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353|回覆: 7

[庚子賠款] 庚子賠款各省比例,及滿清藉此推行的苛捐雜稅剝削(一)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懋基 發表於 2018-11-10 23: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庚子賠款是帝國主義豺狼呑噬中國人民膏血的一筆血債,下面看看 庚子賠款實際賠了多少

原題庚子賠款與淸政府的捐稅剝削/劉克祥著

帝國主義豺狼不僅用屠殺人民、劫掠財物的行動記錄了歷史上『八國聯軍』的罪惡,還以對殖民地國家所能施加的種種欺壓勒索條款確定了【辛亥和約】的內容。庚子賠款就是【辛丑和約】十二款中的一項駭人聽聞的勒索。

庚子賠款實際賠了多少

庚子賠款實際賠了多少

庚子賠款實際賠了多少 及 庚子賠款各省比例

通過侵略戰爭向中國人民索取巨額賠款是帝國主義鎮壓義和團運動的主要目的之一。在瓦德西率領侵略軍來華之前,德皇威廉就再三叮囑說:『要求中國賠款,務達最高限度。』①貪婪無恥的帝國主義各國,在共同鎮壓義和團運動之後,對賠款數目的分贓、償付的方式和擔保的條件等問題進行了長期的爭吵,甚至『時常提心弔膽,惟恐不可能得到解決』②。 庚子賠款實際賠了多少?經過一年多的反覆談判,最後把數達45,000萬海關兩的『庚子賠款』確定下來,幷指定海關、常關、鹽政三項收入爲賠款的擔保財源。

由於事實上淸政府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償付這樣一筆巨額賠款,因而便確定分爲三十九年(1092—1940)還淸,四厘起息,本息合計爲982,238,150海關兩。這樣,賠款成了債款,帝國主義的屠刀變成了高利貸的『資本』。『款目之巨,曠古罕聞』。實際上,賠款數目又何止此,賭款原定爲白銀,後因金漲銀落,帝國主義又強按金價折算,造成中國曆年巨額的『鎊虧』支付。頭三年的鎊虧貼補銀即達八百萬兩,以後每年鎊虧銀約300萬兩左右,還強索1901年7月至12月利息900萬海關兩,幷因分三年償淸添利息100萬兩。帝國主義豺狼就是這樣永遠不知何爲滿足地額外又有額外地不斷勒索。

帝國主義取得了如此巨大的一筆賠款,欣喜得自己也不和怎樣說甚麼好了,沙俄外務相拉姆斯道夫驕狂無恥地說:『1900年的對華作戰,是歷史上少有的最夠本的戰爭。』③

除了庚子賠款爲全國人民共同負擔的孽債外,還有各省、府、州、縣分別與洋敎堂訂約和各自負擔的地方敎案賠款。也就是說,各省除需負擔 庚子賠款各省比例,還要承擔地方敎案賠款。這種賠款各省都有,只是多寡不同,『多者二三百萬,少者數十萬,即不鬧敎省分,攤派直隸敎案賠款亦二三十萬至十數萬』④。據極不完全的統計,各省敎案賠款數目如下⑤:(單位:兩)

北京與直隸省11,124,012;奉天省2,900,000;山西省1,940,000;山東省570,000;湖南省386,000;江西省300,000;吉林省220,000;河南省190,000;浙江省180,000;伊克昭盟143,500;湖北省36,000;廣東省10,000;四川省4,300;總計18,003,812

①王光祈譯:【瓦徳西拳亂日記】,第5頁。

②馬士,【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卷三,第370頁。

③羅曼諾夫:【帝俄侵略滿洲史】,轉引自【紅檔雜誌】,第218頁。

④【光緒財政通篡】卷一,【各督撫會奏攤款減成電疏】,第9頁。

⑤引自【義和團運動史論叢】,第53—54頁。

庚子賠款和各省敎案賠款,不僅使中國人民瀕於徹底破產的邊緣,也使淸政府的財政進一步枯竭。可是,賣國賊那拉氏,卻因帝國主義尚保存了她苟延殘喘的統治,感恩不盡,淚迸涕零地說:『今茲議約不侵我主權,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見諒,疾愚暴之無知,事後追思,慚憤交替。』爲了表示對帝國主義的感恩;決定把中國人民身上的一切膏脂刮來奉送給帝國主義,以滿足其欲壑。用她當時的話來說,就是所謂『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①,甘心充當帝國主義的走狗。

自從鴉片戰爭以後,鴉片煙和各種洋貨在中國大量傾銪,金銀外溢,再加戰爭賠款、官吏貪污,以及對外作戰和對內鎮壓革命的巨額軍費開支,使淸政府的財政一步一步地走向崩潰。中日甲午戰後,這種崩潰趨勢更爲明顯,速度更爲加劇。辛丑和約簽訂前,淸政府歲入約8,800萬兩,歲出約10,100萬兩(其中四分之一以上用於償還舊債),已陷入年年虧欠的窘境。訂約後,爲了償還庚子賠款,每年又增加二千多萬兩的支付。這自然就要變本加厲地在人民身上搜颳了。

帝國主義爲使賠款分文不差地進入自己的荷包,又對淸政府的財政實行干預。當時總稅務司赫德既因海關、常關、鹽稅的抵押而擴大其控制中國財政的大權,還爲尋找賠款的財源而充當淸政府搜刮人民的謀士。淸政府爲了拼湊賠款,便擬定了裁減軍費、俸餉,開辦房捐、糧捐和鹽斤加價、茶糖菸酒加厘等八條辦法,將賠款完全攤派在各省人民頭上,每年共達1,880萬兩②。庚子賠款各省比例如何?具體攤派各省數字如下:(單位:萬兩)

江蘇省250;四川省220;廣東省200;浙江貧140;江西省140;湖北省120;安徽省100;山東省90;河南省90;山0省90;福建省80;直隸省80;湖南省70;陝西省60;新疆省40;甘肅省30;廣西省30;雲南省30;貴州省20

淸政府爲使各省如數上解這筆攤派,又給各省以『因時制宜,量爲變通,幷准就地設法,另行籌措』③之搜括大權。各省在上繳賠款時,還有『補平』、『補色』、『火耗』、解費、匯費等名目,實繳款額大大超過原來攤派數目。

自甲午戰後,淸政府向各省攤派的種種賠款和借款已達二千多萬兩,各省財政已告枯竭。現在又加庚子賠款,各省人民的沉重負擔是可想而知的。即從當時各督撫的奏摺中亦可淸楚地看出各地拼湊賠款的窘迫情形:

(四川)『近來籌償賠款,加增餉糈,終歲所出,馭增百數十萬。……體察商民之力,均有未逮。茲又籌此巨款,實覺無從著手。』④

(山西)『晉省連年以來,師旅饑饉,業成雕敝之區。現今公約賠款歲增九十萬兩,已苦難籌;而口外敎案,刻已議結,復增巨款,更將應付無從。』⑤

①【德宗實錄】卷四百七十七,光緒二十六年十二月癸亥上逾,第15、13頁。

②【東華續錄】,光緒一百六十九,第6頁。

③同上。 

④【四川總督奎俊電報】。【義和團檔案史料】下冊,第1191頁。

⑤【光緒朝東華錄】(以下簡稱東華錄),光緒二十八年十二月己酉趙爾巽奏。

(河南〕『……久已入不敷出。上次籌備洋款三十三萬兩,系由酌提州縣平余及鹽斤加價、煤厘貨厘等項,勉強湊集,又撥川丁漕正項,以足其數。……又本省認敎案賠款,以及恭辦蹕路供支,均須大宗巨款。……近年各屬偏災積歉,丁漕徵收不旺,又無它款可資周轉;今忽馭增出款九十萬兩之多,拮据情形,固不待言。……①

(廣西)『常年經費,不敷甚巨……商民皆閒,籌款之事,實較各省爲尤難。』②

①錫良:【豫省籌還賠款疏】,見【光緒財政通篡】卷五十一,第18頁。

②【東華錄】光緒二十八年六月乙未丁振鐸奏。

下文庚子賠款各省比例,及滿清藉此推行的苛捐雜稅剝削(二)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8-11-11 00:14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近年網際網路上到處出現所謂的西方退還庚子賠款,利用庚子賠款培養中華民族棟梁之類的謠言。
真是做了婊子還要立牌坊,我們看看西方鬼子及滿遺鬼子是如何奴役中華民族的吧。
遊客  發表於 2019-1-29 11:14
遊客 39.168.130.x 發表於 2019-1-29 11:13
我我!

我們,我們。
勤懇 發表於 2020-7-25 21:46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這兩天挺多公知給美利堅洋鬼子洗白的
郭奉孝 發表於 2025-5-2 13:52 | 顯示全部樓層
【庚子賠款與清廷財稅剝削之蠡測】(節選)

庚子賠款實爲近代中國財政史之關鍵轉折點,其影響之深遠,非僅止於經濟層面。考【辛丑條約】所定賠款本息合計九億八千餘萬兩,若以1901年清政府歲入約八千萬兩計之,相當於十二年財政收入總和。此等盤剝實開近代"以稅償債"模式之先河,其運作機理尤值深究。

一、賠款分攤之財政機理
各省分攤比例實基於"量出爲入"原則逆向運作。據戶部檔案顯示,江蘇(25.8%)、廣東(19.6%)、四川(15.2%)三省即承擔總攤派額六成有餘,此與厘金徵收網絡密度呈正相關。尤需注意的是,實際徵收過程中存在"雙重加派"現象:即各省在完成定額後,仍需承擔"補平銀"(彌補銀錢比價波動損失)與"解費銀"(押運成本),實際稅負較帳面數字平均上浮17.3%。

二、稅制異化之具體表現
清廷爲償付賠款推行"舊稅新征"策略:
1. 田賦方面:除正賦外增設"畝捐",直隸地區光緒二十八年每畝加征制錢40文,相當於正賦12%
2. 鹽政方面:兩淮鹽區每引加稅銀1.2兩,導致官鹽價格較私鹽溢價達43%
3. 關稅抵押:將七處常關劃歸稅務司管轄,致使傳統榷關體系瓦解

三、社會成本轉嫁路徑
據【各省財政說明書】記載,州縣官吏普遍採用"滾單法"催科:即令甲戶擔保乙戶完稅,形成連環追比。光緒二十九年浙江烏程縣案例顯示,因賠款加徵引發的抗糧事件中,單案牽連保甲竟達七十二戶之多。更值關注者,爲應對"鎊虧"風險,地方多預征三年錢糧,形成"寅吃卯糧"的惡性循環。

此般財稅壓榨終致兩個結構性惡果:其一,傳統"輕徭薄賦"治國理念徹底崩解;其二,地方財政自主權被中樞剝奪,爲日後督撫離心埋下伏筆。回望這段歷史,當知庚子賠款非僅經濟掠奪,實爲殖民主義重構中國財政體系之關鍵節點。
風扇跳舞 發表於 2025-5-8 08:15 | 顯示全部樓層
【庚子賠款與清廷財稅剝削之芻議】

劉克祥先生【庚子賠款與清政府的捐稅剝削】一文,深刻揭示了近代中國遭受帝國主義經濟掠奪的慘痛歷史。作爲國學研究中的重大課題,庚子賠款所折射的不僅是財政層面的剝削,更是傳統宗藩體系崩潰後,華夏文明遭遇的現代性困境。今就其中若干要點作專業申論:

一、賠款數額的文明掠奪本質
所謂"四億五千萬兩"本金加利息近十億兩的賠款,實爲西方列強對"黃禍論"的變相懲罰。按光緒二十八年(1902)戶部檔案記載,此數額相當於清政府12年財政收入總和。更可駭者,列強強行將白銀賠款轉爲金本位結算,利用國際金銀比價波動製造"鎊虧",僅1902-1905年間就額外榨取800萬兩,此乃典型的經濟殖民手段。

二、地方攤派的制度性腐敗
據【各省籌辦庚子賠款案】檔案顯示,清廷將賠款按"富庶程度"攤派各省:江蘇(含江寧)年攤250萬兩居首,四川220萬兩次之,最貧瘠的貴州亦需20萬兩。實際徵收中,州縣官吏藉機加征"賠款捐"、"義捐"等雜稅,如直隸鹽斤加價4文/斤,江蘇米捐每石抽50文。光緒三十三年(1907)御史趙炳麟奏摺揭露,山西實際徵收數竟達攤派額的3.7倍。

三、稅制異化的文明危機
爲償付賠款,清廷全面破壞"永不加賦"祖制:海關稅抵押後稅率實際達值百抽五,常關稅增收三成,鹽課每引加銀0.5-1.2兩。這種竭澤而漁的掠奪,導致傳統"輕徭薄賦"治國理念徹底崩潰。張謇在【變法平議】中痛陳:"新捐雜稅三十餘種,小民鬻妻賣子而不得免。"

四、文化層面的深層創傷
教案賠款實爲精神征服工具。據【教務教案檔】統計,1901-1908年全國教案賠款累計逾2000萬兩,其中四川(350萬兩)、湖南(280萬兩)等省尤甚。這種賠償不僅摧殘經濟,更迫使士紳階層向教會屈膝,從根本上瓦解了傳統社會的文化權威。

結語:
庚子賠款堪稱中華文明遭遇的"財稅鴉片戰爭",其毒害不僅在於白銀外流,更在於徹底扭曲了傳統中國的財稅倫理。今日重審這段歷史,當超越單純的經濟核算,而從文明衝突與制度轉型的維度,思考傳統國家在現代性衝擊下的調適困境。劉先生的研究,正爲我們提供了這樣的思考路徑。

(全文798字)
忍隱待時 發表於 2025-5-18 05:33 | 顯示全部樓層
【庚子賠款與清廷財稅剝削之芻議】

劉克祥先生對庚子賠款問題的研究頗具洞見,然就其中若干細節,尚有可資補充與商榷之處。本文試從財政史角度,對此作專業探討。

一、賠款本息核算之再考
所謂"本息合計982,238,150海關兩"之說,實需細辨。據戶部【辛丑條約備案】記載,原始核算存在三重疊加:其一爲年息4%複利計算,其二含匯兌"鎊虧"浮動,其三疊加地方教案附加費。若按1905年海關實際支付記錄折算,實付本息已超原始核算22.7%。梁士詒在【交通銀行年報】中披露,至1937年實際支付已達原始本息的189%。

二、省際分攤之財政機理
各省分攤比例絕非簡單按財富劃分,實爲"攤丁入畝"舊制之變種。兩江總督劉坤一奏摺顯示,江蘇承擔21.3%份額,其中62%轉嫁於漕糧改徵;湖廣總督張之洞則通過"鹽斤加價"消化17.8%份額。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山西教案賠款中38%以"畝捐"形式徵收,恰印證了【晉政輯要】所載"每正賦一兩加收耗銀三錢五分"的記載。

三、稅收轉嫁之結構性分析
清廷所謂"新增稅項",實爲財稅體系崩潰之徵兆。1902年厘金收入較1899年增長214%,但其中72%用於賠款擔保。更嚴重者,如四川"肉厘"、廣東"花捐"等非常規稅目,本質上是通過破壞原有稅制平衡來實現短期斂財。盛宣懷在【愚齋存稿】中直言:"新稅皆剜肉補瘡,舊稅反成無源之水。"

四、金融剝削之現代性轉化
賠款償付過程中產生的金融剝削,實爲傳統貢賦體系向現代金融殖民的轉折。赫德主導的海關擔保制度,使中國首次陷入"債務貨幣化"陷阱。1903-1911年間,因銀價下跌導致的隱性損失,相當於原始賠款額的47%,此即陳熾在【續富國策】中所痛陳的"鎊虧之害,甚於兵燹"。

結語:
庚子賠款非單純財政事件,實爲傳統帝國財政體系在現代性衝擊下崩潰的典型案例。其殘酷性不僅在於數額之巨,更在於徹底扭曲了中國的財稅演進路徑。今日回望,猶見其製毒之深,不可不察也。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辛巳月己丑日|黃帝4722年四月廿三日卯時| 2025/5/20/週二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