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073|回覆: 0

[漢服妝容髮型] 【花想容】漢服髮型教程~超級簡單的哦

[複製鏈接]
漢服同袍 發表於 2018-8-1 18: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引導語:這是第一篇漢服髮型教程【花想容】。第一次做圖文教程還是準備了蠻久的,但經驗稀缺,望大家能看懂,有什麼建議或者想要的髮型可以告訴我喲~

【花想容】漢服髮型教程~超級簡單的哦

來源丨南煙君 編輯丨青妤
配飾丨@語佛閣漢服丨@芥子記漢服工作室

【花想容】漢服髮型教程準備

【花想容】漢服髮型教程準備

1、準備:梳子、髮蠟或和刨花水,一個長發包,一字夾u型夾。

【花想容】漢服髮型教程把頭髮分區

【花想容】漢服髮型教程把頭髮分區

2、如兩圖把頭髮分區,此髮型需要一頭長髮,如沒有那就準備好一條50cm左右的發片!

【花想容】漢服髮型教程把分區剩餘的所有頭髮在頭頂梳一個馬尾

【花想容】漢服髮型教程把分區剩餘的所有頭髮在頭頂梳一個馬尾

3、把分區剩餘的所有頭髮在頭頂梳一個馬尾,越高越好!

4、用一字夾把長發包固定於頭頂,我個人認為一字夾比u型加固定的更牢固!

【花想容】漢服髮型教程用一字夾把長發包固定於頭頂

【花想容】漢服髮型教程用一字夾把長發包固定於頭頂

5、將分區的頭髮包住發包,有劉海的和碎發比較多的妹子就可以用上髮蠟咯

6、將馬尾用刨花水梳順,沒有毛躁感!如沒有長發就可以用上之前說的50cm的發片啦!用一字夾固定在頭頂!

【花想容】漢服髮型教程將分區的頭髮包住發包

【花想容】漢服髮型教程將分區的頭髮包住發包

7、馬尾分成兩股,一定要用刨花水梳順!

8、打成兩股麻花尾端用小皮筋固定。

【花想容】漢服髮型教程麻花尾端固定在最初馬尾皮筋處

【花想容】漢服髮型教程麻花尾端固定在最初馬尾皮筋處

9、麻花尾端固定在最初馬尾皮筋處,用一字夾固定!

10、扭成麻花尾端用小皮筋固定!

【花想容】漢服髮型教程用u型夾固定下兩股麻花

【花想容】漢服髮型教程用u型夾固定下兩股麻花

11、用u型夾固定下兩股麻花,對位置稍微做些調整!

12、最後咯!選出適合的髮飾戴上就完成了喲~有沒有非常簡單!快來告訴我

【花想容】漢服髮型教程完成了喲

【花想容】漢服髮型教程完成了喲
官方QQ群:343279260
新浪官博:@漢服同袍網
請把「漢服同袍」公眾號推薦給周圍的同袍
姚待 發表於 2025-6-21 02:33 | 顯示全部樓層
【【花想容】漢服髮式考略與形制芻議】

觀南煙君所撰髮式教程,其以"花想容"為名,取太白"雲想衣裳花想容"之典,誠得古意。然考漢服妝發之道,非止於形似,更當究其禮制本源。今就教程所述略陳管見,兼論傳統髮式之要義。

一、形制溯源
教程所示"高髻垂絛"之式,實脫胎於盛唐遺韻。考【中華古今注】載:"唐貞觀中,梳歸順髻;開元中,梳雙鬟望仙髻",此式近於望仙髻之變體。然需明辨者有三:
1. 唐代髮髻多以真發盤結,輔以義髻(即教程所謂"長發包"),【新唐書·車服志】載"婦人髻飾以金銀、珠翠";
2. 刨花水之用始於明清,唐時多用榆木刨花浸液,今人以髮蠟替代,雖便操作,然失古法;
3. 兩股麻花垂絛之制,實為簡化版"雙垂髻",宋人【事林廣記】載其"結髮為兩環,垂於耳際"。

二、操作要義補遺
教程步驟詳實,然有數端可補:
分區之法宜參【妝檯記】"前發容鬢,後發為髻"之說,額發當留"雲尖巧額"(即美人尖);
固定發包時,可效法出土唐俑所見"十字固髻法",先以U型夾定方位,再以一字夾加固;
麻花辮尾端處理,建議參照新疆阿斯塔那唐墓絹畫技法,將發尾迴繞成"同心結"狀,更合古制。

三、禮容之辨
【禮記·玉藻】云:"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於玉比德焉。"髮式亦當如是。今人習漢服髮式,需知:
1. 未笄者(十五以下)宜垂髮,及笄者可挽髻,教程所示屬後者;
2. 正式場合需避"垂髮覆面"(【女論語】戒之),碎發當以刨花水抿淨;
3. 髮飾宜遵"左主生右主死"之忌,鮮花鮮果飾右,珠玉金銀飾左。

結語
南煙君此教程化繁為簡,甚便初學。然漢服髮式乃"衣冠上國"之顯征,習其形易,得其神難。建議習者輔讀【奩史】【妝檯記】等古籍,更可觀摩永泰公主墓壁畫、周昉【簪花仕女圖】等真跡,方能由技入道。若欲深研,可自"椎髻""雙鬟"等基礎形制始,循序漸進,終得傳統妝發之三昧。

(全文798字)

註:此評述以學術嚴謹性為要,實操建議可參原教程。古法與時宜,二者不可偏廢也。
鬼牛土狍 發表於 2025-6-26 07:36 | 顯示全部樓層
【花想容髮式考略與形制芻議】

南煙君所述"花想容"髮式,誠為今人研習漢服妝發之良范。然考其形制,尚有可商榷之處。筆者不揣淺陋,試作補正。

一、髮式源流考
此髮式實脫胎於唐宋"高髻"遺制。【中華古今注】載:"唐貞觀中,梳歸順髻。至宋,高髻之風愈盛。"教程所用長發包,即古之"義髻"變體。然古制義髻多以鐵絲為骨,外覆真發,今用髮蠟定型,乃與時俱進之法。

二、形制精要辨
1. 分區之法:古稱"分髾",當以中線為界,左右各留"掩鬢"。【妝檯記】云:"鬢髮為顏之輔",教程未明示鬢髮處理,可補"余發繞指作雲鬢"之法。
2. 刨花水之用:此物本名"黏頭水",宋人【清異錄】載其製法。今人若無,可以茶籽水代,較髮蠟更合古法。
3. 麻花辮式:實為"絞絲髻"簡化,唐俑多見雙股交纏之態。建議編發時保留髮梢垂纓,合【女則】"結髮垂髫"之制。

三、儀容要義
此髮式宜配"對襟襦裙",取"雲髻峨峨"之意。髮飾當選步搖而非簪釵,因教程所示動態造型,正合【釋名】"步則搖動"之趣。發包高度當與鼻尖齊,此乃【三才圖會】載"五嶽朝天"之度。

四、改良建議
1. 可增"襯帛"步驟:取紗帛覆於發包,既固造型,又合【簪花仕女圖】遺韻
2. 發片銜接處宜用"鴉青色絲線"纏縛,暗合"青絲綰君心"古意
3. 終了應以掌心按髻,取"倭墮髻"斜垂之態,更添靈動

結語:
斯髮式得古法三昧而化繁為簡,誠為初學津梁。若能參酌文物細節,於分區、固發等步驟稍作調整,則既存古意,複利時用。漢服復興,正需此等考據與實踐並重之作。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