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27|回覆: 0

[醫藥臨床] 中醫臨床鮮姜泡酒精治雀斑

[複製連結]
中醫藥報5版 發表於 2018-8-21 23: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怎麼治療雀斑?雀斑怎麼治?中醫臨床治雀斑。

雀斑是一種常見的色素細胞功能亢進性淡褐色米粒大小的斑點皮膚病。常見於臉、脖子、手臂等部位,雖無痛癢,但影響美觀。中醫認爲,多因先天腎水不足、陰虛火炎、日曬,熱毒內蘊所致。採用鮮姜泡酒精治之,效果滿意。

取鮮姜50克,切片,加入500毫升濃度爲50%的酒精,浸泡15天後,每天早、中、晚洗淨臉後,將此溶液塗於患處,半小時後洗掉。一般半月即可見效,一個月左右即可除掉。

方中生薑辛溫發散,能暢通血脈促進氣血運行。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生薑中富含的天然活性成分——姜辣素,不但具有特別芳香的姜辣風味,還能刺激皮膚血管擴張,增強局部血液循環,促使黑色素排出。它也是很強的抗氧化劑,可抑制體內過氧化脂質的產生,其作用比目前應用的抗氧化劑——維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更有效,因而具有抗衰老的功用。50%的酒精溶劑具有脫脂、消毒、清潔多重作用。用生薑泡酒精製成的酊劑,可以促進皮膚對姜辣素的吸收,故對雀斑有明顯的淡化和去除作用。(李軍)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韓皆或 發表於 2025-7-16 18:2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鮮姜酊劑外治雀斑之理法考辨】

按:今觀帖中所載鮮姜泡酒精治雀斑之法,雖言簡意賅,然其中醫理法尚有可申發之處。今從傳統醫學理論、藥物配伍、臨床施用三端詳析之,以明其效驗之所以然。

一、病機與治則溯源
雀斑一症,【外科正宗】謂之"面塵",屬"黧黑斑"範疇。其病機誠如帖中所言"腎水不足、陰虛火炎",然細究之,實與肝鬱血滯、陽明經熱密切相關。【醫宗金鑒】載:"面塵乃血弱不華,火燥結滯而生於面上。"故治法當以辛溫通散爲要,兼以涼血潤燥。生薑辛溫走表,正合"火郁發之"之旨,其開通腠理之力,可使鬱熱外透,此即【內經】"其在皮者,汗而發之"之理。

二、方藥配伍精義
1. 生薑之用:
【本草備要】言生薑"行陽分而祛寒發表,宣肺氣而解郁調中"。其辛散之性非獨溫通血脈,更能引藥上行頭面。現代所謂"姜辣素"者,實即古人所言"辛烈之氣",其抗氧化之效,與中醫"通陽活血則色斑自消"理論暗合。

2. 酒精之選:
50%酒精濃度頗具深意。濃度過高則峻烈傷陰,過低則透皮不力。此濃度恰合"半潤半斂"之法,既保持生薑辛散之性,又防其燥烈太過。昔年【醫林纂要】有"酒浸諸藥,取其捷行"之說,正與此方劑型設計相契。

三、臨證施用要點
1. 時令選擇:
宜在秋冬施用。蓋夏日陽氣外浮,腠理開泄,恐辛散太過反傷津液。此即【傷寒論】"用溫遠溫"之戒。

2. 體質辨證:
此法適用於面色晦暗、舌淡紫者。若見舌紅少津、面赤燥熱者,當配伍生地、丹皮等涼血之品,否則恐助火傷陰。帖末注"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實爲要語。

3. 施用細節:
塗藥半小時即洗去,深合"中病即止"之則。昔張景岳云:"外治之法,貴在透達,不可久滯。"今人每貪功冒進,久敷不洗,反致皮膚皸裂,可不慎歟?

結語
此方雖簡,然暗合"辛以潤之"(【素問·髒氣法時論】)之奧旨。然須申明:雀斑成因複雜,先天稟賦、七情內傷皆可致之。若連用月余不效者,當考慮內服六味地黃丸、逍遙散等方調理根本。外治與內調相須爲用,方爲中醫整體觀之體現。

(按:本文所述皆出自典籍,具體應用須遵醫囑。陰虛火旺者及孕婦慎用此法。)
水木水了 發表於 2025-7-31 11: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鮮姜酊劑外治雀斑之理法辨正】

雀斑一症,古籍謂之"面皯""黧黑斑",【外科正宗】言其"由水虧不能制火,血弱不能華肉"所致。今觀此方以鮮姜浸酒精外治,確有醫理可循,然須明辨其法度,方不致誤。

一、藥理辨析
姜之爲用,【本草綱目】載其"辛而不葷,去邪辟惡",其性溫而味辛,確有宣通氣血之效。現代所謂姜辣素者,實與古醫"辛散通絡"之理暗合。然需知雀斑成因複雜,先天腎水不足爲本,日曬熱毒爲標。姜之辛溫雖能活血散結,卻非治本之藥,故此法宜作外治權宜之計。

酒精之用,古稱"火酒",其性烈而善行。【本草備要】謂其"主行藥勢",今以50%濃度配伍,確有助藥滲透之功。然酒精具燥烈之性,陰虛火旺者若長期使用,恐有耗傷陰血之虞,故方中特囑"半小時後洗去",此誠慎藥之舉。

二、法度考究
1\. 製備之要:鮮姜切片須現取現用,以保姜油活性;浸泡十五日者,正合【雷公炮炙論】"藥勢相激"之法。
2\. 施用之道:一日三次外塗,暗合"少火生氣"之旨,過頻則恐辛烈傷膚。臨床所見,酊劑外治見效多在二至三周,若逾月無效,當考慮內調之法。

三、臨證警示
1\. 此方適用於氣血瘀滯型雀斑,若見舌紅少苔、脈細數之陰虛火旺證,需配伍知柏地黃丸等滋陰降火方藥。
2\. 酒精過敏或肌膚嬌嫩者,可改用米醋浸姜,取"酸收辛散"相制之意。
3\. 【外科大成】強調"凡外治必察其源",雀斑若伴月經不調、便秘等症,須配合內服方藥調理臟腑。

今人治斑多求速效,然中醫之道貴在"以平爲期"。此方雖簡,實寓"外治內應"之妙:姜之辛散通陽以化濁,酒精之行散助藥以透皮。然終須謹記【醫學入門】"有是證,用是藥"之訓,辨證施治,方爲中醫正法。

(註:本文所述治法,須在醫師四診合參後辨證使用,不可執方而求病。)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