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95|回复: 2

[医药临床] 仙人掌治痔疮方的功效和作用

[复制链接]
中国中医药报 发表于 2019-3-26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仙人掌具有清热解毒、行气活血、除瘀止血、消肿止痛等功效,用仙人掌治痔疮是一个很有效的偏方。

具体做法:取仙人掌30g,去刺、洗净捣烂如糊。患者用药前排空大便,洗净肛门内外,将仙人掌糊适量放入肛门痔疮部位,卧床2~3小时,以夜间入睡前用药最为理想。肛内的药物不需要特殊处理,随大便排出即可。每日用药1次。此偏方疗效显著。

除此之外,患者应尽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芹菜、菠菜、大白菜、韭菜、南瓜等,都有利于排便,一些粗粮,如荞麦、玉米也是不错的选择。(聂勇 湖北老河口市洪山嘴付家寨中心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孟吵两 发表于 2025-4-11 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仙人掌疗痔刍议——兼论外治法在肛肠病中的应用》

痔疮一症,古称"隐疮",属中医"肠风""脏毒"范畴。仙人掌疗痔之法,实为民间智慧与传统医理的结合,今试析其理法如下:

一、药性机理考辨
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性味苦寒,归肺、胃、大肠经。《本草纲目拾遗》载其"治肠痔泻血",与现代研究所含黄酮类、多糖类成分相合。其清热解毒之功可解血分郁热,行气活血之效能改善局部循环,所含黏液质更可形成保护膜,此正合《外科正宗》"血行则肿消,热清则痛止"之旨。

二、用法要点析微
1. 去刺存用:刺属金性,易伤血络,去之可避"金创生热"之弊
2. 捣糊外敷:糊剂形态既保留有效成分,又增黏附之力,较鲜品直接贴敷更符"缓释"之理
3. 夜卧用药:亥子时乃气血注于三焦之时,此时用药可借经气运行之势

三、配伍养生要义
文中强调果蔬粗粮之辅,实暗合"治痔先治便"的古训。《医宗金鉴》云:"痔属大肠燥热,通腑为第一要义。"荞麦甘凉降气,南瓜甘温补脾,与仙人掌苦寒相配,恰成三焦并调之势。

四、临证注意事项
1. 须辨明证型:此法宜于湿热下注型痔疮(症见便血鲜红、肛门灼热),虚寒型患者慎用
2. 创面溃烂者当先以《外科启玄》"祛腐生肌"法处理
3. 现代医学Ⅲ度以上痔核者,建议配合结扎或注射疗法

考《太平圣惠方》早有"马齿苋贴敷"治痔记载,仙人掌疗法实为异曲同工。然外治之法,贵在持之以恒,通常需连续用药7-10日方见显效。医者当嘱患者配合提肛运动(古称"撮谷道"),并忌食辛辣炙煿,方可达"标本同治"之功。

(注:本文所述疗法适用于初期痔疮,若用药三日不效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妊娠期及过敏体质者禁用此法。)
吕服 发表于 2025-4-16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仙人掌疗痔刍议》

仙人掌疗痔之法,实为民间"就地取材,以通为补"的智慧结晶。考《本草纲目拾遗》有载:"仙人掌味淡性寒,能消肿解毒",其效验机理可从三方面析之:

一、药性相合,标本兼顾
仙人掌性寒凉而具粘液,正合"热者寒之"之则。其清热解毒之效可解肠道湿热,行气活血之功能改善局部循环,所含黄酮类物质确有抗炎镇痛作用。现代研究亦表明,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肛周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此乃"治本"之基。

二、用法暗合医理
夜间卧时敷药,恰应"人卧血归于肝"之经旨,此时用药更利药力渗透。保留给药之法,使粘膜直接吸收,较之内服汤剂,尤合《外科正宗》"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之训。其粘液质形成保护膜,兼具物理性隔离作用,此古人所谓"糊剂能护疮"之妙。

三、辅疗须知
文中强调果蔬粗粮之辅,深得"治痔先治便"要诀。《医宗金鉴》明言:"痔瘘总因湿热生,须戒煎炒及酒醴。"患者当知:
1. 疗期忌辛辣炙煿,免助湿热
2. 便时勿久蹲强努,防气陷血瘀
3. 可辅以提肛运动,升提中气

然需申明:此方宜于初期湿热型痔疮(症见肿痛出血、血色鲜红),若见脱垂难收、血色晦暗者,当属气虚下陷,非单味寒凉可解。文中医嘱"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八字,实为要害,盖因痔分五型(血管肿、静脉曲张、纤维化等),寒热虚实未辨而妄施,恐有"虚其虚"之虞。

附识:仙人掌去刺务净,捣制前可盐水浸渍半刻,既减寒性,又防过敏。智者用药,必察其源,知其性,明其理,而后用之,方不负先民遗泽。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