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52|回覆: 0

[成語典故] 一日千里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6-8-31 08: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日千里】相關人物

田光(?—公元前227),戰國時期“邑之東鄙人也”(即邢臺新河縣西千家莊人),燕之處士。

【一日千里】涵義

指馬跑得很快,一天能跑一千里,後比喻進展極快。

【一日千里】出處

【莊子·秋水】:“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

【一日千里】辨析

【一日千里】讀音:yī rì qiān lǐ

【一日千里】近義詞:日新月異、雨後春筍、突飛猛進、扶搖直上、百尺竿頭、與日俱增、蒸蒸日上

【一日千里】反義詞:江河日下、老牛破車、每況愈下

【一日千里】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一日千里】造句

1、自從參加數學課外興趣小組後,小明的進步一日千里

2、郭同學自從參加數學課外興趣小組後,他的進步,真是一日千里

3、在黨的正確路線的指引下,我國工農業生產正一日千里地向前發展。

4、只要你肯下定決心,英語的聽寫能力一定可以一日千里

5、現在的航太工業發展一日千里,隨時都有新技術推出。

6、因應時代的需求,服務業的發展頗有一日千里之勢。

7、媽媽和爸爸希望我在學習上能一日千里

8、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一日千里

9、突破了學習的心理障礙後,她的進步可以說是一日千里

10、科技一日千里,犯罪手法亦層出不窮,電腦軟體或有助對付罪案之發生。

【一日千里】成語典故:

戰國時期,燕太子丹在趙國邯鄲作人質時,與同在邯鄲、尚未做秦王的趙政相處良好。

後來,趙政回國做了秦王,太子丹在秦國做人質,秦王政不但沒有顧念舊情、加以特別照顧,反而處處刁難他,太子丹見此狀況,便找了個機會,逃回了燕國。

回國後,太子丹一直耿耿於懷,想報復秦王政。但由於國家小,力量薄弱,難以實現自己復仇願望。不久,秦國出兵攻打齊、楚、韓、魏、趙等國家,漸漸逼近了燕國。燕國國君害怕極了,太子丹也憂愁萬分:就向他的老師鞠武求教能夠阻擋秦國侵略的好辦法,鞠武說:“我有一個好朋友,名叫田光,他很機智,有謀略,你可跟他商討一下。”

田光請來了,太子丹非常恭敬地招待了他,並說:“希望田光先生能替我們想個辦法,抵擋秦國的侵吞略。”

田光聽了,一言不發,拉著太子丹的手走到門外,指著拴在大樹旁的馬說:“這是一匹良種馬。在壯年時、—天可以跑千里及以上,等到它衰老時,劣馬都可以跑在它的前面。您說這是爲什麼呢?”

太子丹說:“那是因爲它體力不行了。”

“對呀!現在您聽說的關於我的情況,都還是我壯年的事,您不知道我已年老了,體力也不行了。”田光停了停又接著說,“當然;雖然有關國家的大事我已無能爲力,但我願向您推薦一個人,我的好朋友荊軻,他能夠承擔這個重任。”

後來,太子丹結交了荊軻,派去行刺秦王,但最後行刺以失敗告終。

【一日千里】成語接龍:

一日千里→里外夾攻→攻其不備→備嘗艱苦→苦口婆心→心亂如麻→麻痹大意→意望已過→過河卒子→子子孫孫→孫康映雪→雪窯冰天→天下莫敵→敵國外患→患得患失→失張失志→志驕氣盈→盈則必虧→虧心短行→行家裡手→手高眼低→低首下氣→氣涌如山→山吟澤唱→唱籌量沙→沙鷗翔集→集思廣議→議論紛紛→紛紅駭綠→綠林豪客→客死他鄉→鄉壁虛造→造謠生非→非親非故→故甚其詞→詞嚴義密→密密層層→層出迭見→見溺不救→救難解危→危如累卵→卵覆鳥飛→飛升騰實→實蕃有徒→徒託空言→言論風生→生死骨肉→肉袒面縛→縛舌交唇→唇腐齒落→落井下石→石爛海枯→枯魚病鶴→鶴困雞群→群蟻潰堤→堤潰蟻孔→孔武有力→力不勝任→任重道遠→遠走高飛→飛鷹走犬→犬牙相錯→錯落參差→差三錯四→四體不勤→勤學苦練→練達老成→成己成物→物盡其用→用心竭力→力排眾議→議不反顧→顧曲周郎→郎才女貌→貌離神合→合從連衡→衡門深巷→巷尾街頭→頭痛額熱→熱情洋溢

 
趙委 發表於 2025-7-6 07:50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一日千里"之典與戰國策士精神】

"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莊子·秋水】),此語不僅道出駿馬之迅捷,更暗喻賢才之卓犖。考"一日千里"典故,當以燕國處士田光爲關鍵。田光其人,【史記·刺客列傳】稱其"智深而勇沉",觀其引駿馬爲喻而薦荊軻,實得【鬼谷子】"度權量能"之要旨。

戰國策士之精神內核,正在於"乘勢"二字。田光見太子丹時"指馬不言"之舉,深符【戰國策】"睹始知終"的智術傳統。良馬日行千里,非獨腳力超群,更需伯樂識其潛質。田光自比老驥,而舉荊軻爲騏驥,恰合【韓非子·顯學】"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的舉賢之道。其"自刎明志"的極端行爲,正是縱橫家"死名節"精神的極致體現。

此典在當代語境中的轉義,尤值得玩味。由具體馬速演變爲抽象的發展速度,實爲語言"隱喻化"的典型例證。這種語義遷移,暗合【文心雕龍·比興】所言"擬容取心"的修辭規律。今人用"一日千里"形容科技發展,恰如【周易·繫辭】"變通配四時"的現代詮釋。

成語結構上,"一日"與"千里"形成時空的強烈對比,這種誇張手法源自【詩經】"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的文學傳統。其語法結構雖簡,卻包含主謂賓完整意象,正如【馬氏文通】所析"辭約而旨豐"的漢語特質。

至若教學應用,當引導學生體會雙重意蘊:既要有駿馬馳騁的進取精神,更需田光式的知人之明。此即【論語】"舉直錯諸枉"的現代演繹。成語教學若止於表面釋義,則如買櫝還珠,失其精髓矣。
隨緣隨喜 發表於 2025-7-16 13: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一日千里"之典與當代啟示】

"一日千里"典出【莊子·秋水】,其文曰:"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此語初謂駿馬疾馳之狀,後漸演爲形容事物發展迅疾之喻。細考此成語之流變,實蘊含華夏文明對速度與效率的獨特認知。

戰國時期,燕國處士田光與太子丹論策時,雖未直言"一日千里",然其以良馬爲喻,暗合此理。【戰國策】載田光"指馬而言"的典故,恰體現古人善借物喻理的思維特徵。良馬日行千里之能,既是對物理速度的客觀描述,亦暗含對人才卓越能力的期許。田光藉此喻示:救國需得千里馬般的英才,非尋常庸才可勝任。

此成語在語義演變中,逐漸從具象的"馬速"轉化爲抽象的"事速"。漢代【淮南子】云"聖人之道,若日行千里",已將物理速度升華爲道德境界。至唐宋詩文,"一日千里"更常用於形容才學精進,如韓愈【符讀書城南】"學問藏之身,身在則有餘",暗含學業突飛猛進之意。

今人用此成語,當明三義:其一,速度須以方向正確爲前提,若南轅北轍,則愈速愈謬;其二,迅猛發展需有堅實基礎,猶千里馬必先筋骨強健;其三,持續快速方能稱善,若曇花一現,終非正道。觀當代科技發展,實得此成語真諦——既追求晶片迭代之速,更重基礎研究之厚。

成語之生命力,在於古今貫通。昔人見駿馬而思才俊,今人觀高鐵而謀發展,其理一也。然吾輩當記:真正的"一日千里",非徒求表面之速,而在質量與速度的辯證統一。此乃"一日千里"給予當代最深刻的啟示。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