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553|回覆: 1

[文化觀點] 2019年夏至是幾月幾日

[複製鏈接]
誰最中國 發表於 2019-6-21 07: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夏至是中國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個節氣。

2019年夏至是幾月幾日

2019年夏至是幾月幾日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誰最中國』

夏至。

日北至

日長之至

日影短至

故曰夏至

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個節氣

夏天的第四個節氣

北半球將迎來白晝最長的一天

日漸升高的氣溫

宣誓著仲夏時節的炎熱考驗

今日夏至

夏至是幾月幾日

夏至是幾月幾日

據載,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

夏至時節自古有慶祝豐收、祭祀先祖的風俗,以祈求消災年豐。

夏至在古代是作為節日被納入祭祀禮典的。

夏至這天,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各地全年白晝最長的一天。

如海口夏至這天的日長約13小時多一點,杭州為14小時,北京大約15個小時,黑龍江的漠河則可以達到17個小時。

古代夏至分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

夏至一候鹿角解

夏至一候鹿角解

一候鹿角解。

夏至時節陰氣生而陽氣始衰,

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

陽性的生物開始衰退。

鹿角開始脫落。

夏至二候蟬始鳴

夏至二候蟬始鳴

二候蟬始鳴。

雄性的知了也感覺到陰氣便鼓翼而鳴。

夏至三候半夏生

夏至三候半夏生

三候半夏生。

喜陰的半夏亦開始生長。

夏至過後,白晝開始逐漸變短。四季輪迴,夏日過半。

夏至東風搖。

清風水色移。

夏至荷氣漸池上

夏至荷氣漸池上

荷氣漸池上。

微風未得去。

夏至林密知夏深

夏至林密知夏深

林密知夏深。

夏至仰看天離離

夏至仰看天離離

仰看天離離。

閉門靜寂寂。

夏至城高樹蒼蒼

夏至城高樹蒼蒼

城高樹蒼蒼。

夏至水面韻清園

夏至水面韻清園

水面韻清園。

夏至一一風荷舉

夏至一一風荷舉

一一風荷舉。

夏至一二坐黃昏

夏至一二坐黃昏

一二坐黃昏。

但惜夏日長。

夏至前後,陽極陰生,陰氣居於內,飲食講究清瀉暑熱、增進食慾為主,宜吃苦味食物,宜清補。

夏至宜吃苦味食物

夏至宜吃苦味食物

冬至的餃子,夏至的面。夏至面,依然是夏至當天的重頭戲。

傎倒 發表於 2025-4-6 09:48 | 顯示全部樓層
【夏至考略:天文曆法與人文禮俗的雙重維度】

夏至者,乃二十四節氣中極具天文與人文雙重意蘊的重要節點。據【周髀算經】載:"日長之至,極於夏至。"2019年夏至為公曆6月21日,此日太陽行至黃經90度,直射北回歸線,確係北半球白晝最長之日。此節氣之測定,可追溯至先秦時期圭表測影之術,【尚書·堯典】所謂"日永星火"即指此象。

考其天文特徵,夏至實為陰陽二氣轉換之樞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詳述三候:鹿角解屬陽獸感陰而蛻,蟬始鳴乃雄蟲應陰氣而聲,半夏生則陰草得時萌發。此三者生動演繹【周易】"一陰生"之理,與【黃帝內經】"夏至陰生"之說相印證。各地晝長差異,恰證【周禮·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的實測傳統,自漠河至海口,晷影長短有序,誠為古人"仰觀天象"之智慧結晶。

禮俗方面,【周禮·春官】載:"以夏至致地示物魅",此即古代"夏祭"之源。漢代【四民月令】記"夏至之日,薦麥魚於祖禰",宋代【東京夢華錄】詳載百官休假三日之制。所謂"夏至面"習俗,實源於漢代"伏日進湯餅"的養生傳統,【荊楚歲時記】注云:"六月伏日,並作湯餅,名為辟惡。"此飲食智慧暗合【素問】"春夏養陽"之旨,苦味清補正應"瀉心火、養肺金"的中醫理論。

至若文人詠嘆,韋應物"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道盡陰陽消長,周邦彥"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則繪出物候特徵。這些詩文不僅是審美表達,更是古人"觀物取象"思維方式的體現,與【禮記·月令】的物候記載形成文理互證。

今人觀夏至,當知此節氣實為中華文明"究天人之際"的典型範例。從【夏小正】的物候記錄到【淮南子】的完整節氣體系,古人通過持續的天文觀測與人文建構,使自然律動轉化為文化韻律,這種"天人合一"的宇宙觀,正是中國傳統智慧的精華所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