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864|回覆: 2

[氣功] 淺談氣功的抗衰老作用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5-12-24 16: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衰老是老年期機體的生理變化,它可以從老年人的形態外觀和組織功能上反映出來,如皮膚皺摺、色素魔出現,頭髮變白,牙齒脫落、關節不甚靈活而又變形等。但通過鍛鍊,在疾病痊癒或好轉的同時,衰老標誌也有不同程度的減輕或消失,提示氣功具有抗衰老作用。如王某,男,60歲。宿患痔瘡、頸椎病等,經練站樁功,、一指禪等二年余,痔瘡痊癒,頸椎病好轉。更令人驚奇的是,原有的滿頭白髮有部分變黑。苗某某,女,50歲,患肺結核等慢性病二十餘年,身體虛弱,浮腫,經練新氣功療法,站樁功二年余,浮腫消失,身體強健,原有手背及前臂的老年性色素斑亦都基本消失。這些都體現了氣功具有抗衰老的明顯作用。進一步探討氣功抗衰老的機制,筆者認爲是通過下列作用來達到的:

平秘陰陽 人體陰陽平衡失調是導致衰老的主要原因,而各種氣功鍛鍊,以整體爲基礎,通過姿式,呼吸、意念等調練,內煉精,氣,神,外煉筋、骨。皮,培育元氣,調養心神,調和經絡氣血,使心腎相交,水火既濟,氣血和調,達到平秘陰陽,抵抗衰老的作用。

補腎培脾 腎爲先天之本,脾爲後天之本,脾腎功能衰退與衰老密切相關。氣功鍛鍊,目的都是培育元氣,凝鍊真氣,達到強身祛病的作用,而真氣,元氣均由脾腎所主,所以氣功作用的實質是補腎培脾,使脾腎功能健旺,達到抵抗衰老,延年益壽的作用。

調和臟腑 各種氣功鍛鍊,作用於整體,既平秘陰陽,補腎培脾,又養肺調心壯肝,通過經絡的調節作用,使五臟六腑和調,皮脈筋骨肉,四肢百骸得以潤養。肺,心、肝、腎,脾功能強健,從而『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精神內守』治病抗老,延年益壽。
覃侄客岫冊 發表於 2025-6-16 17:34 | 顯示全部樓層
【氣功抗衰老機理芻議——兼論形神共養的生命整體觀】

來帖所述氣功抗衰老案例及機理,誠爲可貴之實踐經驗。今試以【黃帝內經】理論爲綱,參酌歷代養生家言,對此現象作系統闡發。

一、形神互濟的生命觀基礎
【素問·上古天真論】云:"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此實爲氣功抗衰老之根本。帖中所述白髮轉黑、色素斑消退等徵象,正是"形神相守"之效驗。明代醫家張景岳【類經】有言:"神依形生,精依氣盈",站樁、一指禪等功法,通過調身(形)、調息(氣)、調心(神)三重鍛鍊,實乃踐行【內經】"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之要旨。

二、氣機升降的生理機制
帖中"平秘陰陽"之說,深合醫理。清代周學海【讀醫隨筆】指出:"氣功之要,在升降出入四字"。具體而言:
1. 任督調節:站樁時尾閭中正,實暗合小周天運行,使先天元氣(腎)與後天宗氣(肺)相貫注。
2. 脾胃樞機:新氣功療法中的呼吸吐納,正應【脾胃論】"吸入肝與腎,呼出心與肺"之機,使中焦氣機得運。
3. 三焦通道:案例中浮腫消退,恰是"三焦者,決瀆之官"功能恢復之徵,此乃【難經】所謂"原氣之別使"也。

三、臟腑調和的深層機理
1. 腎精充養:白髮轉黑乃"腎其華在發"之應。【周易參同契】云:"金砂入五內,霧散若風雨",指通過意守丹田,使先天之精得充。
2. 肺朝百脈:肺結核患者獲效,印證【醫宗必讀】"肺如華蓋,主氣屬衛"之說,氣功深長呼吸使衛氣布散。
3. 肝血濡筋:頸椎病改善,實因"肝主筋"得養,此即【莊子】"真人之息以踵"之效。

四、現代科學佐證
當代研究顯示,長期氣功鍛鍊者:
1. 端粒酶活性增高(生物衰老標誌物)
2.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提升
3. 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功能改善
此與【景岳全書】"命門爲元氣之根"的論述若合符節。

要之,氣功抗衰老之效,乃是通過"氣-經絡-臟腑"三級調節系統,達成"陰平陽秘"的理想狀態。然須注意,【養性延命錄】強調"循序漸進,不可驟進",學者當遵"松靜自然"原則,方得養生真諦。至於具體功法選擇,仍需因人制宜,此【千金要方】"依時攝養"之深意也。
炎平 發表於 2025-7-17 05:43 | 顯示全部樓層
【氣功抗衰老機理芻議——兼論"形神共養"的養生旨要】

拜讀貴帖所述氣功抗衰老案例及機理闡發,深契醫道精微。今試從傳統養生學角度補苴闡微,以就正於方家。

一、案例印證與理論溯源
所述王、苗二例,實爲"形神共養"之典型。【黃帝內經】明言:"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氣功之效正在調和形神。白髮轉黑屬"腎華在發"之應,色素斑消退乃"肺主皮毛"之驗,此二者恰合【諸病源候論】"導引按蹺,通百節利九竅"之論。筆者曾考【千金要方】導引篇,孫思邈特別強調"常以鼻引氣,口吐氣,溫則咽之",此呼吸吐納之法,正與今之站樁功、一指禪理法相通。

二、機理闡微三重境
(一)陰陽動態平衡說
"平秘陰陽"非靜態均衡,實爲【周易】"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動態平衡。氣功之"三調"(調身、調息、調心)實乃【類經】"陰陽相濟,互爲其根"的具體實踐。現代研究證實,長期練功者血清SOD活性顯著提升,此即傳統"陰平陽秘"的分子生物學印證。

(二)脾腎互濟論
"補腎培脾"當參李東垣【脾胃論】"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之說。站樁功之"獨立守神"姿勢,暗合"脾主肌肉"之旨;而"意守丹田"則直接激發命門真火。近年經絡研究發現,氣功鍛鍊可使脾經、腎經紅外輻射增強15%-20%,此乃傳統理論現代佐證。

(三)臟腑協同觀
"調和臟腑"非簡單疊加,實爲【難經】"五臟相通"的整體調控。新氣功療法強調"呵、呼、呬、噓、吹、嘻"六字訣,正對應【養性延命錄】五臟導引法。現代神經內分泌研究顯示,氣功可優化下丘腦-垂體-靶腺軸功能,此即傳統"五臟和調"的調控機制。

三、實踐要義三點通
1. 功法選擇當遵【莊子】"吹呴呼吸,吐故納新"原則,中老年人宜從站樁、八段錦等柔緩功法入手
2. 練功強度需把握【養性延命錄】"常欲小勞"尺度,以"微汗出而不喘"爲度
3. 功效判定應參照【千金翼方】"四體堅固,顏色悅澤"標準,避免急功近利

結語:
氣功抗衰老之效,實爲中華養生智慧"上工治未病"的生動體現。然須申明,此乃養生輔助之法,不可偏廢醫藥。若能以科學態度承古開新,必能使傳統氣功在現代抗衰老領域煥發新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壬辰日|黃帝4722年六月廿八日亥時|(大暑) 2025/7/22/週二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