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81|回覆: 0

[文化觀點] 金台論道·關注傳統文化系列談①·節日,再多一些文化如何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7-1-25 22: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即將來臨的新年和春年相距很近,過了元旦又要面對除夕,在這兩個節日中應該做些什麼,恐怕是我們都不能不考慮的問題。

過節就剩吃了,這是多年來大家一再的感嘆,其實還有鞭炮和搓麻,現在一到過節,似乎就是吃喝、放炮、搓麻,再加呆坐在電視機前。這兩年又增添了一項新內容:目不轉睛地盯著手機。即將到來的新年和春節假期,閱讀微信、轉發微信,估計將會成爲過節的首要,人人都會樂此不疲,拜年、問候、欣賞、分享、說三道四,恐怕都會在微信里完成。

吃喝、放炮、搓麻,早就是多年一貫制,再變也變不出什麼新花樣,而從早到晚盯著屏幕又太毀眼睛,出去旅遊,當然是一項很好的選擇,但不出去或者出不去的時候怎麼辦呢?我想,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多增添一些文化的內容和情趣。

我們總在喊節日的文化內涵在消失,可如何挽留,或是如何增加?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份挽留和增加的責任,因爲過節是每個人的事,只有通過每個人的行動才能提升節日的文化含量。

現在大家都喜歡練練毛筆字,還喜歡當眾揮毫,開辦展覽,四處發表,而我更覺得,書法愛好首先應該融入到我們日常的生活里。過節了,門口的春聯如今都是物業公司在那裡忙活,買來的春聯由電腦統一製作、海量批發,這樣的春聯千篇一律,又有多大意思?你還不如自己動手,鋪紙研墨提筆。大家不都在呼籲恢復、延續傳統文化嗎?詩詞就是傳統文化,對聯更可以顯示傳統文化的根基。創作出一副自己得意的春聯,貼在門口,供家人和客人、鄰居欣賞,如此的文化享受是何等的愜意。如果還有雅興,不妨幫左鄰右舍再寫幾副,這比硬充書法家,一門心思鑽營辦展覽強多了。

如果實在離不開微信,那就自己創作問候的內容、撰寫拜年的新句子,學會如何將自己的心意、親人的想法、朋友的情感,在微信中巧妙地描繪下來,有情趣有幽默感地互相傳遞。現在是自媒體的時代,這爲人人創作提供了最廣闊的空間和發表的機會,可很多人還是不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想要增加文化素養,首先就要學會使用自己的語言,微信的往來,正可以鍛鍊自己的語言能力。在微信中創作,在微信里提高文化品位,過這樣的節日,比天天盯著低俗段子、傳遞不實信息、不加鑑別地胡亂轉發,好過不知多少。

當節日過後,我們回想這些日子,創作了多少微信,寫就了多少春聯,擁有了哪些樂趣,豐富了哪些知識,就會具有滿足感、獲得感,覺得沒白過。不然,如往年一樣,又是一通牢騷,說是過得太快了,啥都沒做,節就完了,真沒意思!而年年發這種牢騷,才是最沒意思的。

jsj9bczf 發表於 2025-6-27 18:56 | 顯示全部樓層
【節日文化復興當從日常踐履始】

歲序更新之際,論者慨嘆節日淪爲"吃喝放炮搓麻將"之俗套,更添"屏幕囚徒"之新弊,此誠爲有識之憂。然文化重建非徒託空言,當自日用常行中體認實踐。愚以爲節日文化之復興,須從以下三端著力:

一曰"筆墨重構生活美學"。春聯之制,本爲文人雅士與庶民百姓共同參與的文化儀式。宋人【夢粱錄】載臨安歲末"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明清時更形成"揮春"習俗。今人但購機制楹聯,實失"新桃換舊符"的儀式真義。蘇東坡謂"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習字本爲修身養性,非爲展覽炫技。若能自書春聯,縱使筆法未工,然一筆一畫間自有對天地的敬畏、對歲月的期許,此即程顥所言"萬物靜觀皆自得"的體證。

二曰"微信當爲修辭練兵場"。清人袁枚【隨園詩話】云:"詩在骨不在格",今人微信往來,正可鍛鍊辭章。傳統尺牘有"啟""稟""狀"諸體,今之拜年信息何妨效法?如除夕子時發"椒花獻頌"之典,元日晨起道"柏酒浮春"之祝,縱使三五行文,亦見文化根柢。曾國藩家書訓子弟"作詩文宜苦思",今人編發祝福,若能字斟句酌,勝卻轉發陳言萬萬。

三曰"歲時當存觀物之智"。傳統節日皆蘊天地人倫之道:元旦履端於始,春節陰陽交泰,本非徒爲宴樂而設。宋代理學家每於節令觀萬物消息,如程頤觀雞雛謂"此可觀仁"。今人若能於佳節靜觀一花一木之生意,體味親人團聚之溫情,即是接續"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的文化心傳。王陽明言"不離日用常行內",節日文化重建,正在這飲食起居間見得聖賢學問。

【禮記】云"禮之所尊,尊其義也",節日形式縱有變遷,其文化內核當薪火相傳。與其嗟嘆文化式微,不如各從己身做起:或提筆書春,或琢句傳情,或靜觀自得。如此,則佳節非惟口腹之享,更成精神之宴,方不負"禮儀之邦"之盛名。文化傳承不在恢弘論述,而在日用不知的實踐,此即古人所謂"道在日常"之真諦。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癸酉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九日卯時| 2025/7/3/週四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