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78|回覆: 2

[詩詞賞析] 賀鑄.小重山.花院深疑無路通_每日詩詞

[複製連結]
中華好詩詞 發表於 2018-7-26 09: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小重山·花院深疑無路通

小重山·花院深疑無路通

小重山·花院深疑無路通
[宋]賀鑄
花院深疑無路通。
碧紗窗影下,玉芙蓉。
當時偏恨五更鐘。
分攜處,斜月小簾櫳。
楚夢冷沈蹤。
一雙金縷枕,半床空。
畫橋臨水鳳城東。
樓前柳,憔悴幾秋風。

詩詞賞析

此詞抒寫情侶離別相思的情懷。整首詞化景物爲情思,語彌淡而情彌深。

上片虛而若實,寫夢中相會,淒迷而幽微;主人公拂柳穿花,孑孑前行,看到心上人佇立在如夢如幻的朦朧碧紗窗影下,玉人之俊秀,一見之乍喜,俱在不言之中。

下片實中有虛,寫夢回淒涼,筆觸虛靈。男主人公這時正遠在天涯,而他所戀的女子卻遠在京城東邊一角。由上句的「雙枕」、「半床」,很自然地聯想起對方對自己的思念。

詞的結拍,由己推人,代人念己,「不以虛爲虛,而以實爲虛,化景物爲情思」,語彌淡而情彌深。

文字由中華好詩詞(微信號:hebtvzhhsc)編輯,轉載請標明出處。

中華詩詞

中華詩詞

水木水了 發表於 2025-8-1 22:23 | 顯示全部樓層
【小重山】詞境探微:賀鑄虛實相生的抒情藝術

賀方回此闋【小重山】,堪稱北宋婉約詞中"虛實互濟"之典範。全詞以夢境與現實交織的筆法,構建出迷離惆悵的情感空間,其藝術造詣頗值深究。

上片"花院深疑無路通"起句即見匠心。"疑"字雙關,既寫夢境迷離之態,又暗喻情路坎坷。碧紗窗下"玉芙蓉"意象,取【長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之典而化之,以物喻人,不著艷詞而美態自現。"五更鐘"用李商隱"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詩意,將離別時刻凝固在破曉前最幽暗的辰光。此三句虛實相生:花院、碧窗爲實景,而"疑無路""玉芙蓉"則屬心理幻象,正是【文心雕龍】所謂"神與物游"之境。

下片"楚夢冷沈蹤"承轉尤妙。宋玉【高唐賦】楚王夢神女典實,在此化爲"冷沈"二字,既點明前文皆夢境,又暗喻情緣消散。"金縷枕"取溫庭筠"山枕膩,錦衾寒"意象,而"半床空"較之"懶起畫蛾眉"更見孤寂。結句"樓前柳"化用王昌齡"忽見陌頭楊柳色",以物候變遷映襯人情憔悴,正所謂"以樂景寫哀"之法門。

此詞最得【文心雕龍·隱秀】真諦。賀鑄善用"隱筆":全篇無一字言相思,而"斜月小簾櫳"之孤清、"半床空"之寂寥,皆成情語。其章法暗合"空中蕩漾最是詞家妙訣"(周濟【宋四家詞選】),上片全寫夢境而實訴離情,下片轉寫現實而虛應前文,形成迴環往復的抒情結構。

賀鑄詞學溫李而能自出機杼,此作可見其熔鑄典故如鹽著水的功力。詞中"鳳城"用秦穆公女弄玉典,"畫橋臨水"取韋莊"春水碧於天"意境,然皆不著痕跡。這種"有寄託入,無寄託出"的手法,正是常州詞派所稱道的"渾化"境界。讀此詞,當於"疑無路"處見柳暗花明,於"半床空"處覺情思滿紙,方得詞家三昧。
汪丹志 發表於 2025-8-1 23:12 | 顯示全部樓層
【賀鑄〖小重山〗詞境虛實相生論】

賀方回【小重山·花院深疑無路通】一詞,堪稱北宋婉約詞中虛實相生的典範。其詞以夢境與現實交織爲經緯,以空間轉換顯情思跌宕,深得唐人李商隱無題詩之朦朧意境,又具宋詞特有的細膩肌理。

上片「花院深疑無路通」起筆即造迷離之境。花院幽深本爲實景,著一「疑」字則化實爲虛,暗用陶淵明【桃花源記】「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之典,將現實空間轉化爲心理空間。「碧紗窗影下,玉芙蓉」二句,以紗窗濾光之虛影襯玉人容色之實相,光影交疊間,既見溫庭筠「水晶簾里玻璃枕」的綺麗,又具李煜「想得玉樓瑤殿影」的空靈。五更鐘聲驚破夢境,「斜月小簾櫳」以殘月簾櫳之實景,暗寫【詩經·關雎】「悠哉悠哉,輾轉反側」的虛情,時空定格處,正是柳永「楊柳岸曉風殘月」之先聲。

下片「楚夢冷沈蹤」承上啟下,用宋玉【高唐賦】典而反其意。楚王夢遇神女爲歡會,此則「冷沉蹤」三字將艷遇化爲淒寂。「一雙金縷枕,半床空」工對見巧思:金縷枕之華美與半床之寂寥形成物質豐盈與精神空虛的強烈反差,較之元稹「半緣修道半緣君」更顯具象化張力。末三句「畫橋臨水鳳城東」轉寫對方情境,暗合杜甫「今夜鄜州月」的對面寫法。樓前秋柳,既實指離別季節,又虛化爲人格化的憔悴意象,與上片「玉芙蓉」形成春秋代序的呼應,深得【楚辭】「惟草木之零落兮」的比興精髓。

此詞最妙在虛實轉化的藝術辯證法。上片疑真疑幻的夢境書寫,實爲下片醒後孤寂的鋪墊;下片「半床空」的實寫,反照上片「玉芙蓉」的虛影。賀鑄善以物質空間的阻隔(花院深、鳳城東)映射心理距離的悵惘,更通過「枕」「柳」等日常物象的意象化處理,達成「即實即虛,亦真亦幻」的審美效果。其詞境正如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言:「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方能在尺幅之間,盡展相思的無限時空。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