S5 e2 {. T& ?- B' V# ~
陆羽毕竟是个孩子,整天关在寺院里多么苦闷,所以后来他就跑了。跑到一个戏班子里。当时演戏比较简单,一般就三个人表演,叫做参军戏。时间长了陆羽也会演戏,他长得丑,主要演丑角。有一次戏班子到一个太守家里演戏,太守一看这个孩子演得如此之好,而且很聪明,就把陆羽送到学堂,专门让人来教他读书。从此陆羽就开始研究儒学。在此期间,他又认识了许多儒学、佛学和道家大师。比如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唐代著名的诗僧皎然,再有就是道家的李季兰,她出身地主家庭,在唐代是首屈一指的女诗人。
( l/ }' s0 s" Z: {. i/ I& f9 v2 L1 x3 Y& S
安史之乱爆发后,陆羽不能继续读书了。他想搞些研究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于是他把儒道佛各家思想糅在茶里,创造了一个文化体系,写了一本《茶经》。《茶经》字数不多,但内容非常丰富。他把中国茶的历史、故事、传说、茶的用途;什么地方产名茶,产好茶;怎样制作茶,制茶用什么工具,茶应当怎么保存;怎么饮茶,怎么煮茶,怎样的水,饮茶的心境等等都说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总体的茶文化体系,所以陆羽被后人尊为茶圣。
5 [! _3 C0 J. x
6 z. ?7 G, h' j6 r5 k' u; h 中国茶道只传给日本一支 % L0 i% Z, S9 c* l- i: h w8 d5 V
- X* ^4 C2 D' u- [9 V$ s. q1 ]) j 那么茶文化的核心究竟是什么?什么叫茶文化?广义上讲一切人的创造都是文化,狭义上说,精神的东西才是文化。一些西方人经常把精神和物质分开,我们中国人不是这样,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是物以载道,任何物质生活里边都有一定的思想,一定的精神,一定的道理。所以经常是通过物质生活来表达我们的情怀,我们的思想。比如说建筑,是一个物质的东西,但是它里边体现了精神。所以我认为,烹调文化、酒文化、茶文化,这三个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支柱。当然不能动不动就说文化,“道”更是如此。 4 f/ A7 y% J' Q1 N' k
% e/ z7 p& B' `! q& i, R
现在总搞什么茶道表演,认为这就是茶道。我的看法不一样,我认为简单的饮茶技术表演不能称之为茶道。什么叫“道”,道是事物的本质、本原和规律。甚至有人认为中国茶道是由日本传来的,整个一个数典忘祖,实际上日本茶道是由中国传过去的,而且只传了一支。 , R* S: o o1 c" X
3 y0 C e* J. J! x2 A8 h 有一次陈铎先生问我:什么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说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就是由技而艺,由技术到艺术,然后由艺而道,从这个艺术过程当中又领悟一种道理,领悟一种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