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362|回覆: 1

[講古] 中國古建築中的亭、台、樓、閣,你分得清嗎?

  [複製連結]
中國歷史網 發表於 2019-1-15 11: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詩詞中,亭台樓閣的出現率特別高。

詩人們或把酒臨風,登樓抒情。

可你知道,亭、台、樓、閣的區別嗎?

今天,全告訴你。

亭

一種開敞的小型建築。平面一般有圓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扇形等。常設在園林中或風景名勝等處。設在路旁或大道上的稱『涼亭』、『長亭』。此外,還有井亭、碑亭等。

常記西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李清照【如夢令】

西湖集賢亭

西湖集賢亭

西湖集賢亭

高而平的建築物。【園冶】中言:『園林之台,或掇石而高上平者;或木架高而版平無屋者;或樓閣前出一步而敞者,俱爲台。』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杜牧【赤壁】

山東青島琅琊台

山東青島琅琊台

山東青島琅琊台

一指兩層以上的房屋;二指建築物的上層部分或有上層結構的,如鼓樓、鐘樓等。

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

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湖南岳陽岳陽樓

湖南岳陽岳陽樓

湖南岳陽岳陽樓

閣是一種底部架空的高層建築,通常四周設隔扇或欄杆迴廊,供遠眺、遊憩、藏書和供佛之用。閣與樓都是多層建築物,在早期,二者有區別,後世閣、樓二字互通,無嚴格區分。

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迴;

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唐·王勃【滕王閣序】

滕王閣

滕王閣

滕王閣

一指有窗檻的長廊或小室。二指殿堂前檐下的平台。古時皇帝不坐正殿而在殿前平台上接見臣屬,稱『臨軒』。

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

——唐·王維【少年行四首】

北京恭王府湖心亭詩畫舫棣華軒

北京恭王府湖心亭詩畫舫棣華軒

北京恭王府湖心亭詩畫舫棣華軒

榭作爲一種建築名稱有多義:1.造在高台上的開敞式房子;2.古代存置兵器和講武的場所;3.收藏兵器的地方;4.內部空間不加分隔的開敞的廳堂。

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綠。

——宋·晏幾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江蘇南京紫金山流徽榭

江蘇南京紫金山流徽榭

江蘇南京紫金山流徽榭

屋檐下的過道或獨立有頂的通道,如走廊、遊廊。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宋·蘇軾【海棠】

頤和園諧趣園遊廊

頤和園諧趣園遊廊

頤和園諧趣園遊廊

舫是仿照船的造型,在園林的水面上建造起來的一種船型建築,借人們遊玩設宴、觀賞水景。

乘彩舫,過蓮塘,棹歌驚起睡鴛鴦。

——唐·李珣【南鄉子·乘彩舫】

頤和園清晏坊

頤和園清晏坊

頤和園清晏坊

牌坊

牌坊是一種紀念性建築,主要由柱、依柱石、梁、枋、樓等幾個部分組成。它的形式有一間兩柱、三間四柱等,柱子之間架有橫梁相連。梁的上面承接有一到三層石板,也就是鐫刻有文字的枋,枋上建有樓,有些樓還有特別明顯的頂蓋。

衡門之下,可以棲遲。

——【詩·陳風·衡門】

紹興魯鎮牌坊

紹興魯鎮牌坊

紹興魯鎮牌坊

—END—

遊客  發表於 2019-1-17 09:40
謝謝分享,我剛開始也分不清的。不過看了這篇文,突然想好好探索一下華夏古建築,實在是太美了。
薛奔玄 發表於 2025-5-26 16:33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古典建築中的亭台樓閣,實爲建築形制與功能差異之精妙體現。今就諸體之要,略陳管見如下:

亭者,空靈通透之構。【園冶】謂之"亭者,停也",其制以柱承檐,四面虛敞,無牆牖之隔。平面多呈幾何變體,或圓或方,或六角、八角,亦有梅花、扇形之異。按功能可分三類:一爲園亭,如拙政園梧竹幽居亭;二爲路亭,如灞陵折柳之長亭;三爲紀念亭,如紹興蘭亭碑亭。李太白"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之詠,正道出其實用與詩性兼具之特質。

台之要義在"高平"二字。【爾雅】釋台爲"觀四方而高者",其制有三:一爲夯土高台,如燕昭王黃金台;二爲石構平台,如琅琊台遺址;三爲樓閣前伸之露台,常見於戲台建築。曹操銅雀台"連二橋於東西兮,若長空之蝃蝀",正顯其凌空架虛之勢。需辨者,台可獨立存在,亦可爲樓閣基座。

樓之本質在重屋累構。【說文】云:"樓,重屋也。"其制必具兩層以上空間結構,下層多實而上層多虛。按功能可分爲:市樓(如鐘鼓樓)、戍樓(如邊塞箭樓)、景樓(如岳陽樓)。范仲淹"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所重修者,即屬典型的觀景樓制。樓之特徵在於垂直空間的疊加利用。

閣之精微在"架空藏物"。【營造法式】載閣制特點爲"平坐挑出,周設勾欄"。其與樓之區別有三:一在功能,閣多用於藏書(天一閣)、供佛(觀音閣);二在構造,閣必有平坐層;三在空間,閣常呈"下實上虛"之態。王勃"飛閣流丹,下臨無地"之句,恰描摹其凌空態勢。然唐宋以後,樓閣界限漸趨模糊。

至若軒榭廊舫,亦各有法度:軒取"軒昂"之意,多附建於主體建築之側;榭必臨水,所謂"榭者,藉也"(【釋名】);廊以"廊腰縵回"爲妙,分遊廊、復廊、爬山廊諸式;舫則仿舟形,如頤和園清晏舫。此四者雖體量較小,實爲園林點睛之筆。

要之,古人營建,必循禮制而應天時。亭台樓閣之設,非惟形式之異,實乃天人合一哲學的物質載體。今人辨識,當從功能、結構、空間三要素入手,方得傳統建築文化之真髓。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