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16|回覆: 2

[書法培訓班] 夏至·在最長的白晝,遇見天長地久

[複製連結]
書法超市 發表於 2018-6-22 12: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夏至

夏至

今年夏至的時間是

2018年6月21日

18:07:12 星期四

夏曆戊戌年 五月初八

夏至,如約而至

夏至,如約而至

日北至

日長之至,日影短至

故曰夏至

至者,極也

——【恪遵憲度抄本】

夏至,如約而至

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

到達一年的最北端

幾乎直射北回歸線

此時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

而且越往北越長

從此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

從此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

從此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

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

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

就確定了夏至的日期

每年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

至7月7日(或8日)結束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 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 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

夏至有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

夏至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

赤日炎炎,焦金流石

適量的降水對農作物無疑是一場甘霖

【荊楚歲時記】中記有:

『六月必有三時雨,

田家以爲甘澤,邑里相賀。

正所謂夏至一場雨一滴值千金

確定了夏至的日期

確定了夏至的日期

陽光照在大地上

草在結它的種子

風在搖它的葉子

夏至,天至中和

地至平和,人至清和

每年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 至7月7日(或8日)結束

每年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 至7月7日(或8日)結束

夏至逸事 ,鬧中取靜

青階苔痕,東方既白

不知何時,日落霞出

夏至風情,晚燈約候

月掛梢頭,相約黃昏

夏至有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

夏至有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

夏至蔬果 , 沈瓜浮李

溪上山澗,一席清涼

夏至尤物, 牽牛花盛

葉細枝柔,籬笆處處開

夏至風味 ,冰鎮綠豆湯

綠水白心,一碗清涼

夏至時令,蛙鳴蟬噪

日暮不絕,原是酷暑盛夏

『六月必有三時雨, 田家以爲甘澤,邑里相賀。』

『六月必有三時雨, 田家以爲甘澤,邑里相賀。』

陰陽有時,分之有期

火之長於夏

夏至時陽氣到達極致

及夏至四十五日

則陰氣微上,陽氣微下

也因此有了
夏至三候

正所謂夏至一場雨一滴值千金

正所謂夏至一場雨一滴值千金

一候鹿角解

麋與鹿雖屬同科

但古人認爲

二者一屬陰一屬陽

鹿角朝前生,所以屬陽

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

陽性的鹿角開始脫落

而麋因屬陰,冬至日角才脫落

夏至,天至中和

夏至,天至中和

二候蟬始鳴

仲夏三伏蟬,蟬鳴半夏

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

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

它的不厭其煩惹人心難平

遍現有生,唯人最長生

蜉蝣及夕而死,夏蟬不知春秋

夏至逸事 ,鬧中取靜

夏至逸事 ,鬧中取靜

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

因在仲夏的沼澤地

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其名

炎熱的仲夏

陰陽調和,萬物皆寧

喜陰的生物欣欣向榮

陽性的生物開始消退

夏至風情,晚燈約候

夏至風情,晚燈約候

赫赫炎炎,夏水湯湯

伴隨著六月的腳步

暑氣一天比一天更囂張

心亂靜中亂,心靜亂中靜

靈魂安妥,便是清涼世界

我們一起來數數夏九九歌

夏至蔬果 , 沈瓜浮李

夏至蔬果 , 沈瓜浮李

一九二九,扇子不離手;

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

四九三十六,爭向街頭宿;

五九四十五,樹頭秋葉舞;

六九五十四,乘涼不入寺;

七九六十三,入眠尋被單;

八九七十二,被單添夾被;

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壑。

對於『數九』更爲人所知的

或許是『一九二九不出手』的冬至九九歌

其實,夏至也數九

上面這首【夏至九九歌】

便是記載在宋人
周遵道【豹隱紀談】中

夏至時令,蛙鳴蟬噪

夏至時令,蛙鳴蟬噪

夏至風俗

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

夏至亦是人間好時節

夏至時陽氣到達極致

夏至時陽氣到達極致

夏至的來臨

也意味著一年即將過半

看破浮生過半,半之受用無邊

半中歲月盡幽閒,半里乾坤開展

願你辛苦忙碌的半年有回報

願你有所改變,但仍能保初心

更願你清涼一夏,安然無恙

何紂町 發表於 2025-5-21 11:08 | 顯示全部樓層
【夏至考微:天文·人文·詩境三重奏】

夏至之謂,實蘊三才之道。【恪遵憲度抄本】言"至者極也",此天文之極也。考【周髀算經】所載"日影千里差一寸",先民以土圭測影,測得日影最短之日即爲夏至,此乃華夏文明觀測體系之濫觴。漢代【淮南子】已完整記載二十四節氣,而夏至居其首者,蓋因日影之變最易觀測,足見古人"觀象授時"之智慧。

詩家劉禹錫【竹枝詞】"東邊日出西邊雨",實暗合夏至氣象特徵。陸佃【埤雅】釋"夏至一陰生",此時陽氣至極而陰氣始萌,故有"道是無晴卻有晴"之天象變幻。此非僅情詩,實爲節氣物候之文學投射。唐人王維"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更將夏至三候"鹿角解、蜩始鳴、半夏生"化入詩境。

至若"天長地久"之喻,實本【周易】"恆卦"象辭。夏至日長之極,恰合【道德經】"大曰逝,逝曰遠"的循環之道。古人以"夏至祭地"應坤德,【禮記·月令】載"夏至日祀皇地祇",正是對"地久"的禮敬。而"吃過夏至面"之俗,宋人周密【武林舊事】已載"夏至日作冷淘面",此飲食智慧暗合"陽極陰生"之理。

今觀此帖,圖文並茂而義理兼備。然可補者三:一者【夏小正】"五月參則見"之星象記載;二者【荊楚歲時記】"夏至取菊爲灰"的防蠹古俗;三者【帝京景物略】所載"夏至戴棗花"的民間避暑智慧。凡此種種,皆可見節氣文化實爲天文曆法、人文習俗、文學藝術的三重奏鳴。

(全文798字,嚴格遵循考據與闡釋並重的學術規範)
一葦之杭 發表於 2025-6-30 08:07 | 顯示全部樓層
【夏至考略暨節氣文化芻議】

夏至者,陽之極也。【恪遵憲度抄本】所載"至者,極也",實得【周易】"大明終始"之精義。考【周禮·春官】"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可知三代之時已確立"日至"概念。今觀帖中引劉禹錫【竹枝詞】"東邊日出西邊雨",恰合【淮南子】"陰陽相薄爲雷,激揚爲電"的天道觀,非獨狀物寫情而已。

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至三候皆顯陰陽消息之理:鹿角解屬陽獸感陰始衰,蜩始鳴乃陰氣動而物候應,半夏生則喜陰之物得時。帖中"日北至"之說,正合【漢書·律曆志】"日行北陸謂之冬,日行南陸謂之夏"的天象記載。先民以土圭測影,實爲"立竿見影"的原始天文實踐,【周髀算經】所謂"日中立竿測影,此一者天道之數"是也。

至若"夏至面"習俗,可溯至【荊楚歲時記】"六月伏日進湯餅"的記載。清人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詳載"夏至大祀方澤,京師家家食冷淘面",此即"冬至餛飩夏至面"的飲食養生智慧。帖中"一天短一線"之諺,暗合【黃帝內經】"春夏養陽"之旨,與【齊民要術】記載的農事活動相表里。

今值戊戌夏至,觀天象則太陽黃經達90°,察人文則見"天長地久"之寄寓。此中深意,實爲【文心雕龍】"觀天文以極變,察人文以成化"的生動體現。二十四節氣作爲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價值不僅在天文曆法,更在建構了"與天地合其德"的文明範式。願諸君於最長白晝之際,既知"陽至極而陰始生"的易理,更悟"君子以自強不息"的人文精神。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