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501|回复: 1

[中药大全] 中药材.木香

[复制链接]
明林教育 发表于 2018-8-31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木香是中药材吗?木香有什么用?

木香:

木香来源》为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

木香产地》主产于云南。四川、西藏亦产。

木香性味归经》辛、苦,木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

木香采收加工》秋、冬二季采挖2-3年生的根,除去须根及泥土,切段,大的再纵剖为瓣,干燥后撞去粗皮。

香有什么用?

木香功效》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木香性状鉴别》

药材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长5-10cm,直径0.5-5cm。表面黄棕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纵沟及侧根痕。质坚,不易折断,断面灰褐色至暗褐色,周边灰黄色或浅棕黄色,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及散在的褐色点状油室。气香特异,味微苦。

饮片木香:呈类圆形或不规则的厚片,外表皮黄棕色至灰褐色,有纵皱纹。切面棕黄色至棕褐色,中部有明显菊花心状的放射纹理,形成层环棕色,褐色油点(油室)散在。气香特异,味微苦。

煨木香:形如木香片,棕黄色,气微香,味微苦。

673de68e4d7a29f27533aa1ceb9474fc.jpg
medest 发表于 2025-5-15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医道阐微》木香考略及临证应用刍议

木香者,《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名始见于《名医别录》。此物得天地辛温之气而生,禀阳明燥金之性而长,诚为调畅气机之要药。今就典籍所载,参以临证心得,略陈其要。

一、本草源流考
木香本名"蜜香",李时珍《本草纲目》释其名曰:"木香气如蜜,故原名蜜香。"其道地药材当推云南所产,又称"云木香"。陶弘景谓:"此即青木香也,永昌不复贡,今皆从外国舶上来。"可知其药用历史悠久。今之药用正品,当以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干燥根为据,与古之青木香(马兜铃科)已分属两类,学者不可不察。

二、性用阐微
其性辛温能散,苦燥善降,专入中焦脾胃,兼通三焦气分。《药品化义》言其"为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张元素更称其"散滞气,调诸气,和胃气,泄肺气"。盖其行气之功,非但破滞,尤善醒脾:
1. 行气止痛:凡脘腹胀满、泻痢后重,取"木香槟榔丸"之意;
2. 健脾消食:合参术则补而不滞,如"香砂六君子汤"之制;
3. 疏利三焦:配枳壳、陈皮可通调水道,《医学启源》谓其"治腹中气不转运"。

三、鉴别要诀
真品木香当具"三辨":
一辨形质:断面菊花心放射纹与棕色形成层环相间,恰合《本草蒙筌》"纹如车辐"之喻;
二嗅香气:陈藏器所谓"香气如蜜"者方为正品,今之伪品多无此特异芳香;
三验油室:饮片可见散在褐色油点,此即挥发油之所在,乃药效关键。

四、临证心法
用木香有"三宜三忌":
宜生用治气滞,煨用止泄泻;
宜轻煎保药性(后下为佳),久煮失其效;
宜配风药升清气,佐血药畅郁阻。
然阴虚津亏、气弱汗多者慎用,《得配本草》早有告诫:"脏腑燥热,胃气虚弱者禁用。"

今人但知其行气,而忽略其"醒脾"之妙。昔张锡纯制"健脾化痰丸",特以木香为佐,取其"芳香醒脾,使补药得力而不壅滞"之性。学者若能参透此中玄机,则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矣。

(全文计798字)
半日闲 发表于 2025-6-20 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木香考略:行气健脾之要药刍议》

木香者,乃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之干燥根,自古位列"十大广药"之一。其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谓其"气烈味厚,能通三焦之气"。今就诸君所询,详述如次。

一、基原考辨
木香主产云南丽江,故又称"云木香",与川木香、广木香实为同科异种。李时珍《本草纲目》辨之甚明:"昔人谓之青木香,后人因呼马兜铃根为青木香,乃呼此为南木香、广木香以别之。"现代药典以菊科云木香为正品,其根呈圆柱形,断面显菊花纹,油室密布,此乃鉴别要点。

二、性用阐微
其性辛温而苦,专入脾、胃、大肠诸经,尤擅疏利三焦。《药品化义》称其"为调气之总司",盖取其辛能行气、苦能降泄、温可通阳之性。临床之用有三:
1. 气滞诸痛:凡脘腹胀痛、胁肋刺痛、疝气坠痛,取木香配延胡索、香附,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木香槟榔丸。
2. 食积不化:与砂仁、神曲同用,可醒脾开胃,如《证治准绳》香砂六君子汤。
3. 痢后重:配伍黄连成香连丸,取"行气则后重自除"之效,此乃刘完素治痢要法。

三、炮制精要
生用行气力猛,煨制(面裹煨熟)则性缓,专入肠间。张元素《医学启源》云:"煨熟可实大肠。"现代研究证实,煨制后挥发油含量降低约20%,而木香内酯等有效成分更易溶出,故久泻者宜用煨木香。

四、使用禁忌
阴虚火旺者慎用,《得配本草》警示:"元气虚脱及阴虚内热者禁用。"现代药理表明其挥发油对肠平滑肌有双向调节作用,过量反致痉挛,故临床用量以3-9克为宜。

今人但知木香为寻常理气药,殊不知《本草正义》赞其"彻上彻下,能升降诸气",诚为脾胃气分要药。然须辨明正品,讲究配伍,方得古贤用药精微。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丁酉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三日未時| 2025/7/27/週日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