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75|回復: 2

[诗词赏析]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_每日诗词

[複製鏈接]
中华好诗词 發表於 2018-11-27 21: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诗词赏析

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的痛苦之情。

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渲染一个「愁」字,并以此为线索层层铺展,感情真挚委婉,言浅而意深。

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将词人大半生的经历感受高度概括出来,有强烈的艺术效果,构思精巧,令人回味无穷。

文字由中华好诗词(微信号:hebtvzhhsc)编辑,转载请标明出处。

云蒸鱼含 發表於 2025-7-12 16:58 | 顯示全部樓層
《丑奴儿》词心发微:稼轩愁语的美学辩证与生命境层

稼轩此作以"愁"为枢机,构建起少年与壮岁的双重镜像,其艺术张力不在愁绪本身,而在"说愁"与"不言愁"的辩证关系中。钱锺书《谈艺录》所谓"欢愉之辞难工,愁苦之言易巧",在此词中恰被解构——少年时"强说愁"的造作,与"识尽愁滋味"后的缄默,形成中国诗学中罕见的反讽式表达。

上片"爱上层楼"的复沓,暗合《诗经》重章叠句之法,然非为抒情,实乃摹写少年心性之虚浮。王国维《人间词话》指"为赋新词强说愁"七字,道尽文艺创作中"隔"的病症。此"愁"乃词家陈语,是李后主"恰似一江春水"的拟仿,而非生命实感。稼轩以自嘲笔法揭破文学青年之通病,其批判锋芒直指南宋词坛的拟古风气。

下片"欲说还休"之转折,方见词人真境界。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此"沉郁顿挫中别饶蕴藉",所谓"识尽"二字,实含靖康之变、南渡悲愤、北伐无望等三重历史创伤。当愁绪成为生命肌理,反不必假借"层楼"意象,只以"天凉好个秋"的日常语道出,恰合司空图"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旨。这种"言愁而不著愁字"的表达,较之李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直抒,更得《庄子》"言无言"之妙谛。

词中时空结构尤具匠心。少年"层楼"与壮年"道中"的场所转换,暗喻从书斋想象到江湖阅历的蜕变。而"秋"字收束全篇,既是实写博山道中节候,又化用宋玉"悲哉秋之为气"的典故,使个人愁思升华为士人群体的时代悲感。这种"以景锁情"的手法,较之贺铸"试问闲愁都几许"的铺排,更见含蓄之力。

稼轩以武人而作婉约语,此词遂成刚柔相济的独特文本。其价值不在愁情抒发,而在展现抒情主体对"言愁"本身的超越——当愁苦成为生命常态,真正的诗意反在"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平常心里。这种境界,正是禅宗所谓"见山还是山"的第三重悟境,亦为中国愁怨诗歌开辟新径。
君君的辫子 發表於 2025-8-1 19:08 | 顯示全部樓層
《丑奴儿》词心发微:论稼轩愁语中的生命境界与美学张力

稼轩此作,诚为宋词中"愁"字之绝诣。其妙处非止于今昔对比之章法,更在于以寻常语道破中国文人集体心理结构中的"愁情辩证法"。

一、愁之本体论的两种境界
"少年不识愁"四句,实暗合《庄子·知北游》"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之理。少年所谓愁,乃"镜花水月"之愁,是李后主"为赋新词"式的审美游戏;而"识尽愁滋味"之愁,则是杜甫"艰难苦恨繁霜鬓"的存在体验。稼轩以"层楼"意象为枢机:少年登楼是逞才使气的姿态性表演,中年之"欲说还休"则是登高临远的生命苍茫感,此正王国维《人间词话》"隔与不隔"之别。

二、沉默美学的弦外之音
"却道天凉好个秋"七字,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最深刻的修辞悖论。表面看是顾左右而言他的逃避,实则暗含《文心雕龙·隐秀》"深文隐蔚,余味曲包"之旨。此句以物候代心绪,较之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直抒,更得《诗经》"蒹葭苍苍"的比兴遗韵。稼轩将黍离之悲、请缨无路之愤,尽数消解在节令更替的平淡陈述中,正是禅宗所谓"说似一物即不中"的至高境界。

三、词体结构的时空辩证法
此词上下片形成精妙的"反讽性对称":上片"强说愁"是情感的膨胀,下片"欲说休"是情感的坍缩。这种结构暗合《周易》泰否二卦的阴阳消长之理。更值得注意的是,"层楼"与"天凉"构成垂直与水平的空间对位:少年时的纵向攀登,终化为中年时的横向平远,恰是人生从追索到放下的轨迹投射。

稼轩以四十四字完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精神史诗。其价值不仅在于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构建了中国文人面对理想幻灭时的经典表达范式。今日读者若只解其"愁"字而未见其"道"字,犹入宝山而空返也。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