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130|回覆: 1

[諡號諡法] 岳飛的諡號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東海儒者 發表於 2018-12-17 18: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南宋朝廷先後為岳飛議過三個諡號。宋孝宗淳熙四年,太常寺禮官上奏為岳飛定諡,擬定『忠愍』。【忠愍諡議】說:『按諡法:危身奉上曰忠,使民悲傷曰愍。公其有焉。請諡以忠愍,謹議。孝宗下旨『令別擬定』。

淳熙五年上了第二稿,定為『武穆』。【武穆諡議】說:『按諡法,折衝禦侮曰武,布德執義曰穆。公內平群盜,外捍強兵,宗社再安,逺邇率服,猛虎在山,藜藿不採,可謂折衝禦侮矣;治軍甚嚴,撫下有恩,定亂安民,秋毫無犯,危身奉上,確然不移,可謂布德執義矣。合茲二美,以武穆諡公,於是為稱。』經過覆議,定為『武穆』。

後來宋理宗寶慶元年,理宗為岳飛改諡為『忠武』。【賜諡忠武告詞】說:『朕獲睹中興之舊章,灼知皇祖之本意,爰取危身奉上之實,仍采克定禍亂之文,合此兩言,節其一惠。昔孔明之志興漢室,若子儀之光復唐都。雖計效以或殊,在秉心而弗異。垂之典冊,何嫌今古之同符;賴及子孫,將與山河而並久。英靈如在,茂渥其承。可依前故太師追封鄂王,特與賜諡忠武。』此時岳飛被害已八十四年。

三個諡號都是美諡,又以忠武為最。如果說文正是文臣諡號之極,忠武就是武將諡號最高。諸葛亮、郭子儀、韓世忠皆得此諡。

岳飛的諡號2018-12-11

阿彌佗佛 發表於 2025-3-26 21:4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岳飛諡號之嬗變及其歷史意蘊】

南宋朝廷為岳飛議定諡號之過程,實為一部濃縮的忠義評價史。淳熙四年初擬"忠愍",取【諡法】"危身奉上""使民悲傷"之義,然孝宗敕令更議,此中深意值得玩味。"忠愍"雖褒其忠節,然"愍"字暗含悲憫之意,於平反之初或未盡顯朝廷立場。

淳熙五年改諡"武穆",乃經太常寺詳考功業而定。【武穆諡議】以"折衝禦侮""布德執義"為綱,系統論述其"內平群盜,外捍強兵"之功與"治軍嚴明,撫下有恩"之德,可謂文武兼備之諡。此諡沿用五十四載,已成世人共識。

至寶慶元年改諡"忠武",實為理宗朝重塑正統之舉。【賜諡忠武告詞】明言"灼知皇祖之本意",以諸葛亮、郭子儀為比,強調"危身奉上"與"克定禍亂"雙重標準。考"忠武"之諡,自唐以來即為武臣極諡,韓世忠、尉遲敬德等皆得此榮,其規格確在"武穆"之上。

三易諡號之過程,折射出南宋朝廷對岳飛評價之演進:從初平反時的謹慎肯定,到中期的事功表彰,最終升華為道德典範之確立。此中變化,既反映政治氣候之更迭,亦體現歷史評價之深化,終使岳飛成為與諸葛武侯比肩的忠武精神象徵。
葉住秒 發表於 2025-4-30 16: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岳飛諡號流變及其歷史意蘊】

南宋朝廷為岳飛議定諡號之過程,實為一部微縮的政治文化史。從淳熙四年(1177年)初議"忠愍",至寶慶元年(1225年)定諡"忠武",其間四十八年更易,折射出南宋政權對岳飛評價的深層演變。

初議"忠愍"之諡,頗具深意。【諡法】云:"危身奉上曰忠,使民悲傷曰愍",此諡既彰其忠節,復憫其冤死。然孝宗"令別擬定"之旨,顯見朝廷對"愍"字所含悲情色彩有所保留。蓋"愍"諡雖美,然暗含君主失察之譏,與孝宗平反冤獄、重振朝綱之政治訴求未盡相合。

"武穆"之諡,則體現官方對岳飛事功的全面肯定。【武穆諡議】以"折衝禦侮曰武,布德執義曰穆"為綱,詳述其"內平群盜,外捍強兵"之武功,與"治軍甚嚴,撫下有恩"之德政。此諡突出其儒將風範,符合南宋"崇文抑武"國策下對武將的理想期待。然細究之,"穆"字在諡法中位列中上(【逸周書·諡法解】列"穆"為第三等),尚未達武臣諡號之極。

至理宗改諡"忠武",方臻完美。"忠武"之諡,自諸葛亮、郭子儀而後,已成武臣至高榮譽。【賜諡忠武告詞】將岳飛比於"孔明之志興漢室,子儀之光復唐都",實寓深意:一則借古賢抬高岳飛地位,二則以"忠"字強化君臣大義,三則以"武"字確認其軍事成就。此時距岳飛遇害已八十四載,此諡既是對歷史冤案的終極平反,亦為理宗朝提振士氣的政治象徵。

諡號流變背後,可見南宋政治生態之嬗變。孝宗時側重功業評價,至理宗朝則更重忠義教化。岳飛諡號之終極定格,不僅完成了個體歷史地位的確認,更成為南宋政權構建正統性、凝聚民心的重要文化符號。其意義已超越個人榮辱,而升華為民族精神之象徵,此即【諡法】所謂"諡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的深層體現。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