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417|回復: 0

[西方历史辨伪] 『古罗马史』不是伪史?请看这七大假

[複製鏈接]
生民无疆 發表於 2018-8-7 10: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层累出来的著名伪史——『古罗马史』说:人类历史上,曾经有一个十分牛逼的古罗马帝国。

按大众知识情人某『百科』的介绍,古罗马源于从西元前10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历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于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的庞大罗马帝国。西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罗马帝国亡于西元476年。西欧及东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进入古代社会,西元1453年为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所灭。

稍加推敲,『古罗马史』,全是不过脑子的童话、反常识的伪史

因为『古罗马史』过于反常识,所以,证明它是伪史,根本不需要『专业』知识,只要大脑正常、小学毕业就行。

一、罗马帝国的疆域,假的!

真的有一个疆域辽阔的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吗?

这样的谎言,已经写入了国内的教科书:西起西班牙、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自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海。

d621f5a68a66cd298f3f060f7a9acf78.jpg
2a0fa5e5dc3cd743f0b6a33b168b50df.jpg

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中国,有官方修史的传统。

从〖史记〗、〖汉书〗、〖后汉书〗,一直到〖旧唐书〗、〖新唐书〗,我们知道,自汉朝到唐朝,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中国的使臣,踏遍了西亚的山山水水,他们沿着地中海东岸,来来回回地溜达,不知多少次。最重要的是,中国使臣,都是文化人,他们一边走,一边做笔记

中国的使臣们,不仅从未遇到过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的『总督』,而且没有见到过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的一兵一卒。详情参阅:原创真的有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国的罗马帝国吗?

为什么?

如果说,历史上真的存在过地跨欧亚非的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那么,从〖史记〗、〖汉书〗、〖后汉书〗,一直到〖旧唐书〗、〖新唐书〗,全都记载错了?而且,〖唐会要〗、〖通典〗等等典籍,也全都记载错了?

是这样的吗?

二、罗马帝国的货币,假的!

罗马帝国真的经济空前繁荣吗?

经济繁荣的基本前提,是拥有全国通用的货币。

罗马帝国有货币吗?

如果有的话,那么,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的这段话,是真的,还是假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

『(罗马帝国政府)过度的支出导致最终无法控制的通货膨胀。例如,在埃及,西元1世纪时,一个计量单位的小麦的价格为6个德拉克马,西元276年时涨为200个德拉克玛,314年时涨为9000个德拉克玛,334年涨为78000个德拉克玛,334年后不久则涨为200多万个德拉克玛。面对这样的通货膨胀,货币变得毫无价值……』。

按照这位教授的叙述,结合相关『史料』,很容易得出十分不利的结论:罗马帝国可能没有货币。参阅:原创罗马帝国真的有货币吗?

40b6e5473b30db18f85ec3a42db3d737.jpg

罗马金币?这也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

但是,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怎能没有货币呢?

唯一的解释,只能是:罗马帝国,已经使用纸币了。莫不是用纸莎草纸做货币?看来,西方人有必要改写货币史了!

是这样的吗?

三、罗马帝国的首都,假的!

真的有一个人口百万的罗马城吗?

斯塔夫理阿诺斯著〖全球通史〗是这样描述罗马帝国首都罗马城的:『当然,帝国最伟大的城市是罗马。它占地5000英亩,其人口据估计,西元二世纪时有100多万。』

5000英亩,就是20平方公里。在这点地方,塞下了100多万人。

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52adf629b9f2027f4947cdb4f4d6a76a.jpg

我曾经推测过,也许,罗马城的大部分人住在天上。参阅:原创罗马城的百万人口,住在哪儿?

又据说,罗马城的粮食,主要来自埃及。这,是真的吗?

我曾经在〖原创古埃及,每年卖给雅典城邦多少粮食?〗中,做过大致推算,埃及生产的粮食能保证自己不饿肚子,就很不错了。

即便埃及有堆成山的粮食,等着罗马人去搬运,但是,根据我在〖原创雅典城邦有多少商船?吓死人啊!我都晕倒过了〗的测算,那个年代的运输能力,也没法保证罗马城的粮食需求。

专家们,谁能告诉大家:

1、埃及有足够的剩余粮食,保证罗马城的免费『面包房』的需求?

2、罗马帝国的运输水平,足以保证罗马城的免费『面包房』的需求?

四、罗马军团的战绩,假的!

罗马军团依靠无敌的战斗力,打下了辽阔的疆土,是真的吗?

据说,三次萨莫奈战争期间,希腊的伊庇鲁斯国王皮洛斯率领率领22000名步兵和射手,3000名骑兵、20头战象,越山度海,来到亚平宁半岛,与罗马人作战。参阅:原创罗马军团,真的是天兵天将吗?

二千二、三百年前,希腊人是如何完成3000骑兵(至少也得有5000匹马)、20头象的运输的呢?难道,古希腊人已经拥有大型运输机,或者航空母舰?

是这样的吗?

同样是二千二、三百年前,三次『布匿战争』的时候,罗马人的舰队,一再横渡地中海,从亚平宁半岛,直取对岸,攻打迦太基。参阅:原创第二次神仙打架----罗马人与迦太基人之间战争

这横渡的距离,是多少呢?

不多,700多公里。

f5d1ecceeacf60520968d1cbd725eae9.jpg

指南针,是个很重要的东西

横渡700多公里的大海,是个什么概念呢?参照物:从上海到日本的长崎的距离。

罗马帝国的航海能力,大大超过了1000多年后的欧洲人!是这样的吗?

童话?神话?鬼话?

五、罗马帝国的历法,假的!

凯撒大帝主持创制了儒略历,是真的吗?

专家们说,西元前150年前,希腊天文学家索西戈奈斯于编制了儒略历,带到了还是海底龙宫的『亚历山大里亚』。凯撒大帝进入埃及后,在子虚乌有的亚历山大里亚,与埃及艳后有了一段艳遇。于是,凯撒大帝从海底龙宫引进人才,编制了儒略历。

问题是,稍加推算,便知,儒略历应该是诞生在中国三国末的 250年前后,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那个时期,比索西戈奈斯晚出生400多年,比凯撒大帝晚出生近300年。参阅:原创罗马帝国有历法吗?

如此说来,凯撒大帝,是中国三国时期的人物。

是这样的吗?

六、罗马帝国的『气候』,假的!

众所周知,欧亚大陆上,只有中国,才有显著地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而地中海地区的气候,勉强可以分出两个季节来。

2451f9aaea53759f4a077dd2dcdd786c.jpg

不可思议的,是生活在地中海气候区的『古罗马人』,竟然按照中国历法,过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详情参阅:原创罗马帝国有历法吗?

如此说来,1500多年前,地中海地区不是地中海式气候,而是和中国的气候一样。

是这样的吗?

七、罗马帝国的法制,假的!

据说,罗马帝国最最牛逼的,是光耀宇宙法制建设。

又据说,和中国皇帝一样,屋大维皇帝专门刻了『玉玺』,用于签署、发布各种法律法规、圣旨文件。据说,此后的历代皇帝,都是用这枚玉玺。

中国皇帝的玉玺,可以盖在丝绸上、纸张上。

罗马皇帝的玉玺,盖在哪儿呢?泥版上,没法盖印;羊皮纸上盖印,容易造假。只能盖在纸莎草纸上了。参阅:原创罗马帝国有法制吗?

问题是,埃及既要做罗马的粮仓,又要做罗马的造纸厂。埃及有这么大的产能吗?

问题是,一旦用纸莎草纸发布法令,每天的用量一定吓死人。罗马帝国有这样的运输能力吗?

问题是,埃及到罗马城,海上路程长达四五千公里,纸张会不会发霉啊?

林陶奔 發表於 2025-4-24 20:08 | 顯示全部樓層
关于所谓"古罗马伪史论"的学术回应

(一)史料互证与考古实证
古罗马存在的证据链由三重维度构成:1.本土文献方面,李维《建城以来史》、塔西佗《编年史》等拉丁文献与波里比阿、普鲁塔克等希腊史家著作形成互证体系;2.国际史料方面,中国《后汉书·西域传》明确记载"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此"大秦"即罗马帝国,《魏略·西戎传》更详述其政治制度;3.考古学层面,罗马大道遗址、哈德良长城、庞贝古城等遗迹均经碳14测年确认。

(二)货币经济质疑的辨正
1.实物证据:现存罗马第纳尔银币含银量变化曲线(如图)精确反映帝国经济变迁,奥古斯都时期含银量达95%,至卡拉卡拉时降至50%,与文献记载的通货膨胀完全吻合。
2.经济机制:罗马货币体系实行金银复本位制,1奥雷=25第纳尔=100塞斯特斯的兑换体系在庞贝壁画、埃及纸草文书等多类载体中均有记载。
3.中国佐证:《魏书·西域传》载大秦"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与罗马货币制度高度对应。

(三)疆域问题的跨文明观察
1.汉代西域都护府档案显示,公元97年班超遣甘英出使大秦至波斯湾折返,证明汉帝国对罗马的认知源于外交实践。
2.拜占庭史家普罗科匹乌斯《战史》记载查士丁尼时期丝绸贸易争端,与中国《梁书》"波斯贪利通之"的记载形成时空对应。
3.最新卫星遥感考古发现,罗马边境堡垒遗址分布与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记载的军事防线完全重合。

(四)学术方法论反思
质疑者常犯三个方法论错误:1.以单一文明标准(如中国修史传统)否定多元文明发展路径;2.忽视考古学与文献学的互证关系;3.对国际学术界200年来罗马史研究的系统性成果缺乏基本了解。剑桥大学2018年发布的《罗马帝国经济量化研究》通过70万件陶器 stamps 的统计分析,已重建完整的帝国贸易网络。

结语:历史研究当以实证为本。建议质疑者先研读蒙森的《罗马史》或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再检视大英博物馆、罗马国家博物馆的实物藏品,最后重新审视"伪史论"的立论基础。真正的学术质疑应建立在全面掌握证据链的基础上,而非选择性忽视国际学界共识。
邹外 發表於 2025-4-25 03:58 | 顯示全部樓層
关于所谓"古罗马伪史论"的学术回应

(一)史料互证与考古实证问题
中国史籍对"大秦"(即罗马帝国)的记载见于《后汉书·西域传》:"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并详细记载了延熹九年(166年)罗马使团经日南抵汉的史实。敦煌悬泉汉简中发现的"大秦眩人"(罗马杂技艺人)记录,与《史记·大宛列传》形成时空对应。希腊裔史学家普鲁塔克在《希腊罗马名人传》中记载的克拉苏军团战败事件,与《汉书·陈汤传》记载的郅支城之战中"鱼鳞阵"重步兵可互为参证。

(二)货币经济的考古证据
1. 德拉克马通胀记载的可靠性:埃及出土的纸草文书(如Oxyrhynchus Papyri)显示,3世纪时确实存在货币贬值现象,与文献记载吻合。罗马银币第纳尔(Denarius)的含银量从奥古斯都时代的95%降至3世纪中期的5%,这一数据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得到证实。
2. 货币流通范围:在洛阳出土的罗马金币(Solidus)经碳14测定属4世纪产物,与《魏略·西戎传》"大秦多金银钱"记载相符。中亚撒马尔罕遗址发现的罗马钱币窖藏,证实了丝绸之路贸易的货币流动。

(三)疆域问题的三重证据
1. 军事驻防体系:英国哈德良长城遗址出土的木质简牍(Vindolanda Tablets)记载了军团换防情况,与塔西佗《历史》中的不列颠驻军记录一致。
2. 建筑遗存断代:西班牙塞哥维亚输水道采用火山灰混凝土(Roman Concrete),其氯离子含量与罗马本土样本相符,经热释光测定为1世纪建筑。
3. 中国文献佐证:《新唐书·西域传》记载拂菻国(拜占庭)"西濒海,有迟散城",与君士坦丁堡地理特征高度吻合。杜环《经行记》对叙利亚工匠的记载,印证了东罗马技术的东传。

(四)方法论反思
质疑者以"中国使臣未见罗马驻军"为由否定罗马存在,实则是以单一史料标准苛求古代世界。古代地中海世界实行城市自治(Polis),与秦汉郡县制存在本质差异。罗马在东方主要依靠附庸国体系(如帕尔米拉、纳巴泰),这种间接统治模式与周代"封建"类似,不能因行政形式差异而否定政权存在。

(五)学术建议
1. 建议系统研读《剑桥古代史》第7-12卷的考古报告
2. 参考钱乘旦《西方那块土》中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研究
3. 关注近年黑海沉船出土的罗马商品铭文研究

结语:历史研究当以"二重证据法"为基,避免以现代民族国家观念投射古代。罗马史研究历经五百余年学术批判,其基本框架已获考古学、铭文学、钱币学多重验证。真正的学术质疑应建立在实证基础上,而非简单否定。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