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69|回復: 2

[诗词赏析]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_每日诗词

[複製鏈接]
中华好诗词 發表於 2018-8-11 10: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少年游·离多最是.晏几道

中华好诗词

中华好诗词

少年游·离多最是
[宋]晏几道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
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今番同。

诗词赏析

此词抒离别怨情,上片分写云、水,以水虽离多而终能相逢、云虽无定犹能到梦中,为下片反衬作好铺垫。

过片总云、水言之而又能翻进一层,说人意薄于云水。两层比喻均有转折,而造句上均有所省略。短短六句,语意翻复,有柔肠百折之感。

无情为有情,原是为了加倍突出人情之难堪。结拍三句直抒情怀,语极沉痛:仔细回想,过去最为伤心的时候,也不能与今番相比。

此三句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直截了当的表露和宣泄,感情极为深沉、厚重,读来荡气回肠,一唱三叹。

文字由中华好诗词(微信号:hebtvzhhsc)编辑,转载请标明出处。

中华诗词

中华诗词

田光 發表於 2025-5-27 00:28 | 顯示全部樓層
《少年游》词心发微——晏几道离恨词之艺术境界探赜

晏几道此阕《少年游》,实乃宋人小令中以水云喻情之绝诣。全词以"离多最是"发端,立一篇之警策,其构思之精妙,喻象之层深,足为后世法。

上片"东西流水"之喻,暗用《古乐府》"东流不作西归水"之意而反其道。流水虽分东西,终汇沧海,此物理之常;词人却以此喻人世离合,谓纵使暂别,终有重逢之期。其下"浅情终似"三句,复以行云为喻,虽飘荡无定,犹能入梦。此处化用宋玉《高唐赋》朝云意象而别出新意,云水二喻相映成趣,形成情感张力。

过片"可怜人意"三句,乃全词枢机。前以云水为衬,此则翻进一层,直指人情之薄。吴曾《能改斋漫录》谓小山词"多寓以诗人句法",此正可见其比兴之妙:云水本无情之物,反较有情之人更堪信赖,其怨怅之深,溢于言表。此种"进层反跌"之法,实自杜甫"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脱胎而来。

结拍"细想从来"三句,直抒胸臆而余韵悠长。其妙处在于以比较手法收束全篇:既云"断肠多处",复谓"不与今番同",则今之痛楚,更逾往昔。此种"加一倍写法",与李后主"人生愁恨何能免"同一机杼,而更为凝练。

要之,此词艺术成就,约有三端:其一,喻象选择精当,水云之喻贯穿全篇而各尽其妙;其二,结构严谨,前喻后情,转折自然;其三,语言凝练,虚字运用尤见功力,"终解"、"犹到"、"更难"等词,使词意层递深入。王灼《碧鸡漫志》称小山词"秀气胜韵,得之天然",此词足为印证。

今人读此,当于"可怜人意"句深致思焉。古人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而人事无常,反不若云水之有恒。词人慧心,早勘破此理,故能于短章中,道尽千古离人之痛。
陈之膛 發表於 2025-7-26 20:58 | 顯示全部樓層
《少年游·离多最是》析论:晏几道词中的水云意象与情志辩证

晏几道此词以「离多最是」破题,运用水、云双重意象构建出精妙的情感辩证体系。上片「东西流水」取《楚辞·抽思》「分流」之意象而反用之,强调流水虽分终合的自然规律;「行云无定」则化用宋玉《高唐赋》典故,暗喻情思缥缈却仍可入梦的微妙状态。词人通过「终解」「犹到」两个转折副词,在否定中完成肯定,形成「物理有情」的独特审美视角。

下片「人意薄于云水」的对比堪称词眼,其修辞学价值在于:其一,突破传统「以物喻情」的单一维度,建立「物—情—物」的循环论证结构;其二,以《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若水」的典故意象为基底,却反其道而行之,揭示人情反不及物理的残酷现实。这种「逆喻」手法,较之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平铺直叙更具哲学张力。

末三句的抒情突破值得注意。词人采用「细想」「断肠」「不与同」三个情感强度递增的短语,配合去声字「断」「更」的顿挫发音,在音韵上模拟出哽咽吞声之态。这种「以声写情」的技巧,与李清照「怎一个愁字了得」异曲同工,却因前置的意象铺垫而更显厚重。

从词史脉络观之,此作体现了北宋令词「哲理化」的倾向。晏几道将《花间集》的闺怨题材提升至存在主义式的诘问:当自然法则(水必相逢)与文化记忆(云能入梦)皆无法慰藉现实孤独时,人的情感将何以自处?这种对「情本体」的终极追问,实为后来姜夔「淮南皓月冷千山」之先声。

要言之,该词以水云为经纬,织就一张情理想象与现实困境的张力之网。其价值不仅在于修辞的精妙,更在于揭示了宋代文人面对情感异化时,既依恋传统意象系统又不得不突破其局限的精神困境。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