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76|回覆: 0

[成語典故] 不屈不撓

[複製連結]
無端 發表於 2016-9-11 06: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不屈不撓】相關人物

王商(?-前25年),西漢後期大臣,為人敦厚,因不滿大將軍王鳳專權,與其不和。前25年,王商被彈劾免相,三日後去世,諡號戾。

【不屈不撓】涵義

屈:屈服;撓:彎曲。比喻在壓力和挫折面前不屈服,表現十分頑強。

【不屈不撓】出處

【漢書·敘傳下】:“樂昌篤實,不橈不詘。”

【不屈不撓】辨析

【不屈不撓】讀音:bù qū bù náo

【不屈不撓】近義詞:勇往直前、再接再厲、至死不屈、堅忍不拔、百折不撓

【不屈不撓】反義詞:卑躬屈膝、奴顏婢膝

【不屈不撓】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不屈不撓】造句

1.企業發展就是要發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銳的嗅覺;二是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三是群體奮鬥的意識。

2.一個男人,他的好應該像磐石一樣,貫徹始終,任憑風風雨雨,不屈不撓,目空一切,傲然挺立。

3.我很清楚,前途並不屬於那些猶豫不決的人,而是屬於那些一旦決定之後,就不屈不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人。

4.狼之所以個個頑強,不屈不撓,不是因為狼群裏沒有"漢奸"和軟蛋,而是因為殘酷的草原環境,早把所有的孬種徹底淘汰了。

5.朋友,堅定地相信未來吧,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相信戰勝死亡的年輕,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6.一個男人,好應該像磐石一樣,貫徹始終,任憑風風雨雨,不屈不撓,目空一切,傲然挺立。

7.對於不屈不撓的人來說,沒有失敗這回事。

8.如果註定我此生命途多舛,那就讓我用一生來詮釋不屈不撓

9.重要的是要有分辨不可能與可能的能力。若只是單純的困難,那秉着堅持不懈和不屈不撓的精神,總會船到橋頭自然直的。

10.革命先烈為了心中理想在艱難困苦中不屈不撓,甚至甘願捨生取義的大無畏精神深深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不屈不撓】成語典故:

漢成帝時期,丞相王商為人正直,敢於同惡勢力在不屈不撓的鬥爭,他力勸漢成帝不要聽信大將軍王鳳的謠言帶頭去避難,受到漢成帝的表彰。他不惜自己的官位也要將玩忽職守的琅玡太守楊彤罷免,因此得罪了他的親戚王鳳,因此被陷害

故事王商,字子威,繼承父親的封號為樂呂侯,是漢成帝的丞相,他為人耿直,作風正派。

漢成帝三年的秋天,京城長安城中忽然有傳言說要發大水了,長安城就要被水吞沒了。剎時間,整個長安城的老百姓都驚慌起來大家扶老攜幼,爭相逃命。

消息傳到宮中,漢成帝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到宮中議事,商量對策。成帝的舅父、大將軍王鳳也驚慌失措,勸成帝、太后趕快躲到船上去準備撤離。大臣們也紛紛附和王鳳的意見。只有孫丞相王商堅決反對,他認為大水不可能突然而來,一定是謠傳,在這個關鍵時刻更不能輕易撤離,這樣只會使人心更加慌亂。成帝採納了王商的意見,過了一會,城裏也沒見大水來,謠言不攻自破,城裏的秩序也慢慢恢復了。調查下來,確實是傳言失實。成帝對王商能力排眾議很讚賞。王鳳卻認為是王商使他下不了台,因此心懷不滿。

王鳳有個親戚叫楊肜,是琅那太守,因為沒有把他管轄的地方管理好,王商要辦他的罪,王鳳為此親自跑到王商面前,替楊肜說情,為他開脫。王商堅持原則,免去了楊肜的官職,王鳳更加懷恨在心,千方百計想要打擊報復。於是他勾結了同夥,誣陷王商。漢成帝最後聽信了讒言,罷免了王商的丞相職務。

【不屈不撓】成語接龍:

不屈不撓→撓腮撧耳→耳食之言→言者不知→知人之明→明德惟馨→馨香禱祝→祝髮文身→身名俱滅→滅景追風→風塵之言→言從計聽→聽天委命→命蹇時乖→乖嘴蜜舌→舌劍唇槍→槍煙炮雨→雨散雲飛→飛米轉芻→芻蕘之言→言不達意→意氣相投→投間抵隙→隙穴之窺→窺牖小兒→兒女親家→家見戶說→說短道長→長談闊論→論功封賞→賞罰嚴明→明見萬裏→裏勾外連→連模擬物→物議沸騰→騰聲飛實→實心實意→意氣洋洋→洋為中用→用心竭力→力排眾議→議論紛紛→紛紛擁擁→擁書百城→城下之辱→辱國殄民→民心不壹→壹敗塗地→地主之儀→儀態萬方→方員可施→施施而行→行不履危→危言核論→論列是非→非愚則誣→誣良為盜→盜怨主人→人百其身→身敗名裂→裂裳裹膝→膝行而前→前街後巷→巷尾街頭→頭足異處→處堂燕鵲→鵲反鸞驚→驚鴻艷影→影只形孤→孤犢觸乳→乳間股腳→腳忙手亂→亂瓊碎玉→玉碎香消→消愁解悶→悶海愁山→山棲谷隱→隱佔身體→體規畫圓→圓顱方趾

 
風扇跳舞 發表於 2025-7-14 01:4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不屈不撓"之精神品格及其現代價值】

"不屈不撓"一詞,典出【漢書·敘傳下】"樂昌篤實,不橈不詘",其精神內核實為中華文明"剛健有為"傳統的生動體現。考其字形,"屈"從屍從出,本義為蜷曲身體;"撓"從手從堯,取彎曲之意。二字連用成詞,恰如【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之象,彰顯出華夏民族特有的精神氣質。

觀王商之事跡,尤見此種精神之可貴。當大將軍王鳳專權之時,王氏外戚"五侯乘政"(【漢書·元後傳】),而商獨能"折而不橈"(【荀子·法行】)。其罷免楊彤、直諫成帝諸事,正合【論語】"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之訓。雖終遭讒害,然其"伏清白以死直兮"(【離騷】)的氣節,已為後世立下不朽典範。

細繹此語內涵,實包含三重境界:其一為"威武不能屈"的剛毅,如孟子所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其二為"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執着,類乎孔子"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的堅守;其三乃"雖九死其猶未悔"的篤定,恰似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的求索。此三者,共同構成中華士人精神世界的支柱。

今人用此成語,多着眼於其激勵意志之功用。然深究之,真正的"不屈不撓"絕非匹夫之勇,而是如【中庸】所謂"和而不流,強哉矯"的智慧。王商之可貴,正在於其既保持政治操守,又恪守為臣之道,此即程頤所言"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的生動實踐。

當代社會尤需此種精神。觀華為任正非"向死而生"的宣言,察航天人"嫦娥攬月"的執着,皆可見傳統精神之現代傳承。然須警醒者,真正的堅韌當如【道德經】"柔弱勝剛強"之教,是知進退、明權變的智慧,而非固執己見的冥頑。

【周易】有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吾輩研習此語,當知"不屈不撓"之真諦,在於守經達權、持正創新。昔王商以生命守護士節,今人更當以智慧傳承精神,使中華文明剛柔相濟之道,永續於天地之間。
弘農耕夫 發表於 2025-7-23 05: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不屈不撓"之精神品格及其現代價值】

"不屈不撓"作為中華民族精神譜系中的重要品格,其精神內核可追溯至【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剛健哲學。西漢王商之事跡,恰為此精神作了生動註腳。觀其生平,有三重境界尤值深思:

其一,守正不阿的士人風骨。王商面對外戚王鳳專權之勢,寧舍相位亦不枉道事人,此正【論語】"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之實踐。漢代士大夫"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氣節,在其身上得到完美詮釋。班固【漢書】以"不橈不詘"四字評之,實乃對儒家"大丈夫"人格的精準概括。

其二,抗節不屈的實踐智慧。王商罷免玩忽職守的楊彤,看似剛直易折,實則深諳"有所不為而後可以有為"的為政之道。這種"和而不同"的政治智慧,與【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處世哲學一脈相承。其精神內核非匹夫之勇,而是以道義為根基的理性堅守。

其三,精神不朽的價值傳承。王商雖歿,然其精神通過史筆流傳,成為後世"臨大節而不可奪"的精神原型。文天祥【正氣歌】列"在漢蘇武節",王商之風骨實與之輝映。這種精神基因的延續,正是中華文明歷劫不衰的重要密碼。

今人觀此,當悟"不屈不撓"非徒然剛強,實為"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的中庸之道。在當代社會轉型之際,尤需此種精神:於個人,是不隨波逐流的定力;於民族,是文化自信的根基;於文明,則是應對挑戰的智慧。王商之風骨,恰似一面明鏡,照見古今志士仁人共通的精神海拔。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