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58|回覆: 1

[詩詞賞析] 砌下梨花一堆雪 明年誰此憑闌干

[複製連結]
中華古詩詞 發表於 2018-11-26 10: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砌下梨花一堆雪 明年誰此憑闌干

砌下梨花一堆雪 明年誰此憑闌干

初冬夜飲
【唐·杜牧】
淮陽多病偶求歡,
客袖侵霜與燭盤。
砌下梨花一堆雪,
明年誰此憑闌干?

注釋

1、淮陽多病:用漢代汲黯自喻。【漢書·汲黯傳】:汲黯因屢諫而出為東海太守,『多病,臥閣內不出』。後徙為淮陽太守,『黯付謝不受印綬,詔數強予,然後奉詔。召上殿,黯泣曰:「……臣常有狗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求歡:指飲酒。

2、霜:在這裏含風霜、風塵之意。與:對,向。

3、砌:台階。

4、誰此:誰人在此。

5、闌干:即欄杆。

譯文

我像淮陽太守汲黯經常臥病,偶而喝杯酒解憂愁,客居異鄉衣袖上結滿清霜,只有與燈燭作伴。台階下的積雪像是堆簇着的潔白的梨花,明年又有誰在此憑依欄杆?

賞析

『淮陽多病偶求歡』,在這句詩中詩人以汲黯自比,正是暗示自己由於耿介直言而被排斥出京的。『偶求歡』的『歡』,指代酒,暗點詩題『飲』字,表明詩人愁思鬱積,難以排遣,今夜只好借酒澆愁,以求片刻慰藉。這一句語意沉痛而措辭委婉。第二句『客袖侵霜與燭盤』,進一步抒寫作客他鄉的失意情懷。天寒歲暮,秉燭獨飲,形影自傷,憤悱無告,更覺寂寞悲涼。『霜』,不僅與『初冬』暗合,更暗示作者心境的孤寒。『客袖』已見鄉思之切,『侵霜』更增遷徙之苦,只此四字,總括了多年來的遊宦生涯所飽含的辛酸。『燭盤』,則關合題面中的『夜飲』,真是語不虛設。寥寥七字,勾勒出一個在燭光下自斟自飲、幽獨苦悶的詩人形象。

上兩句寫室內飲酒,第三句忽然插入寫景:『砌下梨花一堆雪』,是獨具匠心的。看來詩人獨斟獨飲,並不能釋憂解愁。於是他罷酒輟飲,憑欄而立,但見朔風陣陣,暮雪紛紛,那階下積雪象是堆簇着的潔白的梨花。此處看似純寫景色,實則情因景生,寓情於景,包孕極為豐富。詩人燭下獨飲,本已孤淒不堪,現在茫茫夜雪更加深了他身世茫茫之感,他不禁想到明年此時又不知將身在何處。『明年誰此憑欄杆?』這一反問,凝聚着詩人流轉無定的困苦、思念故園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憤慨、壯志難酬的隱痛,是很能令人深思。

此詩首句用典,點明獨酌的原因,透露出情思的抑鬱,有籠蓋全篇的作用。次句承上實寫夜飲,在敘事中進一步烘托憂傷悽惋的情懷。第三句一筆宕開,用寫景襯托一下,不僅使全詩頓生波瀾,也使第四句的感嘆更其沉重有力。妙在最後又以問語出之,與前面三個陳述句相映照,更覺音情頓挫,唱嘆有致,使結尾有如『撞鐘』,清音不絕。明胡震亨說: 『牧之詩含思悲悽,流情感慨,抑揚頓挫之節,尤其所長。』玩味此詩,庶幾如此。

張機及 發表於 2025-4-6 16:28 | 顯示全部樓層
【初冬夜飲】詩境蠡測——杜牧宦遊孤寂之心理圖式析論

杜牧此詩作於會昌二年(842)冬外放黃州刺史期間,全篇以"病酒憑欄"為樞軸,建構起三重遞進式心理空間。首句"淮陽多病偶求歡"運用【漢書·汲黯傳】典實,形成雙重隱喻結構:表層以汲黯臥病東海喻己身多病,深層則以汲黯"數犯主之顏色"的剛直品性,暗指自己因李德裕排擠而外放的政治處境。考【新唐書·杜牧傳】,牧之出守黃州實因"剛直有奇節"觸怒權貴,故"求歡"之"歡"字,實為反語修辭,酒入愁腸化作的乃是更深的鬱結。

次句"客袖侵霜與燭盤"以蒙太奇手法並置兩個意象:"客袖"經"侵霜"的動詞錘鍊,將十年幕府生涯(自大和二年至開成五年)的羈旅風霜凝為視覺具象;"燭盤"則通過特寫鏡頭,凸顯出燭淚與酒漬交織的宴坐場景。宋代詩論家范晞文【對床夜語】卷三特別指出此句"十字中含無限悲涼",正在於其以物質空間的狹小反襯出心理空間的蒼茫。

第三句"砌下梨花一堆雪"堪稱通感修辭的典範。"梨花"與"雪"的意象疊加,既符合【爾雅·釋天】"冬雪曰瑞雪"的物候特徵,又暗用岑參"忽如一夜春風來"的錯位美學。更精妙處在於詩人將視覺(雪)、觸覺(寒)、嗅覺(梨花香)三重感官體驗熔鑄為剎那的幻覺,這種由酒意引發的譫妄式審美,恰是內心苦悶的變形投射。

結句"明年誰此憑闌干"以時空錯置的設問收束全篇,在修辭學上構成"示現"格。考杜牧年譜,此後四年間歷遷池州、睦州刺史,果然再未重臨黃州。這種對命運無常的預判式詰問,實則源自【楚辭·卜居】"寧昂昂若千裏之駒乎"的生命焦慮。清人賀裳【載酒園詩話】評此詩"悲慨處在虛處着力",正是洞見了末句以虛筆寫實情的藝術張力。

全詩二十八言中,酒器(燭盤)、建築(砌、闌干)、植物(梨花)、天象(霜雪)等意象形成嚴密的符號系統,共同構建起唐代貶謫文學的典型範式。其價值不僅在於繼承杜甫【登高】"萬裏悲秋常作客"的沉鬱風格,更開創了李商隱【夜飲】"斷無消息石榴紅"的朦朧詩境,在晚唐詩歌史上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