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來源: 中國語文網  3.下列加點字與現代漢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會賓客大宴 屬予作文以記之
 B.小大之獄 越明年
 C.阡陌交通 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D.於是見公輸盤 雖我之死
 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
 A.三顧茅廬 B.滿坐寂然
 C.路轉溪頭忽見D.汝之不惠
 5.下列各組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組是()
 A.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子墨子九距之
 B.倉鷹擊於殿上公輸盤詘
 C.默而識之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D.屬予作文以記之 先帝不以臣卑鄙
 6.閱讀下面短文,回答問題。
 楊朱之弟布衣素衣①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緇衣②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楊布怒將擊之。楊朱曰:『子毋擊也,子亦猶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來,子豈能毋怪哉?』
 [注]①素衣:白色的衣服。 ②緇(zī)衣:黑色的衣服。
 (1)找出文中兩個通假字,並寫出它們各自的本字。
 (2)解釋下列加點字。
 ①天雨()
 ②曩者使女狗白而往()
 ③子亦猶是()
 
 例題透視
 
 例題1:(2006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模擬卷)對下列加點詞的意思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肉食者鄙(卑鄙)
 B.一厝朔東,一厝雍南(通『措』,放置)
 C.且焉置土石(哪兒)
 D.一狼洞其中(打洞)
 解析:此題涉及古今異義、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知識點。A.『鄙』,古今異義,這裡應是『目光短淺』的意思,所以答案是A。
 例題2:(2006年浙江省溫州市中考卷)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一食或盡粟一石()
 ②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
 ④執策而臨之()
 解析:該題考查了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等知識點。①中的『或』要注意古今異義,在這裡的意思是『有時』,而不是現在意義的『或許,也許』。②中的『食』通『飼』,意思是『餵養』,而不是『吃』或『食物』的意思。③中的『策』是詞類活用,名詞活用作動詞,是『用鞭子打』的意思。④中的『臨』要注意一詞多義,與今義的『面臨』意思相近,是『面對』的意思。
 例題3:(2006年江蘇省徐州市中考卷)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實詞。
 ①屋舍儼然:
 ②雞犬相聞:
 ③咸來問訊:
 ④皆嘆惋: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①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B.①問今是何世 ②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C.①不復出焉 ②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D.①設酒殺雞作食 ②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解析:第1題考查了考生對文言實詞的把握,同時考查了文言文的一詞多義現象。①中的『儼然』要注意古今異義,在這裡的意思是『整齊的樣子』。②中的『聞』意思是『聽到』。③中的『咸』是『都』的意思。④中的『嘆惋』是『驚訝,驚奇』的意思。
 第2題運用單項辨析型選擇題的形式,考查了考生對重點文言實詞的理解,同時考查了文言文的一詞多義現象。A項①中『絕』的意思是『隔絕』, ②中『絕』的意思是『獨一無二的,非凡的』。 B項①中『是』的意思是『判斷動詞「是」』, ②中『是』的意思是『因此』。 C項①中『出』的意思是『出去』, ②中『出』的意思是『在外面』,指『國外』。 D項①中『食』的意思是『食物』, ②中『食』的意思也是『食物』。所以答案是D。
 本版參考答案
 1.①『女』通『汝』,意思:『你』 ②『扳』通『攀』,意思:『牽引、帶著』 ③『要』通『邀』,意思:『邀請』 ④『帖』通『貼』,意思:『粘貼』 ⑤『反』通『返』,意思:『往返,返回』 2.①古義:離開 今義:到,往②古義:鮮艷美麗今義:指食物味道好 ③古義:至,到達 今義:罪過,乖張 ④古義:舊交,舊友 今義:過去的,過時的 3.D 4.A 5.D 6.(1)『反』通『返』,『女』通『汝』(2)①下雨②出去③你
 
 
 作者:李水兵,何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