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81|回覆: 0

[成語典故] 一字千金

[複製連結]
無端 發表於 2016-9-18 08: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字千金】相關人物

呂不韋(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呂氏,名不韋,衛國濮陽(今河南省安陽市滑縣)人。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國丞相。

【一字千金】涵義

增損一字,賞予千金。稱讚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一字千金】出處

【史記·呂不韋列傳】:“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南朝·梁·鍾嶸【詩品·古詩】:“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唐朝·權德輿【馬秀才草書歌】:“變化縱橫出新意,眼看一字千金貴。”

【一字千金】辨析

【一字千金】讀音:yī zì qiān jīn

【一字千金】近義詞:字字珠璣、擲地有聲、生花妙筆、一言九鼎、一字千鈞、一字一珠、一字連城

【一字千金】反義詞:一文不值

【一字千金】用法:主謂式,作定語、賓語

【一字千金】造句

1、魯迅先生的雜文,含義極深,真可謂一字千金

2、所以說簽合同“一字千金”,消費者一定要仔細仔細再仔細。

3、這篇文章寫得極好,情采並茂,真可說是一字千金

4、這是顏真卿的手稿,自是一字千金,價值非凡。

5、他的作品原本無人青睞,哪知成名之後,一字千金,洛陽紙貴。

6、萬貫家財,不如一技在身。滿腹經綸,不如一善在心。高談闊論,不如一言九鼎。長篇累牘,不如一字千金

7、歐陽中石先生是中國當代着名的書法家,他的作品可以說是一字千金

8、今天在古董拍賣會場上,某些名人的書法作品以高價賣出,真可說是一字千金

9、一言九鼎,一字千金。千槌打鑼,一槌定音。

【一字千金】成語典故:

戰國末期,大商人呂不韋作了一筆中外歷史上最大的投機生意。他不惜散盡千金,把在趙國做人質的秦國王子異人立為秦國國君。異人當了秦王之後,為報答呂不韋的恩德,封呂不韋為丞相。

由一個商人搖身一變,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顯赫人物,成了進退百官的權威,朝中的大小官員嘴上不說,心裏卻很不服氣。呂不韋也知道他的政治資望太淺,人們可能在私下議論,他覺得提高聲望是讓人們服氣的最好辦法。但怎樣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時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呂不韋為這件事大傷腦筋,召集門客進行商議。

有人說:“我們知道孔子的名聲很好,那是因為他寫了部叫【春秋】的書,孫武能當上吳國的大將,是因為吳王先看了他寫的【孫子兵法】,我們為什麼不能寫部書,既能揚名當世,又能垂範後代呢?”

呂不韋認為這個辦法很好,命令門客立即組織人員撰寫。

呂不韋當時有三千門客,很快寫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書名提作【呂氏春秋】。書寫成後,呂不韋命令把全文抄出,貼在咸陽城門上,並發出佈告:“誰能把書中的文字,增加一個或減少一個,甚至改動一個,賞黃金千兩。”

佈告貼出許久,人們畏懼呂不韋的權勢,無人來自討沒趣。於是“一字千金”的佳話便留傳至今。

【一字千金文言文】:

當是時,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趙有平原君,齊有孟嘗君,皆下士喜賓客以相傾。呂不韋以秦之強,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致食客三千人。是時諸侯多辯士,如荀卿之徒,著書布天下。呂不韋乃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記、二十餘萬言。以為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一字千金白話文】:

在那時魏國有信陵君,楚國有春申君,趙國有平原君,齊國有孟嘗君,他們都禮賢下士,結交賓客,並在這方面要爭個高低上下。呂不韋認為秦國如此強大,把不如他們當成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所以他也招來了文人學士,給他們優厚的待遇,門下食客多達三千人。那時各諸侯國有許多才辯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書立說,流行天下。呂不韋就命他的食客各自將所見所聞記下,綜合在一起成為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多萬言。自己認為它完整地記載了天地萬物和從古到今的事,所以號稱【呂氏春秋】。並將【呂氏春秋】張布在咸陽集市的門口,在它上邊懸掛千金,遍請諸侯各國的游士賓客,若有人能增或刪一字,就給予一千金的獎勵。

【一字千金】成語接龍:

一字千金→金釵換酒→酒色財氣→氣貫長虹→虹銷雨霽→霽月光風→風和日暖→暖衣飽食→食子徇君→君聖臣賢→賢賢易色→色飛眉舞→舞鳳飛龍→龍心鳳肝→肝腸寸斷→斷袖之寵→寵柳嬌花→花枝招展→展翅高飛→飛土逐害→害人不淺→淺嘗輒止→止沸益薪→薪桂米珠→珠盤玉敦→敦詩說禮→禮崩樂壞→壞法亂紀→紀群之交→交臂相失→失張失志→志大才疏→疏水簞瓢→瓢潑大雨→雨露之恩→恩逾慈母→母難之日→日炙風篩→篩鑼擂鼓→鼓唇咋舌→舌戰群儒→儒雅風流→流言風語→語重情深→深閉固距→距人千裏→裏勾外連→連鑣並駕→駕鶴成仙→仙露明珠→珠連璧合→合眼摸象→象齒焚身→身後蕭條→條分縷析→析毫剖芒→芒屩布衣→衣不重采→采椽不斫→斫輪老手→手不釋卷→捲土重來→來之不易→易同反掌→掌上觀紋→紋絲不動→動人心魄→魄盪魂搖→搖鵝毛扇→扇枕溫被→被髮佯狂→狂濤巨浪→浪蘂浮花→花團錦簇→簇錦團花→花燭洞房→房謀杜斷→斷子絕孫→孫龐鬥智→智小謀大

 
真衣 發表於 2025-7-27 22:0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一字千金"的文化內涵與歷史流變】

"一字千金"作為漢語成語之瑰寶,其文化意蘊遠非字面賞格所能涵蓋。本文將從文字崇拜傳統、政治文化心理及文學批評標準三重維度,解析這一成語的深層價值。

一、文字崇拜的儀式化表達
呂不韋"懸金市門"之舉,實為先秦"敬字"傳統的極端呈現。【淮南子·本經訓】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可見文字在華夏文明中自始即具神聖性。呂不韋以千金為質,非獨炫富,乃通過貨幣量化構建文字權威,這種將文化資本轉化為政治資本的策略,恰體現戰國末期"士"階層崛起的時代特徵。值得注意的是,【呂氏春秋】作為集體著述,其"不可增損"的宣稱,本質上是通過文字完美性來確立思想權威。

二、政治修辭的隱喻系統
在權力場域中,"一字千金"演變為政治話語的精密編碼。班固【漢書·藝文志】言"書同文"為秦政要務,文字統一實為權力集中的象徵。呂不韋以丞相之尊推行文字完美主義,暗合法家"以刑去刑"的治理邏輯——文字不可更改正如律令不容置疑。後世將"一字千金"與"一言九鼎"並稱,揭示出漢語政治話語中"文—言—權"的三位一體結構。

三、文學批評的美學尺度
鍾嶸【詩品】將"一字千金"引入文論,標誌着該成語從政治話語向美學標準的轉化。劉勰【文心雕龍·鍊字】篇所謂"富於萬篇,貧於一字",正是此標準的延伸。唐宋以降,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賈島"推敲"典故,皆體現文人群體對文字精確性的宗教式追求。這種審美取向發展至清代,形成桐城派"義理、考據、辭章"三位一體的文論體系。

結語:
"一字千金"的現代意義已超越其歷史語境,成為衡量文化產品價值的永恆尺度。在信息爆炸的當代,這個誕生於竹簡時代的成語,反而凸顯出文字稀缺性的珍貴。它提醒我們:真正的文化創造,從來不是以字數衡量的。
熊此方 發表於 2025-7-29 15:4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一字千金"的文化意蘊與歷史流變】

"一字千金"作為漢語成語譜系中的瑰寶,其文化內涵遠超出字面價值。本文將從語源學、文化傳播學及書法美學三重維度,對此典故進行專業闡釋。

一、語源學的雙重印證
【史記·呂不韋列傳】所載"懸千金其上"的典故,實為戰國時期特殊的文化政治現象。呂不韋以"千金易一字"的極端方式,既是對【呂氏春秋】文本自信的宣示,更是戰國養士文化中"以文立威"的政治策略。值得注意的是,南朝鐘嶸【詩品】將"一字千金"引入文學批評領域,標誌着該成語從政治話語向美學話語的轉型。唐代權德輿【馬秀才草書歌】則完成書法藝術的嫁接,形成"文-詩-書"三位一體的語義網絡。

二、文化傳播的範式轉換
該成語的歷時性演變呈現"三級跳躍"特徵:戰國時期作為政治資本(呂不韋),六朝時期轉為文學標準(鍾嶸),唐代以後拓展至藝術領域(權德輿)。這種語義遷移折射出中國傳統文化評價體系的共性——以物質價值比擬精神創造,形成獨特的"文化估值"傳統。近義詞"字字珠璣"側重形式美感,"一言九鼎"強調話語權威,而"一字千金"則實現了審美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

三、書法美學的現代啟示
在當代語境中,"一字千金"的實踐意義尤為凸顯。顏真卿手稿的文物價值、歐陽中石書法的市場價值,本質上都是傳統文化"以字載道"觀念的現代表達。這種價值評判機制包含三重標準:筆墨功力(技)、氣韻風骨(藝)、人格修養(道)。正如王羲之【書論】所言:"凡書貴乎沉靜","一字千金"的終極指向,實為文化創造中"人書合一"的至高境界。

結語:
該成語猶如多稜鏡,折射出中國文化"重文"傳統的深層結構。從呂不韋的政治博弈到當代藝術市場,其語義流變恰似一部微縮的文化史。在數碼化書寫泛濫的今天,"一字千金"所蘊含的慎思明辨精神,更值得當代人深思。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