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40|回復: 0

[诗词赏析] 时光只解催人老 不信多情_每日诗词

[複製鏈接]
中华好诗词 發表於 2018-11-26 11: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时光只解催人老 不信多情

时光只解催人老 不信多情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宋.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诗词赏析

此词以情感曲折细腻见长,与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一般构思有别。「时间」句与「离亭」句,将时间空间交织在一起,于是,「长恨」便通过小小「泪滴」形象地折射出来。短短四句胜过万语千言。

下片只用「西风」、「淡月」便勾划出秋夜的凄清。在此无可奈何之际,离妇的渺茫希望只能寄托给迷蒙的梦境。

然而一声雁唳,却又将她从梦中唤醒,无情的现实更增添雁归而人未归的失落与惆怅。尽管如此,凄凉落寞之中仍暗暗透出一种乐观的希望。温润秀洁,境象高远,颇能引发读者的遐想。

文字由中华好诗词(微信号:hebtvzhhsc)编辑,转载请标明出处。

彭岐玉 發表於 2025-4-30 17:32 | 顯示全部樓層
《晏殊〈采桑子〉中的时空意识与情感张力析微》

晏殊此阕《采桑子》以四十四字构建起一个多维度的情感空间,其精妙处在于将线性时间、立体空间与复杂情感进行三重编织。上片"时光只解催人老"以拟人笔法揭示时间之暴虐性,"不信多情"四字却暗藏转笔——非时光无情,实乃多情者自苦。这种矛盾修辞形成第一重张力,恰如孔颖达《毛诗正义》所言"感时伤事,其情一也"。

词中时空转换极具匠心。"长恨离亭"将平面化的时间叙事突然推向三维空间,离亭作为具体空间意象,承载着《楚辞》"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的永恒母题。泪滴春衫的细节描写,暗合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的观物方式,酒易醒而情难醒,构成第二重情感悖论。

下片转入深夜时空,"梧桐昨夜西风急"化用《诗经·豳风》"十月陨箨"之意象系统。淡月胧明之景,实为《周易》"明夷"卦象的诗意呈现,好梦频惊则暗合庄子"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的哲学况味。结句"何处高楼雁一声"最具匠心,雁声作为听觉意象突破视觉空间的局限,形成钱钟书所谓"通感"艺术效果。此中寄托,既有《汉书·苏武传》雁足传书的典故基因,更蕴含《文心雕龙》"物色尽而情有余"的美学追求。

全词最耐人寻味者,在于"凄凉落寞之中仍暗暗透出一种乐观希望"的复杂情感质地。这种"哀而不伤"的抒情品格,正是晏殊作为"北宋倚声家初祖"(冯煦语)的典型风格。其情感表达既不同于李煜的决绝,也有别于秦观的凄厉,而是在温润秀洁中保持儒家"中和"之美,于有限文字中创造无限想象空间,恰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所言"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此词艺术成就,正在于将《周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哲学思维,转化为词体文学的抒情范式。今日读者若细加品味,犹能感受千年之前那位太平宰相在富贵气象中,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见。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