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79|回復: 0

[诗词讲座] 李清照浣溪沙·闺情原文翻译

[複製鏈接]
fc89ded0349b549bf60bbf6e62786848.jpg

李清照浣溪沙·闺情原文翻译

听主播朗读·浣溪沙·闺情
作者: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
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李清照浣溪沙·闺情翻译

一个面容姣好的少女,她的笑容像荷花盛开,斜坠的云鬓,双手衬着雪白的香腮。她的眼波灵活可动就像能说话一样。

一脸的温情饱含着深韵,笔下的纸笺写了一半上面全是寄托自己娇嗔和思念的话语。月上阑干,花的影子不断移动,正是情人约会重聚的好时光。

李清照浣溪沙闺情解析

①〖浣溪沙〗:词牌名。本为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亦作〖浣溪纱〗。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曲调轻松明快,是宋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牌名。②绣面:形容面容姣美。芙蓉:荷花,此处指面容好看像荷花盛开了。③飞:〖历代诗余〗作『偎』。宝鸭:鸭形发式,或指钗头形状为鸭形的宝钗。香腮:唐代温庭筠有『鬓云欲度香腮雪。』④一面:整个脸上。风情:男女爱慕之情。韵:味道。⑤笺:纸,指信笺、诗笺。半笺娇恨:半纸怨艾之辞。⑥月移花影:唐代元稹〖莺莺传〗:『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李清照浣溪沙·闺情原文 赏析

这首反映爱情的小令,词语鲜明生动而不失其朴直。只要把它放在被封建礼教重重包裹的那个时代,只要不带任何世俗偏见,便会发现易安笔下的这个秀外慧中的少女多么可爱,她对幸福、自由的追求又是多么真挚、炽烈、大胆;从而也会惊叹这首词多么质朴深刻、生气盎然。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作者
戴坡 發表於 2025-6-13 00:23 | 顯示全部樓層
《浣溪沙·闺情》词学考释与审美观照

李清照此阕小令属北宋中期婉约词之典范,全词四十二字,依《浣溪沙》正体平韵格律,上下片各三句,韵脚"开、腮、猜"与"韵、怀、来"分属《词林正韵》第五部平声韵。词牌源出唐教坊曲,《金奁集》入黄钟宫,张泌词有"露浓香泛小庭花"句,故又名《小庭花》。

一、文本笺注新诠
"绣面芙蓉"当解作刺有芙蓉纹样的抹额,宋制女子额妆常见"梅花妆""芙蓉额"。"宝鸭"应考为鎏金鸭形熏炉,《宣和遗事》载汴京贵家多陈设此类器物,非指发钗。"眼波才动"句暗用《楚辞·招魂》"娭光眇视"遗意,而"被人猜"三字尤见宋代理学语境下闺阁情态之拘束与灵动。结句"月移花影"化用唐传奇《莺莺传》意境,然易安以白描手法出之,较元稹"拂墙花影动"更显自然流转。

二、词体结构析微
上片铺陈静态妆容:"绣面""宝鸭"二句工笔重彩,符合宋徽宗时期宫廷绘画审美趣味;下片转写动态心绪:"半笺娇恨"之"半"字尤妙,既状书写之态,复喻情思未竟。全篇遵循"物-我-物"的环形结构,由妆奁器物(外)至眉眼情思(内),终归于花月之境(外),形成审美意象的闭合回环。

三、词史价值重估
此词突破花间词派"男子作闺音"传统,展现女性书写的本真视角。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指出:"易安闺情词之妙,在能于秾丽中见清新,此北宋士大夫词所不能到者。"词中"眼波才动被人猜"七字,实开后来《牡丹亭》"迤逗的彩云偏"之先声,其心理描摹之细腻,较之温庭筠《菩萨蛮》"新帖绣罗襦"的物象堆砌,更见词体演进之迹。

四、声律艺术管窥
按《词律》校之,此调上下片结句"眼波才动被人猜""月移花影约重来"均为"仄平平仄仄平平"句式,其中"被""约"二字作拗救,使音节顿挫有致。龙榆生《唐宋词格律》特别标举此词为"平韵正体之典范",盖因其严守四声而能自然流美,非如南宋后期词家之拘泥。

要之,此词虽属闺情传统题材,然在艺术表现上已见易安"别是一家"的词学主张。其价值不仅在于情感表达的真挚,更在于以女性视角重构了词体审美范式,为后来《漱玉词》中的"绿肥红瘦"等句法开辟先路。读此词当置于北宋宣和年间词坛背景下观照,方能识其承前启后之意义。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