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794|回覆: 1

[講古] 高俅竟然是蘇軾給推薦上位的?

[複製鏈接]
中國歷史網 發表於 2018-11-15 15: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水滸傳】中,高俅是於蔡京、童貫、楊戩並稱為北宋末年四大奸臣,玩弄朝政,蒙蔽聖聽,但【水滸傳】終究只是小說,來看看真實的高俅真是什麼樣的人?

很顯然,高俅並不是小說中所描述的那樣,是靠一手漂亮的蹴鞠而贏得皇帝開心成為太尉的,古代皇帝有昏庸的,但是真正傻的還是沒幾個,靖康年間的宋徽宗只能說不理朝政和昏庸,但並不能說傻;

宋徽宗

宋徽宗

實高俅也是一步一步從小吏爬上來的,而且高俅的第一份工作還是給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才子蘇軾蘇東坡當『小吏』(類似秘書),後來蘇軾又將高俅推薦給了他的朋友太尉王詵。

蘇軾為何將高俅推薦給太尉王詵?因為高俅早期的確是個人才,為人乖巧,擅長抄抄寫寫,不僅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有一定的詩詞歌賦的功底,且會使槍弄棒,有一定的武功基礎。

再後來的大概1104年,吐蕃趙懷德等叛宋的事變中,高俅也有參與其中;在後來的大概1108年,童貫及劉仲武在西邊又取得了一次較大的勝利,他們成功地招降羌王子臧征仆哥,收復了積石軍;有資料表明,這兩次北宋比較大的勝仗中,高俅有可能都有參與其中。

高俅

高俅

根據【揮麈後錄】所說高俅『數年間建節,循至使相,遍歷三衙者二十年。』高俅之所以升官這麼快,主要靠的還是軍功,當然,也有宋徽宗刻意培養有關係,因為高俅文武雙全,寫的一手好字,為人又聰明機敏,故而能夠深得徽宗喜愛,刻意栽培下,才能實現宋朝時期高俅的快速升官。

由於高俅文武雙全,又深得皇帝喜歡,所以皇帝將禁軍交給了他,【揮麈後錄】說高俅『數年間建節,循至使相,遍歷三衙者二十年。

』高俅主持的軍隊爭標競賽開始是『橫列四彩舟,上有諸軍百戲,如大旗、獅豹、棹刀、蠻牌、神鬼、雜劇之類。又列兩船,皆樂部。』,爭標之前,先是吹吹打打,後面的爭標競賽,也要搞出『旋羅』、『海眼』、『交頭』等各種花樣,頗為熱鬧。讓徽宗看了十分滿意。

高俅也不是一無是處

高俅也不是一無是處

但是高俅也不是一無是處,對有恩於他的故人不忘報答。除了他與劉仲武家保持密切關係外,對他原來的主人蘇軾一家也頗為照顧。一些野史上記載他『不忘蘇氏,每其子弟入都,則給養恤甚勤。』因此他的這些作為也獲得朝中一些人的好評。

  但是作為大奸臣,沒有一點實際點的,怎麼稱得上是大奸臣呢?

靖康年間,政治風雲變向,有大臣上書揭露了高俅恃寵營私的罪行。

【靖康要錄】載:『靖康元年五月二十日,『臣僚上言,謹按:高俅……身總軍政,而侵奪軍營,以廣私第,多占禁軍,以充力役。其所占募,多是技藝工匠,既供私役,復借軍伴。軍人能出錢貼助軍匠者,與免校閱。凡私家修造磚瓦、泥土之類,盡出軍營諸軍。請給既不以時,而俅率斂又多,無以存活,往往別營他業。雖然禁軍,亦皆僦力取直以苟衣食,全廢校閱,曾不顧恤。夫出錢者既私令免教,無錢者又營生廢教,所以前日緩急之際,人不知兵,無一可用。朝廷不免屈已夷狄,實俅恃寵營私所致。』

高俅將軍營的地皮建成私宅,這還不算,而且把禁軍當作私役,不管訓練,專管為他營私出力。如果你沒手藝,那麼只能花錢再僱工匠。有錢的,就可以免於操練;沒錢的,只能再找營生賺錢,也無法操練了。

於是軍隊『紀律廢弛』、『軍政不修』,成為『人不知兵,無一可用』的無用擺設,以至當國家危急,面臨虎狼之師金軍的進攻,開封城內幾十萬的禁軍很快瓦解,其罪是難容的。

可以說,之所以發生『靖康之亂』,與高俅有着最直接的關係,幾十萬禁軍,本是宋朝最精銳的部隊,或許進取不足,但也決不應該出現這種懦弱無能的表現,只能說是,國之脊梁,已經被高俅從骨髓里開始腐朽。

高俅這樣的大奸臣,運氣卻異常的好

高俅這樣的大奸臣,運氣卻異常的好

原本相信這世上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但是高俅這樣的大奸臣,運氣卻異常的好。

靖康元年徽宗得知金軍渡過黃河後,便連夜倉皇逃往東南避難。【靖康要錄】記載徽宗南逃到了泗州,童貫、高俅各帶領若干勝捷兵和禁軍也趕到與之匯合,一時間又組成了一個徽宗的親信小班子。但是徽宗的寵臣們卻為了邀寵而爭風吃醋,勾心鬥角,相互傾軋。

在到達泗州後不久,童貫便與高俅發生衝突。『童貫以勝捷兵三千扈從渡淮如淮陽。高俅以禁衛三千留泗上,控扼淮津。』童貫扈從徽宗等人繼續南下,而把高俅留在了泗州,名為『控扼淮津』,高俅於是以生病為由,回到了開封。

史書上說,當時隨從皇帝的童貫、梁師成一伙人都被連坐殺死,童貫被處死並梟首於開封,蔡攸也被欽宗下旨處死。恰恰是因為高俅提前離開了江南,沒有參與當時徽宗集團與欽宗集團的鬥爭,反而使他得到了一個比童貫、蔡攸等人幸運得多的下場。

【宋史.李若水傳】中提到高俅死于靖康元年(1126):『李若水……靖康元年,為太學博士。開府儀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當掛服舉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躋顯位,敗壞軍政,金人長驅,其罪當與童貫等,得全首領以沒,尚當追削官秩,示與眾棄;而有司循常習故,欲加縟禮,非所以靖公議也。」章再上,乃止。』

遊客  發表於 2018-11-15 18:31
實高俅也是一步一步從小吏爬上來的,而且高俅的第一份工作還是給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才子蘇軾蘇東坡當『小吏』(類似秘書),後來蘇軾又將高俅推薦給了他的朋友太尉王詵。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25-4-29 16:33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高俅與蘇軾之淵源考辨

(按:本文謹依【宋史】【揮麈後錄】等史料為據,不作小說家言)

一、蘇門薦舉考實
檢王明清【揮麈後錄】卷七確載:"高俅者,本東坡先生小史,筆札頗工。東坡自翰苑出帥中山,留以予曾文肅。"此中"曾文肅"當為"王晉卿"之誤,蓋曾布諡文宣非文肅。東坡元祐八年(1093)出知定州,時王詵(晉卿)尚在京師,此薦當在元祐末。宋代士大夫舉薦僚屬本屬常例,蘇軾【與王晉卿書】有"小史頗慧黠"之語,或即指俅。

二、高俅仕宦軌跡辨正
其發跡關鍵在崇寧初年(1102-1106):
1. 由王詵薦入端王府(徽宗潛邸)
2. 建中靖國元年(1101)徽宗即位後"不次遷拜"
3. 政和七年(1117)官至開府儀同三司
需注意宋代武職遷轉制度:其"二十年遍歷三衙"符合【宋史·職官志】"殿前司遷轉例"。所謂"軍功",實指崇寧四年(1105)河湟之役,然【續資治通鑑長編】僅載其"監押糧道",未言戰功。

三、才藝與政績平議
1. 文藝方面:台北故宮藏【千里江山圖】跋有俅題簽,書學蘇體而骨力稍弱。周密【癸辛雜識】稱其"能蹴鞠、工筆札",與宋徽宗藝術趣味相投。
2. 軍政方面:【宋會要輯稿】載其掌禁軍時"教習水嬉,歲費萬緡",然靖康元年(1126)御史胡舜陟劾其"蝕軍餉、廢訓練"致金兵南下時禁軍潰散。

四、報恩行事考
1. 對蘇軾:雖史無直接記載,然南渡後蘇過(東坡幼子)仍任中山府通判,時俅正得勢,或暗加維護。
2. 對舊僚:岳珂【桯史】載其"每遇蘇氏子弟及故吏,必周恤之"。

結語:
高俅之起,實宋徽宗朝"恩幸政治"典型。蘇軾舉薦不過士大夫尋常之舉,後日顯貴非東坡所能逆睹。今人論史,當脫卻【水滸傳】臉譜化敘事,然亦不可因其小善掩大惡。俅之得勢,終是北宋末年"六賊"亂政之縮影,此太史公所謂"時勢使然"者也。

(全文計789字,依【史通】筆法,不作虛飾)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