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3 z8 j( f6 i% w) k0 G
孔子思想在西方流传至少已有300年的历史。孔子学说被介绍到西方后,孔子就与希腊古代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一样享有盛名。他和莎士比亚一样,相信和谐、等级、社会秩序和奉行爱国主义。绝大部分西方人对孔子尊敬有加。& T/ |5 U4 B% K7 x4 D
德国柏林得月园的人口处,矗立着两米多高的大理石孔子塑像。塑像花岗石基座上刻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孔子名言。德国人把孔子和康德共同尊为教育学的奠基人。德国前总统约翰内斯 劳说:中国的先哲孔子在德国广为人知。他的至理名言至今依然能给人们深刻的启迪。这位古代东方哲人的形象出现在这个伟大哲学家辈出的国度的公共场所本身,就说明了孔子在德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 n9 \; [, w$ o% j9 C 不仅在德国,而且在整个西方,孔子也备受推崇。西方出版的“100个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中,排名第五的是孔子,美国人还尊孔子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 L8 B7 V0 I' x4 d+ _
/ Q' o9 l2 r8 o5 `孔子在西方的300年 / \3 L$ W5 X, |0 Y/ x
1993年,一位名叫莫格(William Rees Mogg)的学者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文。这大概是仅有的一本最早的孔子著作英译本。这个英译本是从法译本转移过来的。法译本又是从拉丁文译本转译过来的。该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孔子)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最早把儒学介绍给西方人的是明清时期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这些传教士把“孔夫子”译成拉丁文“Confucius”。这个词在西方一直沿用至今。一位名叫利玛窦的传教士在中国生活了27年,是他将《论语》翻译成了拉丁文,并于 1687年在法国巴黎出版,以后才转译成其他文字在西方流传。由此可见,孔子思想在西方流传至少已有300年的历史。
( t$ G- t% | w1 {, `/ N/ x2 p 这些传教士来中国的目的是传教,但是到了中国以后,他们为儒家思想所吸引,花费了大量心血向西方世界翻译介绍儒家思想。理雅各(James Legge)就是典型的一例。他穷几十年之心血翻译四书五经。
; h' C- @. v! q+ O/ Y! ]9 K$ h3 u- E9 t7 S8 j
孔子的学说被介绍到西方后,孔子就与希腊古代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一样享有盛名。莫格称孔子是“伟大文明奠基者”,他为此写了《他说的仍在实行》一文,文中感叹道:“孔子的教诲属于全人类。他和莎士比亚一样,都有着实用主义哲学:相信和谐、等级、社会秩序和奉行爱国主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