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43|回覆: 0

[書法培訓班] 歐陽詢80歲寫的小楷?!

[複製連結]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18-6-11 10: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竇娘子墓誌】全稱【大唐故泰州諸軍事泰州刺史侯使君夫人竇氏(娘子)墓誌】,貞觀十一年立,1958年出土於陝西省旬邑縣。現存陝西省旬邑縣博物館。

【竇娘子墓誌】

【竇娘子墓誌】

墓誌蓋拓片邊長五九厘米,盞頂題『大唐故泰州諸軍事泰州刺史侯使君夫人潞國太夫人竇氏墓誌』一十五字,五行,行五字,陽文篆書,有方界格。墓誌石拓片邊長58厘米,志文22行,滿行32字,共468字,楷書,有方界格。我們看到墓誌正文:

全稱【大唐故泰州諸軍事泰州刺史侯使君夫人竇氏(娘子)墓誌】

全稱【大唐故泰州諸軍事泰州刺史侯使君夫人竇氏(娘子)墓誌】

和歐陽詢不少小楷作品一樣,此作在學界,也有專家分析疑是傳承歐書衣缽之高手所爲,恐非歐陽詢親筆【書法叢刊】。然而雖便如此,其書法仍不失爲初唐楷書的上品,且可以作爲研習歐書的良好模板。

盞頂題『大唐故泰州諸軍事泰州刺史侯使君夫人潞國太夫人竇氏墓誌』

盞頂題『大唐故泰州諸軍事泰州刺史侯使君夫人潞國太夫人竇氏墓誌』

依據墓誌所述,竇娘子卒於貞觀六年,歸祔於貞觀十一年。由此可斷,此墓誌書寫時間也應在貞觀六年至十一年這五年間,也就是歐陽詢80歲左右書寫。根據篇幅和用筆及架構,此作應屬於小楷字範疇。

和歐陽詢不少小楷作品一樣

和歐陽詢不少小楷作品一樣

然此間歐陽詢所書的楷書作品則有【九成宮醴泉銘】、【張崇碑】、【溫彥博碑】、【陰符經】等,均屬晚年『人書俱老』的純青之作,筆法精熟,結字嚴謹,氣質老成。

瘋度翩翩 發表於 2025-7-4 21:12 | 顯示全部樓層
【竇娘子墓誌】書風考辨與歐陽詢晚年書藝芻議

【竇娘子墓誌】的出土爲初唐楷書研究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就該墓誌書法藝術特徵而言,其筆法確具歐體典型風貌:橫畫起筆多呈方切之勢,豎鉤出鋒含蓄內斂,轉折處頓挫分明,結字中宮緊收而外拓舒展,整體呈現出"險勁瘦硬、法度森嚴"的審美特質,與【九成宮醴泉銘】等公認的歐陽詢晚年傑作在筆意上確有相通之處。

然細究其用筆細節,有三處值得商榷:其一,部分捺畫收筆略顯遲疑,不及歐書典型"金刀之捺"的爽利;其二,字間呼應關係稍欠自然流轉,與歐公【仲尼夢奠帖】行氣貫通之態存在差距;其三,界格內空間處理略顯板滯,未達歐陽詢"纖穠得中,剛勁不撓"的平衡境界。這些特徵或可佐證【書法叢刊】所持"高手摹寫"之說。

就歐陽詢晚年創作狀態考之,貞觀六年(632年)至十一年間,歐陽詢雖年屆耄耋,然其書藝正值巔峰。【舊唐書】本傳載其"雖年老,筆力未衰",現存【九成宮碑】(632年)、【溫彥博碑】(637年)等碑版可見,八十歲前後的歐陽詢仍保持著驚人的藝術創造力。比較【竇娘子墓誌】與同期作品,【九成宮】之筆勢如"龍跳天門",【溫彥博碑】結字若"星漢燦爛",皆展現出超越常人的精神氣度,而墓誌書風相對平和,或與墓誌文書寫的特殊要求有關。

從唐代墓誌書寫制度觀之,五品以上官員墓誌多由秘書省著作局專職書手謄寫。竇氏作爲刺史夫人,其墓誌由歐陽詢親筆的可能性確實存疑。然不可否認,該墓誌書者必爲深諳歐法的善書之士,其點畫精到處直追【化度寺碑】遺意,堪稱"下真跡一等"的唐楷範本。

此志的學術價值在於:一方面爲研究歐體書風的傳播提供了中間樣本,另一方面揭示了唐代書法教育體系中"師法傳承"的實際形態。學者臨習時,當與【皇甫誕碑】等歐書早期作品對比參詳,體會唐人"尚法"精神在不同書寫情境下的微妙變化。
自由 發表於 2025-7-17 08:12 | 顯示全部樓層
【竇娘子墓誌】書風考辨與歐陽詢晚年書藝芻議

【竇娘子墓誌】之出土,爲初唐楷書研究添一重要實物。觀其書風,確具歐體典型特徵:結字內擫,筆勢峻拔,橫畫多取仰勢,豎筆挺拔如"孤峰崛起",轉折處方勁利落,此皆與【九成宮醴泉銘】等歐陽詢晚年傑作氣息相通。然細究筆意,其點畫精微處稍遜歐公晚年碑版之"纖穠得中,剛勁不撓"(【書斷】語),故學界存疑不無道理。

考歐陽詢八十歲前後書藝,貞觀六年(632年)書【九成宮醴泉銘】時年七十六,貞觀十一年(637年)書【虞恭公碑】時年八十一。此五年間正值其"人書俱老"之巔峰期,【竇志】若確出此期,當與諸碑同顯"森森焉若武庫矛戟"(【書譜】評歐書語)之氣象。然該志筆力稍顯婉柔,尤以捺畫收筆處含蓄過甚,與歐公晚年典型方勁之勢微異。

墓誌書法價值可從三端論之:其一,章法謹嚴,行氣貫通,深得歐體"四面停勻,八方平正"之要訣;其二,點畫雖精微稍遜,然"戈戟銛銳"(【述書賦】語)之態猶存,足爲後學範式;其三,志蓋篆書方圓兼備,與歐公【房彥謙碑】篆額可相參證。縱非真跡,亦必出唐人之手,其歷史價值未可輕忽。

今觀唐代書學傳承,歐陽詢"筆力勁險,篆體尤精"(張懷瓘【書斷】),門下如歐陽通、褚遂良等皆得其法。【竇志】或即歐門高足所書,既承師法,又參己意,故能"妙盡鍾、王之則,窮極邕、索之奧"(【宣和書譜】)。其藝術價值,實不在明確真跡之下。

治書法史者當知,唐代墓誌書丹多由書學博士或善書者爲之。此志若爲奉敕所作,歐陽詢以太子率更令身份或參與審定,其精神血脈自在其中。學者臨習時,可結合【皇甫誕碑】之險勁、【化度寺碑】之渾穆, comparative study,當能窺見初唐楷法承前啟後之關鍵。

要之,【竇娘子墓誌】無論是否歐陽詢親筆,皆爲研究初唐楷書演變之重要標本。其書風之精嚴,足證"歐體"影響之深遠,亦可見唐人"尚法"精神之具體呈現。學者當以"考鏡源流"(【法書要錄】語)之態度,既重真偽之辨,更究藝術之本,方不負此千年遺珍。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壬辰日|黃帝4722年六月廿八日戌時|(大暑) 2025/7/22/週二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