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949|回覆: 2

[詩詞講座] 題畫詩是什麼意思?題畫詩有哪些?詩人之驕子 畫家之寵兒

[複製鏈接]
+
詩評萬象 發表於 2018-7-25 23: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題畫詩,詩與畫,似乎是不可分離的鴛鴦。有人說,題畫詩是詩人之驕子,是畫家之寵兒,那麼,題畫詩是什麼意思?題畫詩有哪些?

題畫詩是什麼意思?題畫詩有哪些?詩人之驕子 畫家之寵兒

中國畫非常講究『意境』,往往畫中題詩,詩畫互補,使意境更加深遠。再在畫面加蓋紅印章,使中國畫集詩、書畫、印於一身,形成了獨特的藝術形式,使人在讀詩看畫、看畫賞詩之中,充分享受藝術美。

題畫詩是什麼意思呢?在中國畫的空白處,往往由畫家本人或他人題上一首詩。詩的內容或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談論藝術的見地,或詠嘆畫面的意境。誠如清代方薰在【山靜居畫論】中所云:『高情逸思,畫之不足,題以發之』。這種題在畫上的詩就叫題畫詩,那麼,問題又來了,題畫詩有哪些?

題畫詩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瑰寶。這枝藝苑的奇葩,從誕生那天起,就是詩與畫交叉的產物。如果把它比作音樂,則是詩與畫的二重奏。這首特製的歌曲,既有詩的韻律,又有畫的光彩。如果將它比作舞蹈,則是配合默契的雙人舞。畫的線條是跳動的舞姿,詩的文字,則是畫境的升華。題寫於畫卷上的詩,融詩、書、畫於一體,既富詩情畫意,又有筆韻書趣,是具有中華民族豐富文化內蘊的國粹,因而被稱為『詩人之驕子,畫家之寵兒』 。

中國題畫詩源遠流長。要了解題畫詩有哪些,需要從六朝時期算起,有近兩千年歷史。但從遠古繪畫產生的年代看,題畫詩濫觴的年代當更早。據【晉書】載,晉太康二年(281年)汲郡人不准(人名)盜掘魏襄王(318年 - 296年)墳墓,得竹書數十車,共75篇,其中就有『【圖詩】一篇,畫贊之屬也』 。 ( 【晉書】卷五一【束皙傳】 )而畫贊,就是早期一種題畫詩。但是,由於年代的久遠和種種人為的因素,有題詩的壁畫或畫卷多已散佚殆盡。現存最早、畫面有題詩的當是北宋趙佶的【蠟梅山禽圖】 。

題畫詩,顧名思義,是一種以畫為題而作的詩。它又有狹義、廣義之別和自題、他題之分。自題畫詩,是指畫家寫於自己畫卷上的詩,自題畫詩有哪些?如明代唐寅的【李端端落籍圖】 。他題畫詩則是指詩人或畫家為別人畫所題的詩,如清代金農的【題趙承旨〖采菱圖〗 】 。

題畫詩曾是統治階級政治教化的工具,後隨着政治色彩的淡化而變成文人自抒懷抱、展現才藝,並用作相互酬贈的文藝作品,發揮了廣泛的交際功能。此外,題畫詩還有不可忽視的愉悅功能。畫為視覺的藝術,詩為語言的藝術,『畫寫物外形,詩傳畫中意』,詩與畫結合,詩情畫意,相映成趣。畫家既作詩又作畫,不僅能開闊視野、增加美感,而且能起到豐富畫面的意念和啟發觀賞中國畫的想象作用。

題畫詩較其他詩歌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詩情畫意。詩人藉助畫家已有的畫境,再創造藝術境界,不僅包含畫家所引發的創作興趣、靈感,而且常常把已然確定的畫境引入詩中,詩人加以闡釋和生發,形成全新的藝術結晶,真正做到了『詩中有畫』 、『畫中有詩』 。

題畫詩除了體現在其所特有的詩情畫意之藝術美外,還在於多方面地表現了自然之美。僅以山水、田園類題畫詩為例,特別是題寫於畫內的山水詩,或描繪波瀾不驚、一碧萬頃的湖面,於心曠神怡之中觀賞靜態美;或描繪風起雲湧、白波若山的海水,於雄奇之中給人以壯觀美;或描繪雲遮霧繞、層巒疊嶂的山景,於時隱時現之中領略朦朧美;或描繪平疇無際、風光旖旎的田園,於閒適之中充溢着恬淡美;或描繪風霜高潔、水落石出的林泉,於靜謐之中帶有飄逸美等等。

題畫詩,無論是自題還是他題,都是詩人與畫家對話的產物,因此它對畫家和畫作的描寫哪怕是隻言片語,都具有重要的認識和鑑賞價值。特別是自題畫詩,是畫家創作的內心獨白,具有其他評論家不可替代的認識作用。在題畫詩中涉及繪畫的內容很豐富,其中有對畫家生平際遇的描敘,有對畫作的鑑賞與品評,有對繪畫理論的闡釋,也有對不同畫家的畫作的比較、論析。

題畫詩除了具有詩的情趣外,還為繪畫藝術鑑賞增添了感人的詩意形象。因此,如果我們把中國現存的全部題畫詩按年代編輯起來,那無疑將是一部以詩歌書寫的、色彩繽紛的中國繪畫藝術發展史。而書畫同源,畫史又與書史密不可分。中國題畫詩的發展史雖然不能等同於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史,但是自從題畫詩產生以後,題畫詩的書法藝術便與繪畫藝術的發展同步了。國畫大師陸儼少曾說: 『畫畫的十分功夫,應該是四分讀書,三分寫字,三分畫畫』 ,這是因為『中國畫注重骨法用筆,一支毛筆,用好它必須經過長期刻苦的訓練,而寫字是訓練用筆的最好方法,要做到使筆而不為筆使,要筆尖、筆肚、筆根都能用到,四面出鋒,起倒正側,得心應手,無不如志』 。

對於中國畫而言,畫史與書史是密不可分的。我們從中國繪畫史上可以看到書法藝術發展的脈絡,而從書寫題畫詩的書法中更可以看出書法藝術發展變化的軌跡。特別是某些現存於古代名畫上的題詩,無疑就是當時書法藝術發展的一個縮影。從現存書寫於畫內的題詩看,到了南宋,雖然畫上題詩已成風氣,但現存的有題詩的畫作卻很少。金元之後,畫上題詩蔚然成風,及至明清兩代已達極盛,因而有大量畫內題詩存在,其中的書法作品也是百家薈萃,書體異彩紛呈,是研究各朝代書法藝術的珍品。因此,現存於畫上的題詩,也是古人用筆書寫的、以實物形式出現的書法藝術史。

題畫詩對龐大的詩歌家族而言,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分支,但它卻是一座有待開發的藝術『富礦』 。自南宋以來,它開始進入研究者的視野。孫紹遠編輯的【聲畫集】不僅第一次匯集了唐宋的題畫名家,而且搜集了許多詩畫家文集中缺失的作品。清代的【御定歷代題畫詩類】既補充了許多詩人的個人文集,也增加了中國詩歌的總量。逯欽立先生所輯校的【先秦漢三國魏晉南北朝詩】,既在畫中尋詩,又把石刻題畫詩也盡收集中。因此,我們不僅可以為已經編定的【全唐詩】、【全宋詞】、 【全宋詩】、 【全元散曲】 、【全明詞】等補充新發現的題畫詩、詞、曲等,而且還能從題畫詩中發現許多史籍未載的書畫家。據粗略統計,僅從明、清兩代的自題畫詩、詞、曲中,新發現的畫家或畫人就不下百位。

中國題畫詩從產生到發展,大致可分為六個階段,即:春秋戰國至秦漢的萌芽期;魏晉南北朝的生成期;隋唐五代的成熟期;兩宋、遼、金、元的發展期;明清的繁盛期;而近代延續了明清題畫詩的發展勢頭,並加以拓展,形成了題畫詩發展的新高峰,可稱為延展期。在反帝反封建的刀光劍影下誕生的題畫詩,如一面血染的軍旗飄揚在廣闊的海疆,輝映着出征的艦船;又如一曲高亢的戰歌,迴蕩在瀰漫硝煙的天空,呼喚着沉睡的人們。它以炫目的光彩和動人的旋律寫就夕陽下的輝煌。

現當代,題畫詩卻日漸寥落。在許多大型畫展上,不僅很難見到畫家的題詩,而且更難覓詩人的墨跡。 『寵兒』已不再受寵,『驕子』似也不受待見。長此以往,中國題畫詩的傳承頗堪憂慮。著名國畫大師劉海粟曾說過: 『一個畫家如若不懂得做詩,不會題畫,便是個啞巴畫家,等於半個美人。 』著名藝術家徐復觀也指出: 『畫出一幅畫,更用一首詩將此心靈、意境,詠嘆出來;再加上與繪畫相通的書法,把它寫在畫面空白的地方,使三者相互映發,這豈非由詩畫在形式上的融合,而得到藝術上更大的豐富與圓成嗎? 』因此,在傳統的中國畫詩、書、畫三大要素中,詩是畫之魂,書是畫之骨。所以歷代名畫家,都十分重視詩與書。藝術巨匠齊白石就曾說: 『我的詩第一,字第二,印第三,畫第四。 』但其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他們之所以這樣說,無非是要強調詩、書對繪畫之重要和表明自己追求畫品之高雅。

時至今日,發揚中國畫及其題詩藝術的優秀傳統,要不斷造就大批詩、書、畫三絕的藝術家,只有如此,才能使中國題畫詩後繼有人,薪火相傳。只要我們倍加珍視中國題畫詩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並且保護和傳承的措施有力,就有理由相信,隨着時代的前進,題畫詩的發展空間也會不斷拓展。它不但不會消亡,而且將會以多姿多彩的面貌出現在藝壇上,永遠熠熠生輝!

我們希望,當後人問起,近現代題畫詩有哪些時,我們能隨手拈來數首名篇!

韓屋牡 發表於 2025-4-6 23:28 | 顯示全部樓層
詩畫交融的靈韻之境:論題畫詩的藝術本質與文化意蘊

題畫詩者,乃中國藝術之獨特創造,詩畫合璧之精妙結晶。此一藝術形式,非徒詩畫之簡單疊加,實為兩種藝術媒介在更高層次上的有機融合,形成一種"超藝術"的審美體驗。題畫詩之妙,在於其突破了藝術門類之藩籬,使詩與畫在相互映照中產生新的美學意蘊。

考其源流,題畫詩可追溯至六朝時期。顧愷之【女史箴圖】雖無詩題,然其"傳神寫照"之理念,已為後世詩畫交融埋下伏筆。至唐宋時期,題畫詩漸成風氣。蘇軾"詩畫本一律"之論,道出了題畫詩之真諦。宋徽宗趙佶【蠟梅山禽圖】題詩"山禽矜逸態,梅粉弄輕柔",實開自題畫詩之先河。元代文人畫興起,題畫詩更臻成熟,倪瓚"逸筆草草"間題詩其上,詩書畫印渾然一體。明清以降,題畫詩蔚為大觀,鄭板橋"咬定青山不放鬆"之句,至今膾炙人口。

題畫詩之藝術特質,首在其"跨媒介性"。詩以語言表畫之意,畫以形象傳詩之情,二者相得益彰。如唐寅【李端端落籍圖】題詩"善和坊里李端端,信是能行白牡丹",詩補畫之未盡,畫顯詩之未言。次在其"意境共生性"。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之境界,在題畫詩中體現最為充分。八大山人【荷花水鳥圖】題詩"墨點無多淚點多",寥寥數字而意境全出。再者在"審美增值性"。題畫詩使視覺藝術與語言藝術產生化學反應,如惲壽平題畫詩"花如欲語,禽如欲飛",令靜態畫面頓生動態之美。

題畫詩之文化意蘊尤為深厚。其一為"文人精神的物化呈現"。文人通過題畫詩展現其才情與品格,如鄭思肖畫蘭不畫土,題詩"土為番人奪",彰顯民族氣節。其二為"藝術哲學的生動詮釋"。題畫詩常含藝術理論,石濤"一畫論"多通過題畫詩表達。其三為"社交功能的藝術升華"。文人雅集,常以題畫詩唱和,如蘇軾與文同的墨竹題詠,既是藝術交流,亦是情感溝通。

今人觀題畫詩,當超越形式層面,體悟其背後"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與"中庸和諧"的美學追求。在數字圖像泛濫的當代,題畫詩所體現的詩畫交融智慧,尤能啟示我們思考藝術本質與人文精神。題畫詩不僅是"詩人之驕子,畫家之寵兒",更是中華美學精神的傑出代表,其價值必將隨時代發展而不斷被重新發現與詮釋。
清風 發表於 2025-4-8 17:2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題畫詩之流變與藝術特質】

題畫詩者,乃中國傳統藝術中詩畫交融之獨特形式也。其本質非僅為畫面題跋,實為詩畫藝術之深度對話。清人沈宗騫【芥舟學畫編】有云:"題與畫互為註腳",正道出此中三昧。

考其源流,題畫詩實肇端於六朝畫贊。顧愷之【女史箴圖】雖無詩題,然圖文互證之形式已具雛形。至唐宋時期,題畫詩始成體系。宋徽宗趙佶【臘梅山禽圖】題詩"山禽矜逸態,梅粉弄輕柔",開宮廷繪畫題詩之先河。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更將文人題畫推向高峰,其"詩畫本一律"之論,遂成千古藝評準則。

題畫詩之分類,當以創作主體為要。自題者如徐渭【墨葡萄圖】"半生落魄已成翁",詩畫相發,盡顯狂士風骨;他題者如乾隆御題【富春山居圖】,雖不免"以天子之尊奪藝林之韻"(錢鍾書語),然亦見題詩之社會功能。就內容論,可分三類:一為闡發畫理,如石濤"搜盡奇峰打草稿";二為寄託情懷,如鄭板橋"咬定青山不放鬆";三為紀事詠史,如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圖】題詩。

其藝術特質有三:一曰"書畫同源"之筆墨趣味。元代趙孟頫題畫詩書法與畫面線條氣韻相通,形成"三絕"藝術。二曰"虛實相生"之意境拓展。八大山人【魚鴨圖】題詩"墨點無多淚點多",使有限畫面生無限悲懷。三曰"詩畫互文"之審美張力。齊白石"蛙聲十里出山泉",未繪蛙而蛙聲自現,正得"不着一字,盡得風流"之妙。

今人觀題畫詩,當知此非簡單圖文搭配。明代李日華【六研齋筆記】謂:"題畫詩如美人簪花,貴在相稱。"其要在詩畫氣息相通,精神相貫。而今數字化時代,傳統題畫詩形式雖變,然其"詩畫相濟"之美學歷程,仍為華夏藝術精神之重要載體,值得吾輩深入研習。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