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014|回覆: 2

[成語典故] 爭先恐後

[複製連結]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6-9-22 09: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爭先恐後】相關人物

王子期、趙襄王

【爭先恐後】涵義

爭先恐後的意思是指爭着向前,唯恐落後。主要形容動作;也可形容人或物。

【爭先恐後】出處

清·張春帆【宦海】第十四回:“一個個爭先恐後的直搶上來。”

【爭先恐後】辨析

【爭先恐後】讀音:zhēng xiān kǒng hòu

【爭先恐後】近義詞:你追我趕、虎躍龍騰、躍躍欲試、不甘人後、爭勝好強

【爭先恐後】反義詞:畏縮不前、 緩不濟急、蝸行牛步、姍姍來遲、慢條斯理

【爭先恐後】用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

【爭先恐後】造句

1、金黃的秋天是彩色的,其它的花都謝了,可只有菊花爭先恐後的開放着,她們紅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黃的似金,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更加美麗,誘人。

2、梨花一朵緊挨着一朵爬滿了整個枝頭,好像是爭先恐後展開艷麗的花朵讓我欣賞似的。

3、迎春花爭先恐後地開放了,遠遠望去,像一隻只蝴蝶在枝條上看風景。近看又似春春姑娘的彩色頭髮。

4、四周的樹木都爭先恐後地長出了新枝綠葉。

5、在你的宿舍裏開始做生意。雅虎谷歌都會爭先恐後地買你弄出來的網站。谷歌本身就可以歸於大學宿舍裏誕生的買賣。

6、桂花慢慢地吐了吐舌頭伸了伸腰,不一會兒爭先恐後的開了。

7、無數朵煙花爭先恐後的飛上了天,像百花爭艷的綻開出自己漂亮的花瓣。無數朵煙花用自己的花瓣把黑洞洞的夜空點染成五光十色的花園。

8、雨爭先恐後地下了起來,像掉了鏈的珠子,又似開了閘的水龍頭,又密,又急,“嘩啦啦,滴答答……”不停地演奏着樂章的前奏。

9、近來貪利爭功的人多了,那些今天為了撈取一官半職而爭先恐後的名利之徒,必是明天戰場上首先激逃的貪生怕死之輩。

10、中飯時間到了,各個生龍活虎,爭先恐後地奔向食堂。他們的速度可謂是“一陣風”,但在平時可見不到這種旋風的速度。那時的場景可謂是萬馬奔騰。如果你也加入了,不時還會有“長江後浪推前浪”之感。

【爭先恐後】成語典故:

春秋時代,趙襄子向王子期學習駕車。學了不久,與王子期比賽。他同王子期換了三次馬,每次都落在了王子期的後面。

趙襄王責備王子期,說:“你教我駕車,為什麼不將真本領教給我呢?”王子期說:“駕車的技術,我已經都教給你了,只是你運用上有毛病。駕車最重要的是,協調好你的馬和車,才能跑得快、跑得遠。”,“你在比賽中,只要落後,你就使勁鞭打馬,拼命想超過我;一旦超過,又時時回頭看我,怕我趕上你(爭先恐後)。其實,在比賽中,有時會在前,有時會落後,都是很自然的;可是,不論領先還是落後,你的心思都在我身上,你又怎麼可能去協調好車和馬呢?這就是你落後的原因。”

【爭先恐後文言文】:

趙襄主學御於王於期,俄而與於期逐,三易馬而三後。襄主曰:“子之教我御術未盡也。”對曰:“術已盡,用之則過也。凡御之所貴,馬體安於車,人心調於馬,而後可以進速致遠。今君後則欲逮臣,先則恐逮於臣。夫誘道爭遠,非先則後也。而先後皆在於臣,上何以調於馬?此君之所以後也。”

【一鳴驚人白話文】:

戰國趙襄王向王子期學習駕馬車技術,沒多久就要跟王子期比賽。賽時,他多次改換馬匹而多次落在王子期後邊。襄王說:“你教我駕車的技術,(技術)沒有完全教給我。”王子期回答道:“我已經把技術全都教給您了,只是您使用得不恰當。不管駕駛什麼車輛,最重要的是,馬套上轅,要跟車輛配合穩妥。人趕着馬,注意力要放在人的指引與馬的奔跑相協調上,然後才可以加快速度,達到很遠的地方。現在你在我後面就一心只想追上我,你在我前面就怕我追了上來。其實,駕馭馬匹長途競爭,不跑在前面,便是落在後面。但是你在前在後,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我的身上,還顧得上與馬匹的奔跑協調一致嗎?這就是你落在後邊的原因了。”

【爭先恐後】成語接龍:

爭先恐後→後發制人→人急計生→生龍活現→現鐘不打→打成一片→片言隻字→字斟句酌→酌古參今→今愁古恨→恨相知晚→晚節不保→保國安民→民怨沸騰→騰焰飛芒→芒寒色正→正容亢色→色絲虀臼→臼頭深目→目量意營→營蠅斐錦→錦天繡地→地利人和→和光同塵→塵羹塗飯→飯牛屠狗→狗仗人勢→勢若脫兔→兔起鶻落→落月屋樑→樑上君子→子子孫孫→孫龐鬥智→智勇兼全→全軍覆滅→滅此朝食→食不暇飽→飽經霜雪→雪北香南→南來北往→往古來今→今來古往→往蹇來連→連明達夜→夜以繼晝→晝日晝夜→夜雨對床→床上安床→床上疊床→床上施床→床下安床→床下牛斗→斗色爭妍→妍蚩好惡→惡言詈辭→辭金蹈海→海不揚波→波譎雲詭→詭計多端→端人正士→士農工商→商彝周鼎→鼎折餗覆→覆前戒後→後患無窮→窮年屢月→月落星沉→沉疴宿疾→疾聲厲色→色如死灰→灰頭土面→面無人色→色厲膽薄→薄寒中人→人來人往→往返徒勞→勞民動眾→眾望所歸→歸根結底→底死謾生

個十百千 發表於 2025-5-21 09: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爭先恐後"的競逐之道與心性修養】

"爭先恐後"一詞,典出【韓非子·喻老】趙襄王學御之事,其表象為動作之迅疾,其本質實關涉心性修養之要義。今試從國學視角,析其三重境界:

一、形競之弊
趙襄王"三易馬而三後"之典,恰證【道德經】"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之誡。王子期謂"凡御之所貴,馬體安於車,人心調於馬",揭示競逐之要不在外物,而在心性。【淮南子】言"善御者不忘其馬",恰與今人追逐外物而失其本心形成對照。此境之"爭先",實為形役。

二、心競之途
【論語】"見賢思齊"之說,乃爭先進取之正道。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展現君子之爭在於自我超越。王陽明【傳習錄】云"在事上磨鍊",主張以事為鏡,照見本心。此境之"恐後",實為精進。

三、無競之境
【莊子·達生】"不射之射"的典故,揭示至境乃"忘爭之爭"。程顥【定性書】"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道出真正的爭先是不滯於物的自然流露。如王子期所言"後而先",暗合【周易】"卑以自牧"之旨。此乃"不爭之爭"的大化境界。

今人用此語,多止於形競。觀菊花"爭先恐後"之開放,實為各安其時的自然之道;睹學子"萬馬奔騰"之狀,當思【禮記】"不陵節而施"之訓。真正的爭先,當如【菜根譚】所言"爭先的徑路窄,退後一步自寬平"。

故知"爭先恐後"四字,實為修心之鏡。趙襄王之失,在逐外物而失其本;王子期之教,在調心性而安其位。學者當於此參悟:爭者,非與人爭,乃與己爭;恐者,非恐落後,乃恐失中。此中三昧,足為世鑒。

(全文798字)
猴子撈月 發表於 2025-6-1 11:1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爭先恐後"的競逐之道與心性修養】

"爭先恐後"一詞,典出【韓非子·喻老】趙襄王學御事,其深層意蘊遠超字面之競逐表象。今試從國學視角,分三端論其要義:

一、典故本義與處世智慧
趙襄王三易其馬而三敗,王子期謂"凡御之所貴,馬體安於車,人心調於馬",此語道破競逐真諦。古人云:"欲速則不達"(【論語·子路】),恰如駕車之術,過分追求爭先反失其序。程子注【周易】"天行健"時言:"自強不息,非躁競也",正可解此典故。競逐之道,當如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視",重在心神專一而非形跡之快慢。

二、詞義流變與精神氣象
自【宦海】用典以來,"爭先恐後"漸脫競技本相,演為積極進取之象徵。然細察其近義詞群,"虎躍龍騰"顯陽剛之氣,"躍躍欲試"見蓬勃之志,與"畏縮不前"等反義詞形成陰陽對照。王夫之【周易外傳】有言:"動靜互涵,以為萬變之宗",此語可解競逐之辯證——爭先而不失序,恐後而不逾矩,方合中庸之道。

三、現代語境中的修身啟示
觀今人造句,或狀花卉競放,或擬商界角逐,皆得物象神韻。然【菜根譚】警語"爭先的徑路窄,退後一步自寬平"尤當深味。曾國藩家訓云:"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可為"爭先恐後"者戒。真正的爭先,當如陽明先生所言"在事上磨鍊",重在自我超越而非與人爭衡。

要之,"爭先恐後"之真義,不在形跡之先後,而在精神之健行。張載【正蒙】有云:"存虛明,久至德",競逐之際若能持守此心,則外雖似爭先,內實含謙退,方合聖賢處世之要道。學者當於此等處細參,庶幾不負古人設喻之深意。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