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736|回复: 0

[成语典故] 名落孙山

[复制链接]
无端 发表于 2016-9-22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名落孙山》相关人物

孙山,宋朝吴国人(今苏州一带),是个能言善辩的才子,故事“名落孙山”就是来介绍他的能言善辩的。

《名落孙山》涵义

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名落孙山》出处

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讬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名落孙山》辨析

《名落孙山》读音:míng luò sūn shān

《名落孙山》近义词:一败涂地

《名落孙山》反义词:金榜题名、名列前茅、鳌头独占、独占鳌头、平分秋色

《名落孙山》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名落孙山》造句

1、在高考的激烈竞争中,我名落孙山

2、很惭愧,这次高考我名落孙山了。

3、这次高考,她虽然名落孙山,但她并没有灰心丧气,决定复习一年再考。

4、你平时不努力,难怪几次考试都名落孙山

5、一次物理月考成绩发下来,最擅长物理的我,竟然名落孙山,我沮丧地躲到校园的一片小树林里低头哭了起来。

6、他成绩那么好,却名落孙山,真是令人感到意外。

7、这次入学考试他虽名落孙山,但他并不气馁。

8、我已有心理准备,此次考试纵然名落孙山,也不气馁。

9、参加考试,即使名落孙山,也不应灰心,再接再厉,下次再来!

《名落孙山》成语典故:

在我国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孙山的才子,他为人不但幽默,而且很善于说笑话,所以附近的人就给他取了一个‘滑稽才子’的绰号。

有一次,他和一个同乡的儿子一同到京城,去参加举人的考试。放榜的时候,孙山的名字虽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而那位和他一起去的那位同乡的儿子,却没有考上。不久,孙山先回到家里,同乡便来问他儿子有没有考取。孙山既不好意思直说,又不便隐瞒,于是,就随口念出两句不成诗的诗句来:‘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解元,就是我国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举人第一名。

而孙山在诗里所谓的‘解元’,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举人。他这首诗全部的意思是说:‘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而令郎的名字却还在我孙山的后面。’从此,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把投考学校或参加各种考试,没有被录取,叫做‘名落孙山’。

《名落孙山文言文》:

宋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名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名落孙山白话文》:

宋朝有一个叫孙山的滑稽才子。孙山去省城参加科举,同乡人托付儿子与孙山一同前往。同乡人的儿子未中,孙山的名字虽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孙山先回到家里。同乡便来问他儿子有没有考取,孙山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名落孙山》成语接龙:

名落孙山→山重水复→复蹈前辙→辙乱旗靡→靡有孑遗→遗风余习→习惯自然→然糠自照→照猫画虎→虎视眈眈→眈眈逐逐→逐句逐字→字斟句酌→酌古参今→今是昔非→非分之念→念念有词→词穷理极→极智穷思→思贤如渴→渴而穿井→井渫不食→食不求甘→甘雨随车→车马填门→门衰祚薄→薄情无义→义形于色→色胆迷天→天香国色→色厉胆薄→薄暮冥冥→冥顽不灵→灵蛇之珠→珠圆玉润→润屋润身→身远心近→近交远攻→攻城野战→战战兢兢→兢兢翼翼→翼翼小心→心腹之忧→忧深思远→远不间亲→亲上做亲→亲仁善邻→邻女詈人→人约黄昏→昏昏噩噩→噩噩浑浑→浑浑沉沉→沉浮俯仰→仰不愧天→天之戮民→民贼独夫→夫子自道→道貌俨然→然荻读书→书香人家→家传户颂→颂德歌功→功高望重→重义轻财→财运亨通→通宵彻旦→旦夕之间→间不容发→发号布令→令人作呕→呕心沥血→血性男儿→儿女英雄→雄辩高谈→谈过其实→实偪处此→此唱彼和→和风细雨→雨愁烟恨→恨如头醋

 
黄池母 发表于 2025-7-25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释"名落孙山"兼论科举文化意蕴》

"名落孙山"典出宋人范公偁《过庭录》,其事虽简,然深具科举时代之文化密码。孙山以"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二语,既守君子之道不妄言,又存乡邻之谊不阿谀,诚可谓"谑而不虐"(《诗经·卫风》注)。此中智慧,非独在言辞之巧,更在处世之达。

考其制度背景,宋代科举已臻完备,《宋史·选举志》载"三年大比"之制,每科取士不过数百。孙山缀于榜末,恰如苏洵《上欧阳内翰书》所云"侥幸一第",然其能以谐语化解尴尬,正见宋人"以文为戏"(苏轼语)的处世哲学。此典故所以流传千年,实因它准确击中了科举时代士人的集体焦虑——范进中举而疯,周进撞号板而泣,皆可视作"孙山现象"的极端注脚。

至若语言艺术,孙山所创十四字诗,暗合"春秋笔法"之妙。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论宋人语言艺术,谓其"婉而多讽",此语正可为孙山作注。其"更在孙山外"之"更"字,尤见炼字功夫,较之后世"名落孙山"的直白表述,更多三分文人雅趣。

今人用此成语,多取《现代汉语词典》"考试不中"之义,然失其原典之温厚。观当下教育语境,"名落孙山"已渐异化为功利主义的测量标尺,与古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语)的科场心态相去甚远。当知孙山故事本旨,不在渲染得失,而在彰显面对挫折的智慧与幽默。

故曰:读"名落孙山",当于科举制度的宏大叙事外,更见个体生命在体制缝隙中的灵动。此成语历千年而不衰,恰因其既承载着制度性的集体记忆,又保存着超越时代的处世哲学。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戊戌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四日申時| 2025/7/28/週一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