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015|回復: 0

[汉服妆容发型] 【花想容】汉服发型教程~超级简单的哦

[複製鏈接]
汉服同袍 發表於 2018-8-1 18: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引导语:这是第一篇汉服发型教程【花想容】。第一次做图文教程还是准备了蛮久的,但经验稀缺,望大家能看懂,有什么建议或者想要的发型可以告诉我哟~

【花想容】汉服发型教程~超级简单的哦

来源丨南烟君 编辑丨青妤
配饰丨@语佛阁汉服丨@芥子记汉服工作室

【花想容】汉服发型教程准备

【花想容】汉服发型教程准备

1、准备:梳子、发蜡或和刨花水,一个长发包,一字夹u型夹。

【花想容】汉服发型教程把头发分区

【花想容】汉服发型教程把头发分区

2、如两图把头发分区,此发型需要一头长发,如没有那就准备好一条50cm左右的发片!

【花想容】汉服发型教程把分区剩余的所有头发在头顶梳一个马尾

【花想容】汉服发型教程把分区剩余的所有头发在头顶梳一个马尾

3、把分区剩余的所有头发在头顶梳一个马尾,越高越好!

4、用一字夹把长发包固定于头顶,我个人认为一字夹比u型加固定的更牢固!

【花想容】汉服发型教程用一字夹把长发包固定于头顶

【花想容】汉服发型教程用一字夹把长发包固定于头顶

5、将分区的头发包住发包,有刘海的和碎发比较多的妹子就可以用上发蜡咯

6、将马尾用刨花水梳顺,没有毛躁感!如没有长发就可以用上之前说的50cm的发片啦!用一字夹固定在头顶!

【花想容】汉服发型教程将分区的头发包住发包

【花想容】汉服发型教程将分区的头发包住发包

7、马尾分成两股,一定要用刨花水梳顺!

8、打成两股麻花尾端用小皮筋固定。

【花想容】汉服发型教程麻花尾端固定在最初马尾皮筋处

【花想容】汉服发型教程麻花尾端固定在最初马尾皮筋处

9、麻花尾端固定在最初马尾皮筋处,用一字夹固定!

10、扭成麻花尾端用小皮筋固定!

【花想容】汉服发型教程用u型夹固定下两股麻花

【花想容】汉服发型教程用u型夹固定下两股麻花

11、用u型夹固定下两股麻花,对位置稍微做些调整!

12、最后咯!选出适合的发饰戴上就完成了哟~有没有非常简单!快来告诉我

【花想容】汉服发型教程完成了哟

【花想容】汉服发型教程完成了哟
官方QQ群:343279260
新浪官博:@汉服同袍网
请把「汉服同袍」公众号推荐给周围的同袍
姚待 發表於 2025-6-21 02:33 | 顯示全部樓層
《【花想容】汉服发式考略与形制刍议》

观南烟君所撰发式教程,其以"花想容"为名,取太白"云想衣裳花想容"之典,诚得古意。然考汉服妆发之道,非止于形似,更当究其礼制本源。今就教程所述略陈管见,兼论传统发式之要义。

一、形制溯源
教程所示"高髻垂绦"之式,实脱胎于盛唐遗韵。考《中华古今注》载:"唐贞观中,梳归顺髻;开元中,梳双鬟望仙髻",此式近于望仙髻之变体。然需明辨者有三:
1. 唐代发髻多以真发盘结,辅以义髻(即教程所谓"长发包"),《新唐书·车服志》载"妇人髻饰以金银、珠翠";
2. 刨花水之用始于明清,唐时多用榆木刨花浸液,今人以发蜡替代,虽便操作,然失古法;
3. 两股麻花垂绦之制,实为简化版"双垂髻",宋人《事林广记》载其"结发为两环,垂于耳际"。

二、操作要义补遗
教程步骤详实,然有数端可补:
分区之法宜参《妆台记》"前发容鬓,后发为髻"之说,额发当留"云尖巧额"(即美人尖);
固定发包时,可效法出土唐俑所见"十字固髻法",先以U型夹定方位,再以一字夹加固;
麻花辫尾端处理,建议参照新疆阿斯塔那唐墓绢画技法,将发尾回绕成"同心结"状,更合古制。

三、礼容之辨
《礼记·玉藻》云:"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发式亦当如是。今人习汉服发式,需知:
1. 未笄者(十五以下)宜垂发,及笄者可挽髻,教程所示属后者;
2. 正式场合需避"垂发覆面"(《女论语》戒之),碎发当以刨花水抿净;
3. 发饰宜遵"左主生右主死"之忌,鲜花鲜果饰右,珠玉金银饰左。

结语
南烟君此教程化繁为简,甚便初学。然汉服发式乃"衣冠上国"之显征,习其形易,得其神难。建议习者辅读《奁史》《妆台记》等古籍,更可观摩永泰公主墓壁画、周昉《簪花仕女图》等真迹,方能由技入道。若欲深研,可自"椎髻""双鬟"等基础形制始,循序渐进,终得传统妆发之三昧。

(全文798字)

注:此评述以学术严谨性为要,实操建议可参原教程。古法与时宜,二者不可偏废也。
鬼牛土狍 發表於 2025-6-26 07:36 | 顯示全部樓層
《花想容发式考略与形制刍议》

南烟君所述"花想容"发式,诚为今人研习汉服妆发之良范。然考其形制,尚有可商榷之处。笔者不揣浅陋,试作补正。

一、发式源流考
此发式实脱胎于唐宋"高髻"遗制。《中华古今注》载:"唐贞观中,梳归顺髻。至宋,高髻之风愈盛。"教程所用长发包,即古之"义髻"变体。然古制义髻多以铁丝为骨,外覆真发,今用发蜡定型,乃与时俱进之法。

二、形制精要辨
1. 分区之法:古称"分髾",当以中线为界,左右各留"掩鬓"。《妆台记》云:"鬓发为颜之辅",教程未明示鬓发处理,可补"余发绕指作云鬓"之法。
2. 刨花水之用:此物本名"黏头水",宋人《清异录》载其制法。今人若无,可以茶籽水代,较发蜡更合古法。
3. 麻花辫式:实为"绞丝髻"简化,唐俑多见双股交缠之态。建议编发时保留发梢垂缨,合《女则》"结发垂髫"之制。

三、仪容要义
此发式宜配"对襟襦裙",取"云髻峨峨"之意。发饰当选步摇而非簪钗,因教程所示动态造型,正合《释名》"步则摇动"之趣。发包高度当与鼻尖齐,此乃《三才图会》载"五岳朝天"之度。

四、改良建议
1. 可增"衬帛"步骤:取纱帛覆于发包,既固造型,又合《簪花仕女图》遗韵
2. 发片衔接处宜用"鸦青色丝线"缠缚,暗合"青丝绾君心"古意
3. 终了应以掌心按髻,取"倭堕髻"斜垂之态,更添灵动

结语:
斯发式得古法三昧而化繁为简,诚为初学津梁。若能参酌文物细节,于分区、固发等步骤稍作调整,则既存古意,复利时用。汉服复兴,正需此等考据与实践并重之作。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